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寧
聲樂舞臺表演是展現表演者藝術能力的重要機會,同時還是心理素質等綜合素養的展現機會。如果表演者是首次登臺或者是欠缺登臺表演的經驗,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緊張情緒,從而對舞臺表演帶來影響,降低表現力。甚至有部分擁有豐富舞臺經驗的表演者也會緊張心理,這種情況出現的主因并非他們欠缺登臺表演經驗,而是對表演活動高度重視,擔憂會在表演當中出錯。聲樂舞臺表演當中的緊張心理不僅僅會降低表演的整體呈現效果,也會給他們自身帶來極大影響。最為突出的表現是緊張心理會造成表演出錯,如:忘記歌詞、跑調、破音等現象。這種緊張心理甚至會讓欣賞表演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其中傳達出來的緊張情緒,降低欣賞體驗感。對于表演者自身來說,緊張心理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專業聲樂舞臺表演者應該積極克服表演當中的各種問題,其中表演中的緊張問題是最為基本的內容,假如沒有有效克服的話,將會給他們的整個專業生涯帶來影響。小則導致一場演出達不到理想,大則會讓表演者的聲譽名譽在輿論上受不良影響。因此,克服聲樂舞臺表演當中的緊張心理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每個舞臺表演者應該重視的內容。
對于聲樂舞臺表演來說,緊張心理是非常常見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說過:“上臺表演,心理緊張是正常現象,不緊張才不正常。”但是,過度的緊張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尿頻、出汗、失聲等等。緊張心理成因很多,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每一場演出,表演者的緊張心理是不盡相同的,有必然,也有偶然。針對聲樂舞臺表演中緊張心理的形成原因,這個問題只有在經歷精細化分析與追根溯源之后才能夠總結出來,并為后續解決緊張心理問題打下基礎。在對多種緊張心理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后發現,可以把緊張心理形成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主觀心理原因。在眾多緊張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當中,心理原因占很大的比重。很多情況下舞臺表演者的一個細微動作或是膽怯等細微心理表現都有可能被放大。舞臺表演者是否具備強大心理素質,決定他們在整個表演過程當中是否會產生緊張心理。二是性格原因。舞臺表演者的性格會影響到表演中緊張心理的產生。如果表演者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在舞臺表演時往往會受到外界干擾,假如出現一些小插曲的話,就會給表演帶來很大影響。三是能力原因。聲樂舞臺表演者能力高低會影響緊張心理的形成。第一,技能掌握程度。聲樂舞臺表演技能的掌握程度會直接影響舞臺表演者基本功的發揮,也會減少表演當中的失誤,但是如果技能層次較低的話,不僅容易在表演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會讓他們喪失表演自信,出現過度緊張的心理狀態。第二,經驗積累水平。舞臺實踐經驗欠缺會給表演者的發揮帶來直接影響,尤其是在首次登臺時,經驗不足是緊張心理出現的根源。如果表演者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很容易心里沒底,甚至不能勝任演唱作品的難度,也就不能用高超的表演技巧來維持正常發揮。
緊張心理在舞臺表演當中非常常見,為了提高整體的表演效果,必須著重考慮以下幾個要素,為心理問題的應對打下基礎:一是充分熟悉舞臺。應該重點考慮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要發現舞臺當中的最佳音響效果。在聲樂表演時,表演者必須要站在舞臺當中最佳音響效果位置和觀眾欣賞最佳角度。舞臺大小不同,最終容納的觀眾數量也不同,同樣的最佳音響效果位置也有差別。這就需要表演者多實踐,多體會,廣泛了解,不論遇到怎樣的舞臺,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爭取呈現出理想的演出效果。其次是要熟悉伴奏與舞臺燈光。演唱者事先應該熟悉伴奏,把握伴奏和聲樂舞臺表演之間的關系,以便在伴奏的輔助之下有序呈現表演。當然表演者也需要及時與燈光師就光線問題進行溝通,調整燈光技巧的運用,避免過于刺眼或者是過于昏暗,以免影響表演的有序進行。最后是要了解和熟悉觀眾行為。了解與熟悉觀眾的行為,能夠讓表演者更加從容淡定,在表演過程當中和觀眾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從而引起共鳴與共情。聲樂表演者要事先了解觀眾,抓住他們的思維。根據觀眾的不同情況來調整自己的表演狀態以及心理狀態,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引起觀眾的共鳴,讓他們愿意主動參與到表演當中,滿足他們的審美要求,迎合他們的審美品位。二是注重走臺定位。走臺定位必須做到落落大方,恰到好處,以自信積極的狀態面對觀眾。整體的儀態應該是面帶微笑,眼神堅定且富有親切感,進而同觀眾形成有效交流。每次下臺以后都要歸納經驗和教訓,爭取每次都比上一次進步。在舞臺上應該提前進行表情與姿勢的設計,全身心投入聲樂表演不能有絲毫輕視與懈怠。三是增加必要舞臺經驗。聲樂表演者增加舞臺經驗是在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應該多去人多的地方進行演唱,也要多多欣賞觀看和聆聽他人的音樂會,在實踐當中加強學習。
提高心理素質是舞臺表演當中把控緊張心理的有效方法。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也要認識到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是多元化的,可以通過有效地心理暗示、建立自信、尋求他人幫助等多種方式來提升個人心理素質水平,在之后投入聲樂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克服緊張心理,以從容自信的狀態完成音樂作品的表演。一方面,表演者應該建立自信。自信心的建立能夠幫助聲樂表演者充分展現自身的能力,有效預防緊張心理的產生。具體來說,表演者可以運用自我暗示這種方法來提高自信。比方說在表演前給自己積極心理暗示,告訴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完成好該聲樂作品的演唱的。當然在日常訓練環節也可以運用自我激勵手段,增強自信。自信心建立,除了要依靠自我激勵與心理暗示的方法之外,還應該在日常訓練以及實踐表演當中獲得他人以及自己給予的鼓勵,努力找到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學會與人合作以及相互鼓勵,在贊美他人的同時也獲得他人真誠的贊美,從而悅納自己。這一系列的方法可以讓聲樂表演者的信心更加充足,并且在后續的表演當中展現自信之美,不再過度擔憂表演出錯,把從容淡定的表演狀態展現出來。另一方面,表演者要善于借助他人力量。他人助力是提升聲樂表演者心理素質的重要方法。在日常訓練環節就需要有指導者給予適當鼓勵,幫助聲樂表演者建立信心,并在潛移默化的激勵認可當中,改變表演者對個人的認知,不過這一過程當中的鼓勵必須要進行度的把握,避免為了鼓勵而鼓勵。在登上舞臺進行聲樂表演前,不同表演者之間可以進行多方面的互動交流,互相激勵和建立信心,肯定自己的優點,把個人閃光點和積極表現放大。
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影響著聲樂舞臺表演中緊張心理的把控。對聲樂舞臺表演而言,基本功對每個表演者來說無疑是最為重要且不可忽視的部分,簡單來說,哪怕表演者擁有再好的心理素質,欠缺扎實基本功的話,也無法在表演當中獲得成功。很多聲樂表演者在舞臺表演中產生緊張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基本功不夠扎實,對自己接下來的表現缺少信心。如果表演者基礎功底扎實,哪怕是在舞臺表演當中產生了緊張心理,甚至是出現了一定的表演問題,仍可以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順利完成演出。獲得扎實基本功需要經歷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主要注重練習方式的科學性,避免盲目追求速度和忽略基礎技巧練習,當然也需要對訓練進度進行系統化,結合基本功的難度遞進展開相關練習。建立好的練習習慣可以讓表演者得心應手投入表演活動。整個訓練過程必須要有相對嚴格、規范、可行性強的訓練計劃作為根本保障,避免臨陣磨槍,即在表演活動開始之前展開大強度的表演訓練。這種方式會讓表演者承受更大的壓力,影響后續的發揮。在對聲樂表演者進行實際訓練時,指導者應提出相對嚴格和全面的要求,壓縮懈怠與放松的空間,利用精細化的要求和規范化的標準對表演者進行指導和幫助,讓他們做足表演準備,樹立表演信心,憑借扎實基本功調控好心理緊張的狀態。
對聲樂舞臺表演來說,舞臺經驗是很寶貴的,特別是初次登臺的表演者,常常會因為舞臺經驗欠缺而出現過度緊張的情緒。聲樂舞臺表演者積極積累經驗是至關重要的,其中首要任務就是積累表演技巧與經驗,因為這一點和基本功關系密切,只有持續反復練習,才可以保證經驗積累的效果。表演者不僅要主動投入基本功訓練,還需要多多參與各式各樣的表演實踐活動,抓住各類登臺表演機會,努力提高個人能力,累積應對突發情況以及緊張問題的經驗與方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持續登臺表演,在實踐當中檢驗能力和理論知識,才可以找到自己提高的方向,在表演當中展現出更高水準。舞臺經驗積累的方法有很多,比方說可以利用日常的模擬表演來達到目的,把每次的模擬表演當作是真正的舞臺實踐,努力端正表演態度,像對待正式表演那樣對待模擬表演活動。等到模擬表演之后表演者應該對自己全過程的表現進行歸納總結,特別是要客觀分析表演中的問題,找到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歸納總結,利用這樣的過程來吸取教訓,強化記憶,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