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玲梨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人體內有大量的血管和淋巴管,有一定概率會發生畸形,其中就有毛細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靜脈畸形、動靜脈畸形等。大多數的血管畸形都是從皮膚表面上觀察出來的,最開始沒有明顯的形態,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就會出現包塊。不同的血管畸形,表現也各不相同。
先天性血管畸形是一種血管結構缺陷的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是脈管循環系統在胚胎發生的各個階段發育停滯,變成動脈、靜脈、淋巴管以及毛細血管畸形。
大部分的先天性血管畸形都不是單一成分的,常見數個成分(動脈、靜脈、淋巴、毛細血管)的畸形并存,成分多樣,給治療帶來了更高的難度,也是早年很多開放手術術后復發、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所以,應優先考慮采用不同形式的栓塞聯合硬化的腔內手術作為“手術困難、難以解決”病變的首選治療手段。即使是手術可以解決的病變,也應盡可能采用腔內治療和開放手術相結合治療,以減少并發癥和復發率。
腔內治療優先于開放手術,是在評估治療益處和并發癥風險的情況之下做出的考慮。但對于有些危及生命或肢體的病變,手術減壓或其他創傷大、并發癥發生率高的治療方式也需要考慮。先天性血管畸形的治療更像一場持久戰,戰略相持的階段總是很漫長,需要醫生和患者都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戰勝病魔。
青少年突發腦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不屬于惡性腫瘤,確診的基本年齡在20 ~40歲之間。血管畸形有90%位于大腦的半球部位,10%位于腦干和小腦半球。一些患者在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異常感受,但是隨著畸形部位逐漸增大,患者會出現一定的不適癥狀,或是通過體檢被發現。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出現破裂出血時,其主要表現為腦內出血及血腫。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在未發病前患者并沒有任何的不適癥狀,醫生很難準確診斷,要及早開展腦血管造影檢查判斷腦血管情況。一旦患者被確診為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沒有及時地進行治療,就有可能會引發腦出血。腦部血管破裂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腦部血管畸形是大血管畸形中的一種嚴重情況,需要積極地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因為腦部血管畸形的位置比較特殊,在完成先天性大血管畸形手術后,需要在ICU 中進行觀察。
患者需要食用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對于進食困難的患者要盡可能地采用流質飲食,保證正常的人體營養供給。詳細記錄患者的出入量,確保人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了解患者每日進行大便的情況,如果存在便秘,則需要根據醫生的指導,盡可能地食用一些粗纖維的蔬菜、水果,保證大便通暢。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醫生的指導服用緩瀉藥,能有效促進患者排便,避免由于大便干燥而用力排便,造成顱內壓升高,引發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再次出血的情況。
為了避免患者再一次發生患部出血的情況,控制性降低血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患者血壓持續上升,會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視神經乳頭水腫。而如果血壓下降過度,大腦供血不足,會引起腦灌注不足,進而出現腦損害。因此,降低血壓一定要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避免血壓下降過多。在進行降壓的過程中,需要詳細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如果患者出現了暈眩、意識模糊等缺血的癥狀,要立即與醫師溝通,讓患者的血壓適當的恢復。
青少年患者及其家屬需要積極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做好心理準備。加強護理人員以及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讓家屬可以有效配合醫院的各項工作。患者要始終保持穩定的情緒,以平和的心態配合治療。只有患者充分了解容易引發出血的因素,在日常的治療過程中才能有效地避免再次出血。

腦部先天性大血管畸形的青少年患者在最開始的時候,并不會感受到異常,隨著畸形部位越長越大,患者會逐漸出現劇烈疼痛或是昏迷等癥狀,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因此建議有這種表現的青少年每年至少進行1 次腦部CT 和磁共振成像檢查,及時發現是否存在先天性腦血管疾病。如果青少年出現突然頭痛、頭暈以及嘔吐等癥狀,就有可能是顱內血管發生破裂出血導致的,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