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艷 張惠娜 付宏

摘要:[目的/意義]本文旨在分析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的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為我國新型智庫建設提供借鑒。[方法/過程]本文通過文獻調研和網絡數據搜集,在介紹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分析其機構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并總結其對我國新型智庫建設的啟示。[結果/結論]我國新型智庫建設需要堅持專業主義精神以發展優勢領域,加強機構內部治理,完善項目研究機制,以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共同提高研究質量。
關鍵詞: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 治理模式 內部治理機制 項目研究機制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分類號:C939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3.02.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本文系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科萌芽”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論述研究”(項目編號:BGS202008)研究成果之一。
1 引言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智庫。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統籌智庫發展,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新格局,以更好的案例和生動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全方位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突出任務[1]。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Th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CIGI)自成立以來主要以全球治理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機構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方面積累了經驗,這對我國新型智庫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此,本文從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兩個方面探討CIGI的治理經驗。
2 CIGI的發展歷程
CIGI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獨立的、無黨派智庫,主要開展國際治理研究,其理念是“更好的全球治理可以改善人類生活”。據其官網介紹,CIGI的發展可以分為創辦期、形成期和新時期[2]。
2.1 創辦期:理解什么是全球治理
治理理論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其核心是提倡政府、市場和社會多元主體的合作以解決公共問題。20世紀初,國際社會普遍意識到除了經濟全球化外,世界各地面臨的許多問題也在全球化,這些問題僅僅依靠一個國家難以解決,而是需要全球合作和協調一致的多邊努力。在此背景下,2001年,吉姆?巴爾西利(Jim Balsillie)創建了國際治理創新中心,將其定位為為全球治理問題提出想法并提供政策建議的機構。成立之初的CIGI將全球經濟政策等問題作為研究重點,通過分析全球重大挑戰來理解什么是全球治理。
2003年,CIGI通過外交與國際貿易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獲得了加拿大政府的3,000萬美元資助。這筆資助被用于支持CIGI開展全球治理的最佳實踐探索,CIGI邀請國際知名研究人員、實踐者分析和提出解決全球化帶來的治理挑戰的解決方案,旨在促進和改善多邊經濟和金融治理,構建一個穩定的、治理良好的全球經濟體系,并提高加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2005年,CIGI的研究項目和研究隊伍擴大,對許多研究項目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IGI在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上提出并最終促成了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二十國集團(G20)的成立[3]。
2.2 形成期:完善內部治理,確立核心研究領域
隨著CIGI組織規模擴大,在2007—2010年間,CIGI專注于內部治理,并制定了第一個五年戰略發展規劃——《戰略規劃》(2010—2015)。此后,《戰略規劃》成為CIGI內部治理的重要制度。在此期間,CIGI建立了每五年一次的組織評估制度,并成立了評估委員會,第一份評估報告于2008年3月完成。
2010—2013年間,CIGI的研究集中于四大領域:全球經濟、全球安全、能源和環境以及全球發展。隨著對全球治理問題的深入理解和自身優勢的認識,CIGI逐漸將研究重點從四個領域聚焦到全球經濟、全球安全與政治以及全球發展三個領域,并將能源和環境貫穿于三個核心領域,以解決未來全球治理中最緊迫和最棘手的問題,這三個核心領域一直持續到2019年。
2.3 新時期:數字治理時期
2020年,CIGI發布《戰略規劃》(2020—2025)(以下簡稱《規劃》)[4]。《規劃》中指出,當前全球治理最緊迫的問題是數字治理,并指出CIGI發展進入新時期——數字治理時期。
《規劃》介紹了全球治理環境的重大變化——數字化。數據驅動給傳統治理機制帶來了新的挑戰,數字化所帶來的問題成為需要迫切關注和解決的全球治理問題。具體而言,決策者的知識儲備跟不上新技術的發展,也跟不上數據等無形資產的快速發展,這些無形資產很容易跨越國界,對傳統國際治理措施形成巨大挑戰。因此,國家政策需要在全球合作下才能發揮最佳作用,加拿大以及全球政策制定者需要一種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綜合治理以解決數字時代的全球治理問題。同時,在數據驅動時代,經濟發展、技術創新、國際機構和國家安全之間不再是界限分明的,傳統上互不相干的政策制定領域融合在一起,政策制定更為復雜。在全球治理背景的改變下,《規劃》確定了CIGI三個研究主題:一是數據驅動經濟,重點研究數據以及數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二是威脅民主與安全的新技術,主要開展數字對民主和安全威脅的政策研究;三是全球機構必須適應數字時代,該主題下的研究重點包括如何重塑國際貿易體系、知識產權體系等。
CIGI組織的發展歷程也是其全球治理研究的發展過程。從成立之初弄清楚什么是全球治理,到確定三大重點研究領域,再到如今的數字治理,CIGI始終堅持開展全球治理研究,不斷發展自身優勢領域。
3 CIGI的內部治理機制
從2007年開始,CIGI開始注重內部治理,其組織架構、評估制度以及戰略規劃制度等能夠確保組織發展朝著既定方向和目標前進,實現投入和產出的最佳匹配。
3.1 高效的組織架構
CIGI采用現代企業組織架構,由運營董事會、國際理事會和高級管理團隊組成。這樣的組織架構能夠實現管理和研究的合理分工,提高組織運行和研究效率。
3.1.1 運營董事會(Operating Board of Directors)CIGI的運營董事會負責監督運營,包括確保組織財務穩定、指導戰略和評估整體績效。運營董事會由若干名成員組成,成員的具體數量根據形勢不斷變化。其中,CIGI總裁是固定董事,并有一名成員是由加拿大外交和國際貿易部副部長指定。運營董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
3.1.2 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Board of Governors) 國際理事會是一個由著名專家組成的咨詢小組,為CIGI正在進行的和未來的研究活動提供指導,以確保CIGI的研究項目符合既定目標。國際理事會由包括CIGI主席在內的8名成員組成,每年舉行兩次全體會議。最初,國際理事會由約40名成員組成,任務是與CIGI高度關注領域的其他國家、國際組織的關鍵決策者接觸。該結構的最大問題是規模龐大,難以組織全體會議,成員只能松散地加入工作,工作效率低下。隨后,CIGI對國際理事會進行了改進,主要是減少了成員數量,集中主要任務,努力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并且與運營董事會緊密合作,部分成員既是運營董事會成員也是國際理事會成員。
3.1.3 高級管理團隊(Senior Management Team)高級管理團隊由以下人員組成:總裁、副總裁和各個重點研究領域的主管。其他管理人員包括負責具體事務的部門經理,如規劃與評估經理、數字媒體經理、出版經理、社區關系和活動經理、信息技術經理等。高級管理團隊主要負責戰略實施、項目運行以及成果出版等具體事務。
CIGI的組織架構及其人員組成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其運行的實際效果進行不斷調整,以達到結構最優化、成本與產出比最大化,具體調整根據組織評估建議決定。
3.2 嚴謹的組織評估
CIGI每5年進行一次組織評估。2003年,加拿大政府提供贊助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在五年結束時對CIGI進行評估。評估工作于2007年12月底開始,第一份報告于2008年3月完成。評估內容包括:提高研究能力,如支持年輕學者和全球治理議程上的新想法;確保跨組織的更大協作;改進項目選擇方法和預算分配,使之符合CIGI的任務和目標;制定績效管理框架和內部評估計劃;向綜合和多樣化的董事會過渡,等等。
加拿大政府的評估要求促進了CIGI評估制度的產生。2013年,CIGI成立了評估指導委員會,以便完成第二次為期5年的獨立評估。評估指導委員會成員包括CIGI總裁、副總裁、公共事務副總裁、高級財務總監、評估經理與兩名國際發展部代表。評估的方法多樣,結合定量和定性方法,如個人訪談、調查分析和德爾菲法,全面審查文獻材料和出版物。值得關注的是,CIGI必須對指導委員會提出的組織評估意見和建議予以逐條回應,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若不同意則必須給出具體理由。
從評估內容、評估過程與方法、評估隊伍成員以及對評估的具體回應來看,CIGI的組織評估是嚴謹的、科學的,既能總結過去成果和經驗,也能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能夠起到評估應有的作用,對CIGI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3.3 定期的戰略規劃
早在2008年,評估小組便指出CIGI的發展缺乏戰略規劃。為了更好地發展,CIGI應該制定發展戰略規劃,闡述組織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并明確實現目標的方法和衡量的指標。
作為對評估建議的回應,CIGI的戰略規劃制定始于2009年,并于2010年發布了第一個五年戰略規劃,此后每五年發布一次,目前已經發布至2020—2025年規劃。規劃的內容包括CIGI的遠景、使命、目標和價值觀,以及與CIGI創始愿景一致的研究領域與研究活動。《規劃》有助于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完善內部治理和管理程序。從2021年CIGI年度報告顯示的研究成果來看,《規劃》施行后,其研究圍繞規劃擬定領域展開,如研究報告《加拿大的國際知識產權和數字貿易戰略》(An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Digital Trade Strategy for Canada)、學術論文《數據分裂:電子商務公共傳播史(1998—2020)》(Data Is Divisive: A History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 on E-commerce,1998-2020)、系列短文《現代沖突與人工智能》(Modern Conflic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5]。這些成果均與數據驅動密切相關。由此可見,CIGI的戰略規劃對研究方向的選擇具有真正的指導意義。
4 CIGI的項目研究機制
高質量的內部治理機制是提高智庫研究質量的保障,以項目驅動的研究是新型智庫的主要任務,故研究機制是建設新型智庫的重要內容。本文重點對CIGI的項目研究機制進行了分析。
4.1 嚴格的選題標準
CIGI有嚴格的選題標準。是否作為CIGI的重要研究議題,主要基于以下標準:是否需要在該領域進行原創性研究;CIGI進行這項研究并將研究結果應用于政策領域的可能性;在取得影響力方面找到合作伙伴(學術、政策或財政方面)的潛力;CIGI是否可以接觸到關鍵決策者或其支持社區,等等。有了明確的選題標準,CIGI能夠圍繞一個問題開展靈活、快速的研究,為解決問題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和創新性的政策建議,從而確保每項研究均能發揮作用。
4.2 堅持優勢專業領域
在多項選題標準中,選題核心是選擇CIGI擅長的領域。在CIGI看來,只有選擇擅長的領域,在該領域有足夠的知識積累、人才儲備等,才能產出高質量成果。同時,要根據國際治理問題的發展及時調整研究選題。對于不擅長的領域,即使非常重要,CIGI也會及時進行調整。例如,根據2008年第一份評估報告提出的建議,CIGI圍繞6個核心主題進行了研究,即國際法、機構和外交、全球秩序、國際經濟治理、環境和資源、人類安全衛生和社會治理;2010年,核心主題領域被進一步確定為4個,即全球經濟、全球安全、環境和能源與全球發展;2013年,核心主題又調整為3個全球經濟、全球安全與政治和全球發展;自2020年起,核心主題則以數字治理為主。
4.3 清晰的研究邏輯模型
研究邏輯模型對項目研究具有良好的導向功能,其通過提供程序或計劃的可視化,讓研究過程清晰可見。CIGI內部有清晰的項目研究邏輯模型。該模型從實現目標所需的輸入開始,以預期最終產生的結果結束,讓研究過程清晰明朗,避免研究過程偏離主題和目標。早在2008年的組織評估中就出現了CIGI的研究模型,并經過不斷調整、改進,最新的邏輯模型見于《戰略規劃》(2015—2020),如圖1所示。
4.4 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
CIGI與其他機構開展了廣泛合作,以支持和推進其愿景和使命。合作伙伴包括加拿大或外國的智庫、學術機構、政府部門(聯邦、省、市)、私營公司、非營利組織或基金會。通過這些合作伙伴,CIGI能夠充分利用內外部的智力和財務資源,提高其研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除了日常合作,CIGI在開展研究時也注重為每一個項目挑選合適的合作伙伴。在挑選合作伙伴時,機構選擇、活動選擇均比較靈活。在靈活的同時,堅持兩個原則:合作機構與CIGI項目匹配,收益超過風險和成本。為了讓合作關系健康發展,CIGI制定了流程和協議,通過一套原則、流程和戰略目標來指導CIGI合作,以充分發揮合作伙伴網絡的潛力,同時避免外界對CIGI作為贈款機構的誤解,保持其無黨派和獨立智庫的性質。
4.5 構建國際研究網絡
開展全球治理研究,離不開國際研究網絡。深耕全球治理研究多年的CIGI,一直努力構建國際研究網絡。一是積極加入國際組織。例如,CIGI是議會委員會(Council of Councils)的成員。該組織包括來自24個國家的主要機構,旨在促進既有國家和新興國家有影響力的領導人進行對話和建立共識。2019年11月,CIGI加入了信息與民主論壇(Forum on Information and Democracy),該組織是由無國界記者組織領導的國際實體,旨在實施信息與民主的國際伙伴關系。CIGI是國際經濟協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ssociation)會員,該協會致力于促進世界不同地區的經濟學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圍繞重要國際問題組織學術會議、研究項目和出版物。二是與他國組織機構合作開展項目研究,舉辦學術論壇等活動。根據CIGI 2014年度報告,2014年CIGI組織、主辦、贊助和參與了130多場活動,活動地點遍及中國、日本、約旦等世界各地。這些活動旨在召集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政策從業者和學者,通過跨越國界的討論來推進政策創新,促進全球治理。此外,CIGI與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等合作開展了項目研究。三是CIGI的高層積極參加重要國際會議。例如,作為G20的智囊顧問團成員,CIGI高層每次都會受邀參加G20會議。
選題制度和堅持優勢領域確保了CIGI的每一項研究均符合既定目標;研究邏輯模型可以確保研究過程不偏離既定方向;合作伙伴的選擇和國際研究網絡的構建,則可以讓CIGI充分利用外部資源。
5 結語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CIGI并非全球最為頂尖的智庫。然而,經過20余年的發展,CIGI逐漸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使CIGI形成了其優勢研究領域,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影響力也穩步提升。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2020年全球智庫報告》,CIGI位列全球頂級智庫第25位,從2019年第30位,上升5位;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地區中位列第4。從內部治理機制來看,一方面,CIGI采用現代公司管理機制,提高了組織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CIGI建立了戰略規劃制度和組織評估制度,對研究進行事前規劃和事后評估。從項目研究機制來看,CIGI制定了選題標準,使其選題始終符合機構定位和目標,并以研究邏輯模型確保研究過程不偏離既定方向。同時,CIGI通過選取合適的合作伙伴、構建國際研究網絡,充分利用外部資源,提高了研究質量。內部治理機制和項目研究機制相輔相成,對我國新型智庫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5.1 新型智庫建設要完善內部治理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各類智庫加強自身建設。當前,我國智庫機構存在邊界不清晰、機構屬性不明、研究領域全能化、管理模式傳統化、發展路徑粗放化以及管理方式剛性化等治理困境[6]。體制機制創新是智庫發揮獨立性與創造性的關鍵[7]。智庫的內部治理對提高智庫研究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治理機制可以促進智庫健康發展。只有建立真正適應高端智庫建設要求、符合現代智庫建設規律的內部運營機制,中國智庫建設才能實現質的飛躍[8]。因此,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需要克服智庫機構現存的諸多治理困境,建立符合智庫發展規律和發展特色的組織架構、評估考核制度、發展規劃制度等,以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促進智庫機構研究質量的提高。
5.2 新型智庫建設要堅持專業主義精神
CIGI始終以國際治理為研究對象,專業主義是其不斷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新型高端智庫建設,需要培養專業主義精神。只有在某一領域進行深耕細作,才能在相關問題出現時給出科學、合理的對策和建議。隨著決策環境的復雜化,智庫的專業化發展成為重要的趨勢,智庫的專業化將會對特定問題、特定領域進行更加深入研究[9]。我國部分智庫是從體制內研究單位轉型而來,專業分布廣泛,研究范圍較廣,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具有專業主義精神的智庫至少應該具備4種能力:對趨勢的預見能力、對矛盾的正對能力、對問題的解析能力以及對成果的溝通能力[10]。建設新型智庫應該著力加強這4種能力,通過能力建設創新研究內容。
5.3 新型智庫建設要完善項目研究機制
智庫項目是智庫咨政能力的載體[11]。新型智庫主要以項目形式開展研究,項目研究機制對提高研究質量至關重要。項目管理是新型智庫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智庫的生存與發展是以項目為主要依托[12]。目前,我國智庫在項目選擇和項目執行均存在問題。在項目選擇上,許多智庫并不能自主選擇項目,而是決策部門給什么項目就做什么項目,難以根據智庫自身專業特色確定研究項目。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智庫機構難以深耕某一領域,難以形成特色優勢專業。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智庫缺乏廣泛合作,項目在智庫機構內部可能是由團隊完成項目,但智庫機構之間的項目合作比較少,國際合作則更少。這樣的研究難以滿足復雜、交叉領域的決策需求,對決策的影響力有限。因此,建設新型智庫應該從選題、合作等多方面建立項目研究機制,以研究機制助推研究成果質量。
參考文獻:
[1] 文宏, 李玉玲. 目標引導, 資源驅動與環境培育: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內在邏輯——基于82份政策的文本內容分析[J].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 21(1): 63-74. WEN H, LI Y L. Target guidance resource drive and environmental cultivation: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ext content analysis to 82 policies[J]. Journ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 21(1): 63-74.
[2] CIGI. CIGI history [EB/OL]. [2022-06-02]. https://www. cigionline.org/about/history/.
[3] 錢皓. 加拿大智庫與加對華政策研究[J]. 國際觀察, 2016(6): 86-100. QIAN H. The roles of Canadian think tank in Canadas China policy[J]. International Review, 2016(6): 86-100.
[4] CIGI. CIGI strategy and evaluation [EB/OL]. [2022-06-09]. https://www.cigionline.org/about/strategic-plan/.
[5] CIGI. CIGI annual report [EB/OL]. [2022-06-12]. https:// www.cigionline.org/about/annual-report/.
[6] 劉西忠. 新型智庫質量提升與國家治理現代化[M].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21: 208-213. LIU X Z.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ew think tanks and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M].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21: 208-213.
[7] 李曜坤. 建設現代化智庫強國: 新時代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高質量發展方略[M]. 北京: 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9: 100. LI Y K. Build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think tank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type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M]. Beijing: China Development Press, 2019: 100.
[8] 周湘智. 中國智庫建設行動邏輯[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64 ZHOU X Z. The construction logic of Chinese think tanks[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9: 64.
[9] 熊立勇. 國際比教視城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問題研究[D].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XIONG L Y.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thing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7.
[10] 許寶健. 加拿大智庫的特點及啟示[J]. 西部大開發, 2015(1): 85-93. XU B J.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Canadian think tanks[J]. West China Development, 2015(1): 85-93.
[11] 李穎明, 王曉莞, 田園, 等. 基于雙螺旋理論的智庫項目管理研究[J].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0(12):1482-1489. LI Y M, WANG X Y, TIAN Y, et al. Management of Think Tank Research Project Based on Double Helix Structure Theory[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12): 1482-1489.
[12] 孫洪敏. 論中國新型智庫管理模式的創新方向[J]. 南京社會科學, 2016(2): 8-22. SUN H M. On the innovation direction of Chinas new think tank management mode [J]. 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 2016(2): 8-22.
作者貢獻說明:
周京艷:擬定論文選題,構思整體結構,撰寫全文;
張惠娜:搜集與整理資料;
付 宏:指導論文修改。
The Study of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Canada
Zhou Jingyan Zhang Huina Fu 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 Center of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project research mechanism of CIGI,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new types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ethod/proces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GI in Canada, analyzes its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project research mechanism, and summarizes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new types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sult/conclusion] To strengt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ypes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spirit development, strengthen internal governance, improve the project research mechanism. In a word,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research quality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project research mechanism.
Keywor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governance model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project research mechanism new types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