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明
(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 卓尼 747600)
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提出打破了傳統防治工作的不足,無公害的理念下旨在對有害生物實施針對性的處理,不僅可以借此在林業生態方面做出科學的優化,還可以促使林業生態的長期發展得到更好的成果。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實施要進一步完善技術方案,針對不同的有害生物特點做出系統化的分析,掌握好有害生物的發展規律,從源頭開展科學的防治,為林業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
森林管理意識并不高,相關管理部門、管理人員沒有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在森林管理的時候缺少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優化,導致森林資源和森林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有害生物的繁殖速度比較快、適應能力強,缺少系統化管理時難以對有害生物科學地解決,對林業項目的規劃造成較多的挑戰。森林管理的時候忽視了長期工作的發展方向,難以在森林管理中給出較多的保障,尤其是對外部的特殊因素影響無法快速地應對,導致森林的綜合損失不斷增加,后續工作的銜接不夠順暢。
病蟲害監測的時候未能夠做好趨勢分析,比如有些病蟲害是階段性的,有些病蟲害是持久性的,有些病蟲害是永久性的,不同的病蟲害按照單一的方法監測,得到的結果必然是不準確的,因此在長期監測中不能推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還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問題。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時缺少多元化的手段,各項防治工作的開展并沒有站在長遠的角度思考。防治技術應用時過分依賴高濃度的農藥產品,雖然高濃度的農藥應用產生了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農藥對于水土資源造成的破壞比較嚴重,病蟲害也由此產生較強的抗藥問題,持續使用單一類型的農藥并不能提高防治效果,反而助長了病蟲害的惡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技術設備比較薄弱,缺少創新設備的應用,針對新的病蟲害問題無法快速地解決。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思路依然停留在經驗層面,對于防治藥物的創新投入比較少,以往的各類農藥聯合應用單純針對病蟲害作用,未考慮到無公害的要求,因此殺死大量病蟲害的同時對于林業生態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生態重塑難度較高。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數據信息并不準確,對季節性病蟲害的最新資料沒有充分掌握,導致病蟲害的防治遇到了較多的壓力。
林業育苗設計是無公害防治的基礎工作,苗圃選擇的時候應盡量避免地勢低洼區域、潮濕區域、土壤黏重的區域,這些區域很容易出現苗枯病、苗木猝倒病,不利于林木的生長。林業育苗時應科學設置種子的處理方式,建議在播種之前加強種子的消毒、土壤的消毒,從根本上減少病蟲基數,消除病原體。苗木中種植的其他作物要設置病蟲偏好的作物,由此可以促進病蟲的集中,在捕殺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林木當中的寄生病菌比較多,包括寄生原生生物、寄生真菌等,這些都會對林業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雖然這些微生物病害導致植物生長失調,但是植物是林業生態的根本,大量的植物死亡以后,林業生態及林業水土、空氣等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針對微生物病害可加強真菌孢子、對應細菌進行防治。白僵真菌對松毛蟲的幼蟲具有非常好的殺蟲效果,白僵真菌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活性,還可以針對病蟲害的數量充分把控,甚至是完全消除。
無公害防治技術的落實要加強創新,對于不同類型的病蟲害系統化分析,除了要投入匹配的技術,還要在病蟲害的內部防控和外部處理上聯合開展,堅持對病蟲害徹底解決。
迷向法的應用是比較不錯的方法,該項技術的實施主要是通過配套器械的作用,針對大量的、高深度的昆蟲信息素有效釋放到林業項目中,充分干擾各類病蟲害的交配,從根源上減少病蟲害的繁殖問題。迷向法的應用具有綠色、環保的優勢,基本上不會造成林業生態的任何影響,同時每一次應用后都可以持續作用好幾個月,減少了反復殺蟲帶來的問題。迷向法應用以后,大量強信息素源的作用得到科學的發揮,由此能夠掩蓋雌性蟲害的信息素氣味,針對雄性蟲害的交配產生有效的誤導作用,促使雄蟲找不到雌蟲。與此同時,多次的、持續性的強烈刺激,還可以針對雄性蟲害的靈敏度有效地降低,即便是出現了交配的情況,依然無法大量地繁殖。植物保護劑的應用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方法,該類型的藥劑應用針對各類病蟲害的解決效果比較突出。比如,植物保護劑針對蘋果梨的曬傷斑損傷問題可以有效地解決,同時針對梨木虱、葉蟬等蟲害進行有效的解決。植物保護劑還可以對葡萄的蟲害問題有效地處理,尤其是日本甲蟲、牧草蟲等等,都可以產生較好的防控作用,同時不會影響到果樹的正常生長,不會造成生態破壞。
無公害防治技術操作時應加強無公害農藥的應用,提高防治的水平,擴大防治的范圍。懸浮劑的有效應用可以作為乳油的替換藥劑,該類型的藥劑使用時在具體的藥效方面僅次于乳油,但同時要比可濕性粉劑更好一些。懸浮劑當中含有很多的助劑成分,促使藥劑顆粒能夠充分黏附在蟲害物體的表面,最終在藥效上更好的發揮。
微型膠囊劑的應用是比較有創新作用的藥劑,其具備的緩釋作用相對突出,主要是將原來的藥物包裝進入到高分子微囊當中。農藥的各類有效成分被包含在微囊以后,不會出現揮發、氧化的問題,促使農藥的效果更加持續,該類型的藥劑使用針對人體、鳥類等基本上不會出現較大的影響。微型膠囊劑的合理應用,在用量方面比較節省,同時降低了施藥的次數,促使藥物的濃度更好地降低。微型膠囊劑的實施,還具有不溶于水的特點,針對病蟲草害也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推廣應用。
林業有害生物表現出繁雜的特點,有些病蟲害反復出現,根源在于防治體系比較陳舊。因此,無公害防治技術的落實,要堅持從根源解決問題。
農藥在使用的時候不能盲目,要根據農藥的種類特點、作用產生機制、制劑的具體功能進行選用。不同的農藥具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如果盲目地使用農藥,不僅無法得到良好的病蟲害治理效果,還會由此產生更多的問題。農藥在使用之前,要對病蟲害的各類數據、信息充分掌握,加強病蟲害的匹配農藥應用,這樣才能減少病蟲害的規模。
農藥的種類應用方面,殺蟲劑主要是針對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殺螨劑的應用主要是對螨蟲進行有效的治理,殺菌劑的應用重點在于預防各類病害。結合病蟲害的實際情況,農藥的種類可以聯合應用,但是應用的順序、應用的濃度等都要科學地把控,避免一次性濃度過高造成嚴重的損失。
農藥應用時還要充分地考慮到自身所產生的作用效果。比如,殺蟲劑的應用方面,胃毒劑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咀嚼式口器害蟲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內吸劑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具有較好的效果;觸殺劑的應用方面,針對裸露期的口器害蟲就有良好的解決作用。
農藥在劑型的選擇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關系到農藥的具體使用效果。比如,農藥的粉劑應用,針對干旱的區域、缺水的區域比較適合,噴粉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病蟲害治理作用。乳油、液劑等劑型的應用,主要是適合通過噴霧的方法進行治理,不僅覆蓋面積大,還可以減少治理的隱患。顆粒劑的應用方面,重點是針對地下害蟲進行有效的解決。
無公害防治技術提高了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通過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的聯合應用完善了防治體系,保護了森林生態的發展,減少森林生態的損失和破壞。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要進一步推廣,根據各個地方的反饋信息加強技術創新,從多元化的角度出發,加強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個性化應用。另外,未來要搭建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全新平臺,匯總技術信息,提高技術的靈活應用水平,促進森林生態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