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燕
(濟南市萊蕪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濟南 271100)
養殖業的發展關系著養殖效益與群眾的飲食安全,新時期我國的養殖業發展良好,主要表現為養殖方式更加規范,對疫病防控更加關注,這些都與防疫人員的工作相關,畜牧獸醫對地方畜禽養殖的管理大大減少了畜禽疫病發生概率。不過在部分農村地區還存在著防疫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動物防疫部門也未能對防疫人員進行系統的管理與培訓,由此影響了畜禽防疫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所以需要針對相關問題制定具體的措施。
隨著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體系建設工作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基層畜牧獸醫服務也在不斷完善。然而,基層畜牧獸醫管理工作管理體系也逐漸產生一些弊端,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基層畜牧產業的規劃和發展。與此同時,一些基層畜牧獸醫站點的規章制度流于形式,這就直接造成基層畜牧獸醫站對相關規章制度的執行能力低,且無法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造成基層畜牧獸醫的實際工作分工比較混亂,無法真正實現對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有效規劃和管理[1]。如果基層畜牧獸醫站點所在的地區發生了疫病,就會因為基層畜牧獸醫站的管理體系比較混亂,導致基層畜牧獸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下降,增加了疫病的防疫難度。
基層畜牧獸醫作為控制傳染性疾病并防止傳染性疾病蔓延的中堅力量,不僅與畜牧養殖戶的接觸比較頻繁,還直接掌握了一個地區的畜牧養殖現狀,對于推動我國現階段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然而,一些地區的基層畜牧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檢疫設施,直接造成基層畜牧獸醫在疾病診斷過程中出現誤診、錯診的現象。還有一些獸醫人員在進行檢疫過程中,通過傳統的臨床癥狀觀察以及病理解剖等方式進行判斷,對疫病的判斷不科學。一些基層畜牧獸醫站點的儀器和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現象,無法確保疫病的整體檢測結果。從我國現階段基層畜牧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來看,一些鄉鎮地區在進行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過程中,沒有配置完善的檢疫設備,更沒有建立完善的動物實驗室,直接造成部分基層地區畜牧獸醫工作的開展難度比較大,且各部門之間無法形成一種聯合作業的狀態,不能確保畜牧獸醫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對于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開展來說,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當地基層政府部門對畜牧獸醫工作沒有高度重視,且部分當地基層財政收入有一定限制,直接造成政府部門無法撥出專項財政資金,用于基層地區畜牧基礎設備的更新和動物實驗室的建立,嚴重影響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目前,從我國畜牧業的生產技術上來說,已經取得了諸多較為不錯的成績。但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在這方面的水平還較為落后。尤其是基層獸醫人員的崗位較少。在面對大量的農民養殖戶時,這些基層獸醫人員會無法逐一應對。另外,我國畜牧獸醫的技術發展水平也偏低。很多基層獸醫人員學習的都是傳統的獸醫知識,實踐所用的方法也都比較落后,其根本不了解畜牧業多種新型的知識與技術。雖然在動物生病以后,這些基層獸醫人員也能夠較快地作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但其所采取的解決措施大多數都已經較為落后。而因為基層獸醫人員較少,我國地區又較為廣闊,所以有些時候這些基層獸醫人員還會被調動到其他崗位之中。但所調動的崗位卻與動物防疫的方面根本無關。除此之外,在運輸動物疫苗時也會出現某些情況。
動物疫病防控是基層畜牧獸醫站的工作之一,同時也是基層各項工作開展的前提基礎。作為基層地區的畜牧獸醫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本職工作的重要性,要認識到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對推動一個地區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動物養殖安全的重要作用。基層地區的畜牧獸醫人員應該深入到各個村落,各個養殖戶群體當中,對動物的養殖數量、疫苗免疫接種情況、疫病發生流行狀態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掌握一個地區的動物養殖情況,并且要結合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情況,幫助養殖戶更好地開展抗體水平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掌握動物的身體健康情況,針對養殖場的發病情況應該及時作出有效的鑒別和診斷,確定發病原因和主要的病原,然后實施針對性的防控方案,將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率降低到最低程度。針對重大傳染性疾病應該立即啟動重大傳染性疾病緊急防控方案,做好疫情上報,做好養殖場的封鎖、隔離、撲殺、無害化處理工作,將病原嚴格控制在發病養殖場以內,防范病原傳播蔓延,防止對一個地區的畜牧養殖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為了有效防范重大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流行,國家制定了重大傳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種制度,要求基層地區的畜牧獸醫人員要做好每年春秋兩季重大傳染性疾病的強制性免疫接種,保障抗體水平能夠達到70%免疫接種密度達到100%。在疫苗免疫接種之前,掌握動物的身體健康情況,對保障疫苗免疫接種質量有很大幫助。基層畜牧獸醫人員除了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及時發現患病動物及時處置患病動物之外,還應該注重做好動物身體健康檢查。通過妥善有效地對動物身體進行健康檢查,能夠掌握動物不同階段的身體健康情況、發育情況、抗體水平、抗體消長規律,并以此為基礎為養殖戶制定針對性的疫苗免疫接種方法,防范疫苗免疫接種之后導致身體抵抗能力較弱的動物出現不同程度的副反應,甚至引發傳染性疾病,威脅到動物養殖安全,并在此基礎上手把手地指導養殖戶,加強養殖方案的有效調控,加快現代養殖技術的有效推廣和應用。
首先,需要為畜牧養殖戶和農戶大力進行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的宣傳、防疫知識的宣傳,使其能夠掌握動物疫病的防控知識,形成正確的觀念意識,一旦發現動物疫情就能夠快速準確進行上報。其次,在動物疫病監控的過程中,及時進行患病動物的診斷和治療,如果有異常死亡的動物,必須追查去向,不可出現隨意處理的問題,必須按照法律規定集中進行處理,避免疫病擴散。最后,按照疫情報告的制度要求,在發現動物疫情后快速上報,不可出現隱瞞不報、延遲上報等問題,如果發現此類問題就要嚴格落實問責制,使各個部門都能根據制度要求進行動物疫病信息的上報。
在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中,諸多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都偏低。這就會造成工作人員并不會對此項工作有過多的重視,也有部分工作人員只是兼職此項工作。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的專業素質較低。另外,如今我國學習獸醫專業的學生也較少,相關的專業人才更是屈指可數。雖然這些專業的人員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其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與所使用的實踐設備都較為落后。這也會讓相關部門建設基層畜牧獸醫隊伍時,產生一定的阻礙。因此,若相關部門想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則有必要培養相關的專業人員。只有獸醫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才能使獸醫團隊得到優化。比如,我國相關部門可以建設獸醫人員的專業培訓單位。在獸醫人員參與培訓后,就對其做到嚴格系統的專業培訓,以此來提升其自身的專業素質[2]。
從本質層面而言,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不僅需要獸醫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還需要基層養殖戶的支持,只有養殖戶形成準確和正確的防疫觀念,才能為動物防疫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相關部門應按照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為養殖戶進行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首先,為養殖戶發放不同動物疫病預防和識別的宣傳手冊,使養殖戶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采用合理的消毒措施、隔離養殖措施等,有效進行疫病的預防,在動物養殖期間準確識別疫病,和獸醫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全面解決和應對動物疫病的問題,避免疫情擴散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其次,采用網絡平臺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為不同動物養殖戶設置不同的動物疫病宣傳網絡模塊,使養殖戶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或是電腦進行相關宣傳內容的查閱,掌握不同動物疫病的特點和發生規律,為動物防疫工作提供一定支持,充分發揮養殖戶的作用[3]。
在畜牧獸醫工作開展中,檢測設備是否齊全對工作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為了保障動物疫病防控質量,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建立實驗室、配備實驗工具與儀器,這就需要當地政府與農業農村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對老舊的設備與設施更換,引進更加先進的儀器與設備,進而提升動物疫病防治準確性與時效性。此外,在資金保障方面需要動物防疫部門完善防疫機制,暢通融資渠道,避免單一性地依靠政府撥款。之后也要對資金加強管理,比如在實驗儀器與設備的采購中加強成本控制,重點引進先進的醫療設施和檢測設備,設備缺乏與數量不足時要及時采購。實驗室也要配備專業人員日常化管理,對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光照嚴格控制,進而保證實驗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通過以上措施為畜牧工作者進行疫病診斷、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推廣提供了有力保障,促進了地區的養殖業發展。
動物疫病時有發生,必須做好長期作戰準備,不能忽視其防控工作。畜牧獸醫從業人員作為動物疫病防控的主力軍,應充分重視其防控工作,發揮其對疫病的預防、控制與治療作用。強化畜牧獸醫管理工作,重視日常管理,定期檢查畜牧獸醫管理工作情況,并針對動物疫病防控相關措施進行抽查、檢查。在畜牧獸醫管理中,提高疫病防控的重視程度,同時提高養殖戶對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視程度。各區域畜牧獸醫人員對養殖戶疫病防治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和隨機抽查,一旦發現不合格的情況或不安全事件,應立即處罰,并勒令其整改,追蹤其整改情況,幫助養殖戶建立良好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畜牧獸醫人才短缺是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尤其缺乏專業知識水平較高的技術型人才。應鼓勵高校加快畜牧獸醫人才培養,為畜牧業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但是,實際工作中,很多畜牧獸醫專業人才不青睞基層工作,基層畜牧養殖業人才流失較為嚴重,有必要強化相關鼓勵和支持政策,推動專業的畜牧獸醫人才主動從事基層畜牧獸醫工作,建立一支可靠的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隊伍。另外,可在基層培養畜牧獸醫人員隊伍中,規范畜牧獸醫防疫知識及相關技術的學習培訓,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畜牧獸醫人員,必要時,可以邀請知名專家對疫病防控進行指導,緩解基層實力不足的現狀。此外,應積極引進具有先進技術的畜牧獸醫專業人才,促進行業隊伍整體實力的提升。目前,畜牧獸醫知識體系不斷更新,畜牧獸醫人員也應該定期組織學習,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學習先進操作技術,促進畜牧獸醫隊伍業務能力的整體提升。
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的工作存在疫病監管的問題、防疫隊伍管理的問題、技術開發問題、知識宣傳問題和工作流程問題,嚴重影響獸醫動物防疫工作效果,相關部門應按照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需求,健全動物疫病的監控模式,科學合理進行防疫隊伍的管理,完善防疫技術的開發機制,強化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健全防疫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基層畜牧行業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