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平 趙思遠
“師傅,天兒太熱了,您喝口水吧!”7月2日,在國網冀北工程管理公司建設管理的白土窯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上,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們在工作間隙穿梭在每個作業面,為工人師傅們分發飲用水和防暑降溫藥品。
沽源這個夏天的高溫,來得比之前更早更猛烈,最高溫度連續在35℃以上。驕陽似火,新建站場平之后,施工區域沒有一點陰涼。站址海拔1527米,太陽的暴曬使人的皮膚感到灼熱,工地上熱氣蒸騰,地面悶熱如火爐。深基坑內部更是像蒸鍋一樣,作業人員一開始工作,汗水就被蒸出來。身著工作服的一線職工們身上的衣物早已被汗水濕透,他們頂著高溫的煎熬,站在工地的最前線。用堅守讓汗水變成了電網建設的動力,用平凡的奉獻點亮了電網建設的藍圖。
在220千伏配電裝置區,工程質量監理師秦明申正在檢查混凝土筏板基礎養護情況,汗水從安全帽邊沿順著耳朵一滴一滴滾落下來。“小喬、小趙你們看,最近因為天氣太熱,剛打的筏板基礎表面容易出現細小裂紋,必須督促施工人員蓋上土工布灑水養護,不然這些小裂紋就會繼續發展,甚至影響工程質量!”
紅色安全帽、淺灰色長袖工作服、沾滿泥土的工作鞋,秦明申的身影出現在工程現場的各個施工區域,風吹日曬讓他臉上的皮膚黝黑而干燥。他已經在現場扎根38年,今年11月就要退休了。和他結成師徒對子的年輕同事們勸他注意休息,主動替他在高溫時段監護現場,都被他委婉地拒絕了。“還有幾個月就退休了,我得發揮好自己的作用。現場的年輕人勤奮好學,我得把知道的這點東西留給他們。”秦明申謙虛地說。
白天,師徒幾人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一大片汗漬把衣服染得像地圖一樣;晚上,“青年夜校”上,秦明申和各專業的專家、老師傅一起給年輕人授課,共同解決現場問題。“炎炎夏日里,我們不僅能從他們那學到專業知識,提升我們年輕職工的技術技能,更能感受到老一輩電網基建人嚴謹專業、擔當奉獻的優秀品質,這是對我們公司‘亮建精神的最好詮釋。”年輕的項目總監趙曉楠說。
受外部條件影響,白土窯變電工程有效工期僅有8個月,現場進度管控壓力巨大。項目管理團隊認真研究圖紙,頂著烈日在現場定位放線,仔細研究施工方案,優化現場施工組織。嘈雜的工地上,汗珠順著他們的額頭滾落而下,帶著微咸的滋味,片刻間墜入腳邊的泥土,立刻與炙熱的土壤相遇,激起一絲絲細微的煙汽。抬起胳膊用衣袖抹一把臉,他們又低下頭專注手上的工作。最終,結合自然地坪、樁基埋深、地網敷設深度、站內路基、施工工序、施工關鍵路徑等,確定采取階梯式場平布置,實現場平、樁基、主體同時施工,節約土建工期40余天,同時實現風險壓降。
作為張北—雄安特高壓工程的配套工程,白土窯輸變電工程能夠滿足沽源地區新能源外送電力的需求,滿足河北南網和京津冀北電網的負荷發展需求,進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區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當前,已完成全站建、構筑物基礎施工,工程管理公司項目管理團隊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專業的素養,戰高溫、斗酷暑,向年底竣工投產目標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