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霞 李擎乾 崔麗霞 白雪燕 賈建新
摘要 在信息全球化、信息數據網絡化的大背景下,醫學研究生在認知方式、信息獲取以及學習方法上也逐漸呈現出交互式、具象性、碎片化等變化,帶著批判性思維、以更開放的態度接收、評價、利用新信息,融入各類學術對話已經成為醫學研究生的必備技能。本文基于《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設計調查問卷,對包頭醫學院研究生的信息素養現狀進行調查,了解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培養中面臨的問題,以期為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框架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45

在當前大數據背景下,醫學研究的全球化,信息數據的網絡化不斷加強,研究生在認知方式、信息獲取以及學習方法上也逐漸呈現出交互式、具象性、碎片化等變化。以開放多元的態度接受信息,提升信息素養、提高科研能力是新時代醫學研究生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5年2月,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在修訂《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后出臺了《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以下簡稱《框架》),該框架目前已經成為圖書館領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鑒于《框架》建立在高等教育信息生態系統之上,將信息素養與學術研究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而醫學研究生比本科生要具有更加縝密的科研思維來進行學術研究,本文基于《框架》進行了問卷的設計,對包頭醫學院研究生信息素養的現狀進行調查,了解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培養中面臨的問題,以期為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基本解讀
2015年ACRL在《框架》中給出的信息素養擴展定義為:信息素養是指包括對信息的反思性發掘,對信息如何產生與評價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創造新知識并合理參與學習社區的一系列綜合能力。這是從學習者的行為、認知、情感及元認知能力延續的信息素養核心培養能力,其內涵重在強調信息的評價、檢索、獲取、交流、創造、應用等能力的培養。
《框架》將信息素養分為六要素,每一個要素都包括一個核心概念、一組知識技能以及一組行為方式,共計45項知識技能,38項行為方式。這六要素分別是權威的構建性與情境性、信息創建的過程性、信息的價值屬性、探究式研究、對話式學術研究和戰略探索式檢索。《框架》要素之間不是嚴密的邏輯關系,而是相互交叉構成一整個信息生態系統。在這個信息生態系統中,每個人都不能只是信息的消費者,還應該是信息的發現者、創造者。
2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包頭醫學院在校碩士研究生,首先運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選取信息檢索、研究生教育、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共8名專家進行咨詢、反復研究后制訂此次調查問卷。問卷內容設計參照《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包括基本信息和信息素養現狀兩部分,基本信息由年級、年齡、研究生類型組成,信息素養現狀從《框架》的六要素開展,內容間互相交叉、情景交融,共26個條目。

3調查結果
3.1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對象為包頭醫學院三個年級的學生,回收的有效問卷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基本各占三分之一;在751名學生中,30歲以下659人,占比87.75%;全日制學生736名,占比98%;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占比分別是74.3%和25.7%。
3.2權威的構建性與情境性及信息創建的過程性
目前,信息生態環境不斷變化,醫學研究生要在紛雜的海量信息中,足夠了解本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及其觀點,并正確判斷其可靠性、準確性,同時也要認識到信息需求的不同使得評價權威的標準也會因情境的不同而變化。每一個信息都要用自己不同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視角經過一系列的考量、權衡后創造出來。調查中發現,特別主動留意各種新信息的學生只占到20.67%,有63.47%的學生偶爾會主動;77.2%的學生只是一般了解本專業的權威及其觀點和意見;12.25%的學生能對所搜集信息的權威性、可靠性、準確性、時效性做出明確判斷;完全了解本專業最新發展動態的學生只占到11.05%,79.23%的學生一般了解;而能夠清楚地知道去哪里獲取信息來了解本專業動態的學生占58.72%;獲取專業信息的渠道,92.01%的學生都選擇了網絡,由高到低分別是網絡、老師、朋友、報紙書刊、電視廣播、其他;基本能將最新學術信息與自身的知識體系相結合的學生可以達到83.75%。
3.3信息的價值屬性及對話式學術研究
信息生態系統中的信息質量、價值參差不齊,醫學研究生要在自己的本學科領域以各自理念開展商榷及對話,要明確信息因其價值和使用價值會受到相應的法律法規的保護。本次調查發現,能夠明確表達信息需求、確定所需信息的類型和范圍的學生占比71.64%;97.08%的學生了解并尊重知識產權;84.82%的學生能夠正確標引;96%的學生在收集和使用信息的過程中能夠遵守道德和法律準則;94.14%的學生能夠理性評判他人在參與式信息環境中所做的貢獻,86.01%的學生能夠對具體學科中特定主題的學術觀點變化進行總結;3.6%的學生開題的時候完全沒有方向。
3.4探究式研究及戰略探索式檢索
對于本學科以及學科間各種開放的或未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醫學研究生要能夠認真理解信息系統、靈活選用檢索工具、隨時調整檢索策略、靈活變更檢索渠道、積極管理檢索結果,不斷總結各種新信息,提出新見解和新發現。本次調查中發現,77.49%的學生自認為能夠獨立提煉問題;96.4%的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自己提煉題目或跟導師共同商量開題題目;73.37%的學生能夠利用更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更多元化的學科視角解決問題;82.16%的學生會使用專業數據庫和相關工具書查找專業相關的問題;97.6%的學生能夠正確選擇與信息需求和檢索策略相匹配的檢索工具;74.97%的學生能夠根據檢索結果來設計和改進需求與檢索策略;86.28%的學生能夠使用不同類型的檢索語言;88.28%的學生能夠正確管理檢索過程和結果。
4分析及討論
包頭醫學院近三年的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遞增,三屆在校生總計1400余名,其中同等學力學生60余名。每年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占同年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從調查結果來看,參與調查的學生全日制占比以及學位類型占比都與學校的招生規模是吻合的。由于目前醫學生已經是考研大軍中的主要力量,從調查結果中的年齡分布也可以看出,應屆醫學本科生直接讀研已成為一大趨勢。“文獻檢索”課一直是包頭醫學院研究生的必修課,但是還是有19.31%的學生只是聽說過信息素養,8.39%的學生不知道信息素養,這說明教師在文獻檢索課上課的重點只是放在了檢索方法的使用和技能的傳授上,對于信息素養的宣傳和培養還很不夠。
4.1信息的反思與發現能力
《框架》核心理念中的元素養概念更加強調元認知,也就是批判性反省,任何階段的學習都既要知道為什么學,還要知道怎么學。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包頭醫學院研究生主動發現信息的意識不強,缺乏對信息的反思,對于信息多屬于被動接受,學校對于研究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還沒有完全脫離本科生教育,大部分還停留在單純的“教師教”,沒有轉化到“學生學”。針對研究生課程任務重、對信息素養不感興趣等現狀,圖書館要積極拓展信息素養教育渠道,加大宣傳力度;舉辦承辦不同主題的各類信息素養大賽以賽促學;開發游戲化項目融入信息素養教育,提升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不同專業的研究生,圖書館還要做到學科專業內容的精準推送,探索小組式或個性化教學方式,找準研究生對于信息素養的接收點。
4.2信息的生成與評價能力
醫學研究生既要甄別信息的發布者、信息的來源渠道、信息的傳播途徑,還要把具體的信息放置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分析和評價;既要認識到信息擁有多方面的價值,還要掌握必要的知識產權、版權等相關內容,要明白沒有道德約束與價值判斷的信息是盲目且危險的,使用信息的時候要能夠恰當地注明出處和引用。從調查結果來看,包頭醫學院研究生明確判斷、評價信息的能力不足,對于信息的生成能力不夠,造成這些結果的直接原因就是研究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積累,被動接收的信息沒有融會貫通。這就要求信息素養教育者要與專業課教師積極配合,在專業課中嵌入信息素養教育,有意識地把各類信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專業課的學習中,這樣有利于研究生將接收的專業信息與自身的知識體系結合起來。另外,包頭醫學院研究生能夠認識到信息的價值,在實際的操作中卻缺少所需的技能。在信息素養培養過程中,檢索方法、檢索技能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視對信息的利用,包括利用信息中的觀點、方法,包括對于他人的貢獻給予足夠的尊重并進行正確的標引。
4.3信息的創造與參與能力
對話式學術研究要求醫學研究生要理解學術對話并能夠參與其中,找出自己學科領域內的對話,對他人在特定情境中所得出的學術觀點進行總結,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創造能力。從調查結果來看,包頭醫學院研究生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和參與學術對話的能力,但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對醫學研究生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過程中,要積極營造研究生可參與的情境,可以為研究生設定專項研究項目,采用多種方式鼓勵研究生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鼓勵研究生與行業內的專家互動、進入學術論壇,在參與中理解,在參與中創造。圖書館通過為研究生開展開題查新活動,與研究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使研究生在對選題方向、實施方案等修正調整的過程中提升文獻研讀和綜合分析能力。
5小結
信息素養不應該是一門獨立的課程,也不是一個部門就能夠完成的工作,而應該是融入醫學研究生各個階段的學習和研究工作當中,應該是高校圖書館、二級學院、教務處、科研處等各個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探索建立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共同體,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走向主動參與;探索建立圖書館與各個部門全方位的合作共同體,采用多種方式引導醫學研究生利用所掌握的各種技能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思考、批判分析、參與創造,提升醫學研究生的信息素養,使其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添磚加瓦。
*通訊作者:賈建新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NGJGH2021196);包頭醫學院科創融合教育研究項目(BYJJ-KCRH202223)。
參考文獻
[1]韓麗風,王茜,李津,等.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33(6):118-126.
[2]沈洋,劉建國,李春鳴,等.游戲化:情報學視閾下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新范式[J].現代情報,2019,39(11):107-112.
[3]吳珊,譚飛翔,覃麗琳,等.醫學研究生文獻檢索課程SPOC教學模式探討[J].高教學刊,2022,8(2):112-115.
[4]杜娟,米志寬,黃小勇,等.基于信息素養的基礎醫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22,20(1):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