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彎彎
摘要 伴隨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愈加頻繁和緊密,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當代社會必須人才具備的一項能力。為了更好地培育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跨文化交際人才,在高中外語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文章在分析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理念、培養模式、培養途徑、培養方法的基礎上,探討了“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構建模式,以期促進高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持續提高。
關鍵詞 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42

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人類步入全球化時代,跨文化交際成為新時代的一大特點。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人民交往日益頻繁,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促進各國人民順利交流的關鍵。目前,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迫切需求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將“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應用于外語教學,可加強實用型人才的培養,促進人才強國目標的實現。
1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及其培養涉及的環節
1.1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


1.2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涉及的環節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體現在高中外語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教資力量、測試方法、教學方式等。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不僅要重視跨文化課程的學習,更要注重與其他各方面的聯系,靈活掌握各部分之間的關聯,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同時,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要以實踐為支撐,高中外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交際實踐,讓學生在探索、實踐中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2我國高中學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現狀
目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高中外語教學過程中體現并不充分,部分教師仍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外語語言教學,缺乏對外國文化的介紹與學習,不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且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實踐機會不足。同時,高中生對外語知識的學習主要源于課本教材,在使用外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方式較單一,且對外國文化的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
3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在高中外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是課堂,所以外語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使學生逐步了解各國文化間的差異并總結歸納其成因,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時,教師應營造外語交際情境,提高文化滲透效果,促進學生跨文化實踐交際能力的發展。
4“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
“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是研究者構建的一種適用于外語教學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以下將從“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的培養理念、培養目標、培養原則、培養內容及具體的外語課堂教學理念進行具體分析。
4.1“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理念
所謂“滲透”,是將跨文化能力培養作為主線,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到學習者的個體發展中,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講,外語教師應為高中外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設置具體的標準以及目標,在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從整體出發,不僅要滲透到高中外語教育教學的相關環節,也要滲透到學生的個體發展之中。
4.2“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目標
“滲透式”培養目標即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能力、素養和態度四個方面獲得協同發展。“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應用于高中外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不僅具有扎實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要掌握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在提升外語素質的同時,提升其文化素質,進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實現真正的跨文化交際。
4.3“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原則
4.3.1“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的內涵
“滲透式”培養注重動態培養和發展,內因和發展是“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非常注重的兩個方面。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可持續發展變為現實,為學生畢業后的繼續深造和交際能力的習得打下基礎,使學生達到從培養到發展、再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強調內因的重要性,內因取決于學習者本身。學生不僅是接受知識的主要對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教學結合,正確看待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注重由外及內、內外結合的培養方式,繼而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4.3.2“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的實施
外語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亦是如此,需要由多種環節共同作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實施體系化的實現離不開外語教學相關環節的協同作用,包括教學理念、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測評、教材選用、實踐活動、交流合作等各個環節。與此同時,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作用。
外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文化和語言教學、實踐和教學之間的結合是“滲透式”模式下最注重的內容。首先,教學和跨文化交際應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共同目標,使之融合為一個整體。其次,語言與文化、交際與文化、外語的學習和目的語的學習是無法分割的整體,建構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一體化的模式尤為關鍵。
4.3.3培養方式多元化
“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是多元化的,包括傳授文化知識、培養交際能力與交際實踐相結合等。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他們有真正使用語言的機會,同時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挑選合適的教材教輔,依據課程的不同,選取適合的教授方式。此外,學校可引進先進的教育技術設備,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營造語言文化交際語境,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跨文化交際機會,通過各方面的協作,努力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4.3.4循序漸進地培養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從低到高、不斷發展的過程,更是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深層文化的學習過程。文化教學是動態、發展地提升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外語教學對此缺乏深刻的認識。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循序漸進,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是螺旋前進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先前學習的知識是后續知識的強有力基礎。所以,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要考慮多方面要素的相互聯系,促進其共同發展。
4.4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內容
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由知識、能力、態度、素養四部分構成。
4.4.1知識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能力知識的學習不是簡單了解目的語詞匯、發音、使用規則等語言方面知識,還要掌握各種學術寫作格式、商務信函格式等專業寫作知識,更要注重各國的社會知識,良好的交際需要建立在熟悉各國禮儀、餐桌文化、國際重大事件等基礎之上。
4.4.2能力的培養
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方面,學生要做到能使用目的語準確、流暢地與外國人交流,還要能在不同的環境下,調整自己的交際方式來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也要注重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此外,學生還應具備隨機應變、與團隊成員合作的社會能力,強大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4.4.3態度的培養
態度的培養包括個人態度和交際態度兩個方面,個人態度方面要注重學生自尊自愛、自信心、膽量、敏感度和求知欲等的培養,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交際態度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交際心態,使他們明白跨文化交際是為了拓寬閱歷,提升社會價值,培養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交際,增強他們對本族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對外族文化的理解與包容。
4.4.4素養的培養
素養的培養主要指與跨文化交際密切相關的個人素質、素養,良好的素養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因此,在“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學生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在學生素質培養過程中,教師要以身作則,例如教師要按時上課,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準備,課堂上不接打電話,不因私事遲到早退,對待學生耐心和善,教師自身的良好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5“滲透式”模式下外語課堂教學理念
4.5.1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全面性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上文提及的知識、能力、態度、素養外,還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及對各國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就跨文化交際意識而言,教師可充分發揮現代教育設備的先進性,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跨文化交際意識。
4.5.2考慮和表現文化的多元性
良好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對多元文化的把握,因此,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講授各國的文化差異性表現,激勵學生積極探索本族文化與他族文化的差異,培養學生對于本族文化的認同,及對世界文化的理解與包容,同時,在正確使用目的語言進行交際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交際實踐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4.5.3重視外語課堂上真實語境的創設
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是要在課堂中將文化與語言相結合,把兩種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簡單授予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進行實踐交際的能力。因此,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效用,創建跨文化交際的真實語境,展示語言在實際交際環境中的使用情況,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悟。此外,如條件允許,教師可以邀請國外人士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使用目的語言、提升文化學習的強烈欲望。
4.5.4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學習。教師要因材施教,多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為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以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可通過設置小組活動、獎懲措施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繼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沉浸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
5結語
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為文化的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不同的語言會因文化差異,在使用上存在巨大差異。因此,外語教學不僅僅是對語言知識的簡單傳授,更是對文化知識的傳播,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是外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將“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模式應用于高中外語教學,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國際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愛德華·霍爾.無聲的語言[M].何道寬,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2]段寶晶.跨文化交際與高校英語教學初探[J].英語廣場,2016(7): 99-100.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第四版中文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4]吳元霞.英語教學與文化融合[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5]姚小平.如何學習研究語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