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森
摘 要:本文探究了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綜述了形而上學理論起源,分析了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應對各類問題的適用性、學生如何從中受益,以及當前學校所遇到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最后在此基礎上為資源建設做出貢獻。本文還從實踐角度探討了一些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從而形成一個有利于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素養成長的群體。
關鍵詞: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哲學;課程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5-008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28
一、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相關概念
(一)形而上學理論起源
形而上學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作品,他曾經闡述過一個本質的信念:理性不僅僅來自我們的感覺,也來自某種其他形而上的存在。在這種看法中,人們將這一古老的信念重新命名為“形而上學”,用來概括整個哲學架構,其內容包括比特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理論,他們分別提出“真理”是理性的、存在的、唯一的;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他認為世界上存在一種超自然的、永恒的精神;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心理運行中有著一種超越感知之外的理性活動。總體來看,形而上學理論以其特殊的方式將人類理性與自然物質相結合,使其充滿了深刻的哲學含義,從而激發了人們對于宇宙真理的探索、思考和接觸。
(二)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概念
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概念是以理性思維為基礎,根據理性思維的特點和形而上學的基本原理支持高中物理學習環境的發展。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關鍵在于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應完善物理學習教材、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以及更有效的理性思維發展培訓等。為此,我們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理性思維發展體系,既包括理性思維的基礎知識,也包括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的實踐技能,如邏輯思維即興分析、論證、語言表述、問題解決等。在課程設置上,要側重體現理性形而上學課程素養和系統整合的特征。為了更好地實施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我們應當在風格上有明確的特點,如健康的學習心態、深入分析能力、客觀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論證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等。成功建設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理學知識,還有助于學生形成有效的理性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意義
(一)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從必要性的角度來看,形而上學理論體系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研究視角,以幫助人們開展有價值的討論。對因果關系進行深入研究極大地強化了我們理解周圍事物、探索真理的能力。同時,學習形而上學理論還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以及它所隱藏的復雜性和讓人印象深刻的結構。此外,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它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探究問題的起源,發掘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而激發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從可行性的角度來看,現今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于深入研究開發出的多種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解決方案支持了資源建設的可行性。例如,Nuffield Resources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RF)專注于為學校教師提供概念性指導,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如何將物理和理性形而上學教育結合在一起。同時,Philosophy Foundations UK(PFU)提供了一系列更具體的資源,例如課程結構指南、概念及教學技巧等,以及支持物理教師實施理性形而上學教育的現成體系。還有像Philosophy Education Network(PEN)等多項機構也大力推進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支持,使其可行性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應對各類問題的適用性
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能夠有效地應對各類問題,因為它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更貼近實際問題的“理性思維”,從而形成一種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中,學生將學習到基本的物理學原理,如物體的運動、重力、電磁場和波的傳播等,從而構建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框架。學生還可以以模型解釋相關理論結果,并運用數學知識來檢驗所得結果。
形而上學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體驗物理學不同層次的思考機制。通過研究哲學家彼得·芒特和其他哲學家提出的理論,比如經驗觀念、實在論、意識形態和結論等,學生可以學會把握未知,并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學的各種理論。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還可以提供學生一種通過探索實際世界的真實現實來學習物理學原理的方法,例如利用實驗和數學模型描述出物理學定律,以及思考如何在實踐中把握和應用物理學原理,而不是只處于理論上的推斷和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學習物理學,從而更好地理解形而上學原理以及嚴謹思維的重要性。可以認為,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并通過探索實際的現實世界來學習物理學原理,從而更好地理解形而上學原理和嚴謹思維的重要性。
三、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教師仍用傳統方式講授課程,而缺乏可以通過實驗、模型等形式教授此概念的實踐教學。雖然教育部門已經出臺了一些有關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政策,但是由于技術難題和專業知識的缺乏,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難。例如,在實施課程教育時,教師需要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并具備認真研究理論、分析實驗數據和思考實驗結果的能力。然而,大多數教師擁有的學術經歷并不能滿足以上要求。另外,由于高中教師的素質檢測和激勵機制不夠完善,有些教師缺乏學習精神,缺乏科學精神,缺乏激情,缺乏教學的耐心,甚至沒有愿意教學的勇氣。這都導致了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物理人文之間的差異導致學生對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知識有所抵觸,并且這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學生往往對課程內容缺乏興趣,對抽象理論更加不感興趣,很多學生認為這種學科只是理論上無趣且拖拉的討論。另外,由于受到部分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學生重視分數,并把它作為成功的唯一標準,缺少了實踐操練,沒有把理論應用到實際中,無法看到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的核心價值,從而反映出其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
(三)教學資源短缺
在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教學資源短缺是一個大問題。首先,由于形而上學教材內容量龐大,而在高中一名學科教師需要面對所有的學生以及整個學科的所有內容,這使得教師很難將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也很難帶學生深入剖析每一個概念。其次,形而上學理論多而雜,往往需要多位學者來研究,而學校精力有限,聘請一系列學者來研究物理理性形而上學,顯然也是不可能的。此外,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水平不同,教師難以捕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得教學資源變得十分緊張。由于形而上學的抽象性以及學生的學習程度不一,我們沒有完全適合于學生的課程資源,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消極影響。要想更有效地建設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和把握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努力引導他們,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更好地體現該學科的價值。
建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還需要豐富和完善課程體系,從而使學生能夠更方便地學習和理解相關的理論和內容,并有機會去深入了解形而上學的核心思想。因此,教師應加強課程資源的研發和制作,以此提高課程效果。此外,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建設,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活動,以及帶領學生參觀展覽,自主探究,以便更好地吸收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的內容和理論,從而使得學習效果更佳。
四、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學方法
首先,為教師提供定期的專業培訓,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其次,建立多樣教學體系,通過多媒體課件、互動問答、實時反饋評價等方式,增加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收益,以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學校還應對教師進行完善的素質考核,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或更換教師,以保證課程教學質量。此外,學校還可以根據教師的經驗和能力,開展個性化的教學計劃,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對于熟悉基礎物理知識的學生,教師要安排他們進行深入的討論,嘗試探索高難度的物理問題;對于剛接觸物理的學生,教師要有組織地建立一條起步學習的路線,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進步,開展有意義的實驗,讓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二)加強教學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實現學習物理學的最大效益。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的學習興趣。第一,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來激活學生的知識熱情,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采用實驗、游戲、討論等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觀察力和歸納能力,并通過科技裝置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應用;還可以采取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做一些物理學實驗、解答一些實際問題等,使物理學對學生更加有趣、有吸引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在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助于培養實踐能力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物理學的強大力量,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第三,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實驗結果,對相關內容給予更多認真的思考和評價,使學生接受更多學術知識,并通過綜合分析形成自己的認識。這都能促進學生充分理解物理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創新措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物理學的魅力,從而獲得真正有益的學習體驗。
(三)整合教學資源,建立精準的課程資源庫
在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建設過程中,解決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是一項重點工作。第一,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需求,有效地分析和研究教學需求,從而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程性質制定一套貼合實際的課程大綱。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的學習監測數據,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進行定量分析,發掘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習活動,減少學習困難。此外,教師可以運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方法,采集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利用情況,從而為設計有針對性的課程大綱提供有力依據。另外,教師要認真分析和把握課程的性質,深入地理解物理理性形而上學的基本理念及其層次體系,將課程設計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以確保課程大綱設計的實用性。第二,教師要建立精準的課程資源庫,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計劃精心挑選視頻、圖片、文章等資源文件,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學習課程內容。教師需要了解實際教學環境和管理系統,明確資源獲取和使用模式。教師還需要考慮教材使用成本,適當調整課程資源并對課程資源進行實時修改,以滿足更多學習者的不同需求。
五、結語
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是由物理知識、哲學觀念、形而上學觀點以及對物理學家思想的理解所組成的一個宏觀體系。從物理知識層面來看,要構建一個完善有效的課程資源建設,教師必須從傳統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和方法起步,加強實驗室管理、實驗室設施升級,加強實驗室安全保障;從哲學觀念層面來看,要實現高中物理理性形而上學課程資源建設,教師必須把哲學思想作為一個重要的參照點,從而進行科技的合理運用和社會的有效管理;從形而上學觀點來看,教師要把生命和歷史作為根本,重點關注學習者在理性形而上學方面所面臨的實質性問題,批判性思考要求學會超越傳統觀念,通過多種課程資源的運用,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在理解物理學家思想的層面,教師要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并實現科學知識和理性思維的全面性,通過形而上學的系統論、實踐論等的把握,以及辯證法、經驗論等的指導,將傳統物理知識與新時代文化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 曾令華,尹馨宇.“范式”的意義——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文本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
[2] 孟敏彥.如何對高中物理信息化課程進行資源建設[J].科學中國人,2016(12).
[3] 王莉華,李健.基于高中課程改革的物理課程資源建設[J].現代教育科學,2012(4).
[4] 陸杰榮,張佳琳.理性范式的演進邏輯與形而上學之走向[J].廣東社會科學,2017(1).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