馬文良
京城七月,熱浪襲人。酷熱夏日成為主角,陽光透過云層灑滿大地,給人們帶來陽光般燦爛的心情。這是奮斗和拼搏的舞臺,無論是工作還是學業,用汗水鋪就夢想之路。在這個炎熱的季節里,釋放內心的激情與動力,積極面對挑戰。讓每一天都成為收獲、成長和突破的契機,展現自己的才華與實力。
萬里奔赴,風云際會。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數字經濟推動數字中國建設,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發展動能。7月4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嘉賓匯聚北京,暢談數字技術的發展動態、構想數字治理的未來前景、探索數字經濟的增長熱點,為數字經濟產業升級指出新方向,為“數字中國”的加快發展描繪新圖景。數字經濟體驗周、“數字之夜”城市脈搏點亮、首屆中國數字音樂會、精品主題展等特色活動,共同烘托出“數字北京”的開放形象。
7月16日,首屆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國際基礎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術盛會,300余名海外頂尖科學家與國內一流學者共800余人,深入探討基礎科學領域的前沿成果,展望基礎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500余場大會報告、專題學術會議以及衛星會議,為國內外學者交流與共享學術成果搭建橋梁。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會見與會科學家代表時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科學家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北京不斷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支持科學家在數學、物理等基礎科學領域開展廣泛探索。希望科學家積極參與進來,加強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未知領域,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科技攻關,砥礪前行。7月12日9時00分,北京企業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后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朱雀二號”成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飛行的液氧甲烷火箭,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體推進劑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由華科精準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3D結構光手術機器人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批準上市,這是世界上第一款由中國企業研發且獲批的應用于神經外科的手術機器人。該產品將目前業內手術機器人病人注冊時間縮短至3分鐘以內,并且病人無需固定標記物掃描術前CT,讓注冊更加精準便捷,從而顯著提高手術效率及減低患者痛苦;由于無需任何標記物輔助及豐富的智能感知定位技術,該款手術機器人可以更加智能處理非結構化、動態的復雜工作場景,從而降低操作難度、擴大手術適用范圍,讓臨床術式不斷超越和突破成為現實。
京津冀地區最大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生產設施、希濟生物細胞和基因治療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生產廠房近日在北京大興區落成并投入使用。該廠房的落成將助力彌補當下我國細胞和基因治療CDMO市場的巨大缺口,加速國內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新技術、新成果轉化應用,助推我國自主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早日上市,為北京乃至全國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再添動力。
京畿大地,一派勃勃生機。新華社刊發文章《中關村播“種”記——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中關村紀事》,介紹有著“科技創新金名片”之稱的中關村,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天津寶坻、濱海,河北保定、雄安,中關村走出北京,帶團隊、帶項目、帶服務、帶理念,將創新的“種子”播撒在津冀兩地。9年多來,一個個協同創新高地崛起,“類中關村”創新生態多點開花,吸引創新“候鳥”前來“筑巢”,也使創新的“種子”成長為“大樹”。
多措并舉,風起揚帆。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意見》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加強組織實施等方面提出31條具體舉措,給出制度化安排和明確指導意見。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民營經濟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和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七月,夏日的熱情與活力在每一個人心中燃起。無論我們身處何地,無論我們追尋何事,讓我們懷揣期望和勇氣,用汗水和歡笑譜寫屬于時代的多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