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薇

何以端父親手書“游學家訓”
1990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紀念吳克堅同志誕辰90周年的文章,文章寫道:“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克堅同志組織領導一批久經考驗、無私奉獻、膽識兼備的無名戰士,深入敵人許多要害部門……獲得敵方大量重要情報,保證了黨的政治和軍事斗爭的勝利。”
這一批久經考驗、無私奉獻、膽識兼備的無名戰士中有一位叫何以端。
何以端,四川省營山縣人。1914年高小畢業后,何以端進入順慶聯合中學,受張瀾的影響走上了革命道路。1919年3月,他進入武昌外國語言專門學校學習英語,5月去北京找趙世炎。時逢五四運動爆發,他與趙世炎多次參加示威游行,與軍警搏斗,并與趙世炎、王若飛、鄭奠歐主辦《工讀》刊物。1920年11月下旬,赴法國勤工儉學。
臨行前,他父親手書“游學家訓”送給即將啟程赴法的兒子,告誡他:“節飲食、慎起居、戒酒色、擇交游、惜費用、勤學業。”簡簡單單的18個字,飽含父親對游子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許。“節飲食、慎起居”:規勸兒子要注意飲食,注意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酒色、擇交游”:告誡兒子保持優良品德,潔身自好;“惜費用、勤學業”:勉勵兒子生活節儉,勤奮求學。
1920年11月7日,何以端帶著父輩的囑托,登上法國郵輪“波爾多斯”號,開啟了他異國求學的道路,也開始了他革命生涯的第一個階段。19年后,他再踏上祖國和故鄉的土地時,已經成長為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來到法國后,何以端在蒙特利馬公學補習法文,并先后在法國克魯鄒鐵工廠、法國煤鐵礦及礦山廠進行長時間的勤工儉學生活。
在法國期間,勤工儉學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親身體驗到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武裝警察對罷工的血腥鎮壓。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在他們面前展露無遺,他們對工人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的認識逐步加深,在情感上與工人階級逐漸接近,在政治上迅速成長。何以端與同學們在一起努力學習科技文化知識的同時,充分利用在法國的有利條件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和進步書刊,研究馬列主義、社會革命學說等,逐步確立了對馬列主義的信仰。
1922年6月,經同學周竹君、魏商貞介紹,何以端加入旅歐共產主義青年團。8月,他從法國北部固埃趕赴巴黎,出席了由周恩來、王若飛和李立三主持的巴黎全體共青團員大會,接受組織給他分配的工作任務。1924年,何以端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旅歐共青團支部書記、巴黎布羅尼黨支部書記和旅歐旅法華僑抗日救國會的負責人。何以端在廣泛積極從事政治活動的同時,于1925年從法國北方杜埃礦業專科學校畢業。

1924年杜埃礦業學校學生合影,二排左七為何以端
學生生涯結束后,何以端于1926年移居巴黎,開始負責華工總會機關刊物《工人》雜志的創辦和發行工作,同時還擔任巴黎郊區布羅尼區黨支部書記、共青團書記。他憑借良好的法語基礎、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于1928年在共產國際指示下加入了法國共產黨,并擔任法國共產黨中國語言組(1927年后,留在歐洲的旅歐中共黨團員分別加入所居住國家的共產黨組織,成立“中國語言組”)書記。這期間,他代表旅歐支部與法國共產黨溝通聯系。
1931年初,他在法國最大的渥白耳建筑材料制造廠組織工人起來爭工作,爭溫飽,爭待遇。這期間,他通過組織東方民族反帝同盟,從事中國工人和法國工人運動。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他在法國工人中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支援國內抗日戰爭。1936年,他擔任華工秘密工會的領導,組織華工加入工會,領導華工罷工,爭取平等權利。因為帶領華工與資本家作斗爭,他于1937年被工廠老板開除。
1931年初,何以端在巴黎組織東方民族反帝同盟,從事中法兩國的工人運動工作。這期間,他既干黨務工作、語言工作,又領導工會工作,成績顯著。1937年抗日戰爭在中國全面爆發,為使法國人民了解中國的抗日戰爭,他領導成立“中國人民之友社”,并擔任這個組織的副書記,定期出版中國雜志,宣傳抗日主張。“九一八”紀念大會上,他與反對抗日宣傳的國民黨“藍衣社”特務進行堅決斗爭。1938年他編輯出版了《祖國抗日情報》,報紙發行量很大,在國內外影響很大,喚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支持。他將募捐到的一大筆錢,捐贈給國內八路軍及在法(法國)西(西班牙)邊境的中國國際義勇軍,支援反法西斯戰爭。在這時期,他還動員華工當義勇軍,參加西班牙反對德、意法西斯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的戰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共產黨已不能公開活動,何以端已難以在法國開展革命活動。于是,他同周竹君一道離開巴黎,于1939年10月回到重慶。
1939年10月,何以端在重慶見到了曾一起赴法勤工儉學的同學—吳克堅。吳克堅將何以端的組織關系轉交給中共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南方局隨即安排何以端留在重慶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何以端利用自己在法國所學專業,在重慶三才生、灌縣煤礦擔任工程師,后來繼任灌縣煤礦礦長。利用這些公開身份,他在重慶建立了黨的秘密聯絡站,從事情報工作。他興辦職工子弟和工人業余夜校,對工人進行時事和愛國愛礦教育,主張取締打罵工人、克扣工資、關禁閉等虐待工人的野蠻做法,深得工友們的信賴和支持。他還不徇私情,自己的兒子和親戚因為違反了這些條款,先后被他開除。
1945年,他來到四川灌縣,在黨的秘密活動點—成燃煤礦擔任副礦長兼總工程師。
據灌縣縣志記載,20世紀30年代,四川灌縣境內先后開辦70余家煤廠(窯)。其中規模較大的采煤(窯)有近13家。灌縣的煤礦產業集中,加之專業采煤工人人數較多,這些都是創辦紅色礦產、為黨籌集經費、開展黨的工作的良好條件。在這里,何以端的專長得以充分發揮。
他在法國留學時學的就是采煤專業,又從事過中國工人和法國工人的進步運動。成燃煤礦的總工程師職務非他莫屬。灌縣還有另外一個黨的活動據點,即胡春浦創建的向峨煤礦。在煤炭開采技術問題上,他給予向峨煤廠大力支持,與向峨煤礦負責人胡春浦建立起密切聯系。《新華日報》等黨的報刊和書籍,從成燃煤礦傳到了向峨煤廠。
何以端與胡春浦在四川灌縣農村和工礦間開展黨的秘密工作。他常以商人身份奔波在市井之間。為了應付憲兵隨時隨地的搜查,他常常把國民黨高官的照片放在隨身攜帶的小提箱里,并署上“以端同志惠存”幾個字,用以震懾檢查的憲兵。為確保情報安全,他長期處于居無定所的狀態,幾乎沒有在一張床上睡過五個夜晚。
1946年6月,何以端調離成燃煤礦赴南京工作,加入吳克堅情報系統,展開新的戰斗。
1946年5月,中共南京局建立了資料組(即情報組)。6月初,面對國民黨肆意破壞政協決議,不斷擴大的內戰局勢,南京局把情報組的負責人吳克堅轉移到上海,由他在上海自立一個情報系統。同時,南京局請示中央批準,把負責情報工作的潘漢年、劉少文兩人從中共上海工委分出,自成系統。這樣南京就有三個平行的情報系統,之間不發生交叉和牽連,有利于發展情報工作,又確保安全。

吳克堅
1946年5月,中共南京局資料組組長吳克堅抵達上海后,在滬西常德路恒德里148號租了一幢一樓一底的石庫門房屋,以此為落腳點開展工作。何以端是他的得力助手。
當時,何以端負責寧(南京)、滬(上海)、杭(杭州)軍運工作,其任務是搜集敵人的戰略戰術、戰斗序列、特務活動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情報,以及策動國民黨高級將領棄暗投明。為了完成黨交給的絕密任務,何以端進行了周密部署。
首先他設置極為安全的接頭地點。在南京,何以端把這個聯絡點設在了葛亦遠的家。葛亦遠當時的身份是軍統局武裝特務部隊交通警察總隊的專員。他1940年奉命打入國民黨軍統系統,是戴笠手下72賢與十三太保之一。
按照吳克堅的指示,沈安娜的情報傳遞人華明之每次都是在這個地點與何以端接頭。在葛亦遠家,何以端代表黨組織進一步明確了沈安娜、華明之的工作重點。何以端講道:“蔣介石在美國政府的卵翼下有恃無恐、四處點火。全面進攻的內戰一觸即發。搜集國民黨軍事情報和國民黨內部派系斗爭情報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尤其是了解國民黨各派系主要頭目的政治態度和主張,他們在主戰與和談問題上的分歧意見,對我們黨克敵制勝至為關鍵。”他叮囑大家:“我們要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集中打擊最反動的頑固派。”
通過直接聯絡人何以端,沈安娜、華明之情報組從國民黨中常會、中央政治會議上搜集了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陳誠、顧祝同等人的反共報告、“剿共”計劃等重要情報,使中情部和中共中央及時掌握了蔣介石策劃進攻解放區的陰謀計劃和軍事部署。
在上海,何以端的身邊還有一個助手,這個人便是鄭奠歐。他倆既是同鄉,又一同赴法留學。鄭奠歐在法國學的是電工。
1946年,鄭奠歐在何以端的安排下,攜帶妻子兒女移居上海,在霞飛路開了大同公司,以經營電器產品為掩護開展情報工作。同時,他的家也成為何以端的聯絡站。為了何以端的安全,鄭奠歐為他精心準備了多套服裝:有時是西裝,有時是長衣大褂,有時又是工農裝束。這樣就使何以端能夠自如地應付各種場面。在送往迎來各類各色顧客中,鄭奠歐獲得大量情報,為上海的接管工作作出了貢獻。
有了安全的接頭點,還需要部署可靠的情報搜集源。胡征慶是一個關鍵人物。
胡征慶畢業于美國邁阿密海軍學校通訊專業。1946年11月,國民黨海軍在美國接收了8條軍艦,剛畢業的胡征慶被分配在“太康”號旗艦上,負責無線電。從美國回來后,胡征慶被提升為少尉。南方局青年組成員周力行聯絡到他,對他開展工作,胡征慶開始向共產黨提供國民黨海軍情報,包括海軍全部船艦名單、型號、火力配備、部署等,受到黨組織的稱贊。
1947年底,胡征慶調到海軍總部作戰署作戰科,擔任作戰參謀,又提升為中尉。胡征慶在作戰科負責長江防務。1948年10月至11月中旬,何以端請示吳克堅,經組織批準,讓胡征慶打入軍統,參加國民黨國防部二廳舉辦的“情報人員訓練班”。胡征慶把這個特務訓練班全部人員名單和分配地點材料,以及國防部情報學校內部組織機構、人事材料等重要情報交給了何以端。
訓練班結束后,何以端告訴胡征慶,上級指示他“要把情報任務同策反任務相結合,以配合解放戰爭推向長江”。于是,胡征慶通過關系調到“美豐”登陸艦,擔任上尉副艦長。他開始把海軍船艦調動部署情報(有些是原件、有些經過抄錄)、國民黨國防部每星期下達的絕密情報(全國陸軍部署圖和番號),交到何以端手里。這時,胡征慶還獲取國民黨海軍電臺的所有呼號、波長材料,這使我方能夠及時破譯國民黨海軍的電報。
在胡征慶提供的情報中就有國民黨的《長江江防計劃》。這份情報對解放軍1949年4月21日的渡江戰役至關重要。
何以端的另一個重要情報源是時任國防部參謀的于厚生。
抗戰勝利后,于厚生任國防部參謀,赴滇緬路接收美國接濟援助物資。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后,于厚生升任國防部四廳上校參謀。這時期,何以端與這位營山同鄉頻繁往來,于厚生主管部分重要機密文件,如兵種、軍種、部隊調動、物資、武器裝備等,何以端都可以隨手翻閱或詢問,于厚生毫不避諱。從于厚生處,何以端獲得了有關淮海戰役的不少重要情報。
1948年,時任第十六綏靖區副司令的李奇中也是何以端的情報聯絡人。
據李奇中女兒的回憶,在吳克堅、何以端領導下,李奇中搜集的情報大致有以下內容:1.有關蔣介石假退隱、真備戰的計劃安排,其中包括蔣本人的親筆信件。蔣派黃杰等人分頭把這些密函親自交給蔣的各嫡系親信軍長以上的軍事頭目;李奇中從上海警備總司令陳大慶那里獲知后,將內容要點記了下來,然后送交上海地下黨組織。2.上海地區整個作戰部署,例如:防御工事、兵力配置等情況。李奇中是從陳大慶辦公室的圖表上看到的,他默記在心,再憑記憶復制下來后,交給吳克堅。3.何應欽接管國防部以后,編練一百萬軍隊的計劃。4.將國民黨長江沿岸從上海至九江一線的全部兵力布防圖拿到手,及時交給上海地下黨組織。
以上情報準確、全面、及時,對于解放華東地區,特別是上海,極有價值,可以減少我方損失,加速完成戰斗計劃和任務。
1949年6月的一天,圓滿完成情報任務的李奇中,在何以端的引見下見到了時任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陳毅。
不論環境多么艱難、條件多么惡劣,何以端始終堅定沉著、處變不驚。在從事地下工作時,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機智勇敢,為保衛南方局及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安全作出了貢獻。他還把不少重要情報親自送交到周恩來手中。
一個夜晩,何以端獲得了一份重要情報。由于情報十分緊急,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何以端闖進南京梅園新村,周恩來讓身邊同志馬上把情報抄錄下來,并拿來地圖指出國民黨的進攻路線,立即電告黨中央。周恩來一方面肯定了何以端的機智和不怕風險,同時又對他冒失闖梅園進行了嚴肅批評,指出:“你現在領導聯系一批打入敵人核心的人員,你是搞秘密工作的,卻闖進梅園這樣的公開機關,萬一被敵特發現不僅暴露了你的身份,還有可能影響一片。”他告誡何以端,以后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準進梅園,還特意囑咐工作人員用自己的汽車把何以端送到安全地帶。

1958 年毛澤東與何以端(右)交談
何以端將周恩來批評他的事,原原本本告訴了華明之。從這件事情里,沈安娜和華明之深深感受到何以端心胸坦蕩和品德高尚。
此后,何以端更加謹慎。他務實的作風,給同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何以端承擔的工作千頭萬緒。考慮到工作的安全性,1947年,他主動提出最好由可靠的同志專門擔任上海與南京之間的機要交通,替代他與沈安娜和華明之情報組直接聯系。后經組織商討,決定由華藻來擔任華明之與組織之間的交通傳遞與聯絡員。在確保減少人員交叉聯系的同時,何以端不斷擴大組織隊伍、優化布局,緊張有序地開展情報工作。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中央領導下,何以端與吳克堅一起參與策劃了香港的“兩航”起義、“重慶”號軍艦的起義和四川鄧錫侯等軍隊的起義等事件,均在國內外產生很大影響。
新中國成立后,何以端積極投身煤炭科學事業,1958年擔任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黨委書記,用他當年在法國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為新中國煤炭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王兵)
[本文是2021年四川社科規劃項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項課題”《中國共產黨四川隱蔽戰線斗爭史研究(1921—1949)》(SC21JD01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