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張 喆
每一盞明燈的背后,都離不開電力人的堅守,每一絲清涼的源頭,都少不了電力人的付出。
他們的工作崗位不過方寸之地,卻肩負著百萬戶的電力穩供,他們接的每一個電話,下的每一條指令,開出的每一張工作票,都不允許有任何的閃失,因為一旦有誤,造成的損失就可能難以估量。他們就是被稱為電網“中樞”的電力調度員。
在這炎炎暑日,他們每天都在干什么,他們最擔心什么樣的突發事件,他們的工作壓力究竟有多大……在國網焦作供電公司調控中心,讓我們跟隨地區調度班班長李崢,感受調度員的一天。
早上8點前,李崢便來到了調度大廳,值夜班的同事已忙碌了一整晚,卻依舊不敢懈怠。“我們調度班目前實行的是四值兩運轉,通宵堅守是我們的必修課。”李崢介紹。眾所周知,調度員崗位特殊,工作不分晝夜,練就了能吃苦、能戰斗的意志品質。回望新冠疫情期間,他們先后集中封閉8次,累計231天,全員堅守抗疫保供一線,確保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下面匯報本值電網運行情況……”8點30分是交接班時間,交接班雙方均高度集中精神,全程錄音,整個過程持續10分鐘左右。“工作交接是最關鍵的一環,兩值調度員需交代清楚當前電網運行方式、停電檢修工作、設備異常及缺陷、電力保供形勢等內容,起到相互監督提醒的作用。”
“這間不算太大的調控大廳就是我們地區電網的‘節拍器’。”李崢介紹說。在調控大廳里,每名調度員的操作臺不過方寸之間,但卻肩負著焦作五區六縣(市)約350萬人、150萬電力客戶的供電使命,掌控著全市140余座變電站及上千條供電線路的運行狀態。毫不夸張地說,這里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影響到整個地區電網的“心跳節奏”。
“在這里,所有人的神經都時刻緊繃著。”李崢說。整個上午,每名調度員都緊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身旁的電話不斷被拿起放下,他們手里握著筆不停地記錄分析,不斷優化電網運行狀態,突發事件迅速反應,消除故障根源、解除電網威脅、快速恢復送電,一系列規范、高效的指揮和操作,已成了每名調度員的肌肉記憶。據統計,最忙的時候,一名調度員每天收發的調度指令可達到幾百條。
午餐過后,調度員們在一起翻看起安規調規、設備運行規程等書籍。“規程熟記于心是一名合格調度員的基本素養。”看著手中的各項規程,李崢介紹,“雖然相關條款早已熟悉,但隨著工作閱歷的不斷豐富,每次翻閱討論后,總有新的體會。”
下午的工作任務似乎更多了。“電力調度員,很平凡但卻不普通,我們既是電網運行的‘指揮官’,也是電網安全的‘守門員’。”李崢表示,無論是電網潮流、設備負荷的監視調整,或是技改大修、基建工程的停送電操作,還是電網異常或故障的應急處置,都必須得到調度員的把關和許可。“近兩年我們精準指揮倒閘操作2萬余次,處理電網異常及故障500余起,編制各類保電方案及事故預案50余份。截至目前,我們地區調度班助力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實現連續安全生產9000余天。”李崢說。

調度員堅守崗位,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忙碌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來到了晚上7點,下一值的調度員已經做好了接班的準備。每天這個時段的交接班總是調控大廳里最“熱鬧”的時候,由于白天的工作內容較多,交接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盛夏氣溫‘高燒’不退,地區電網負荷也一直在高位運行。”從調度臺上下來的李崢,看著窗外烏云襲來的天空,擔心地說,“高溫不可怕,強對流天氣最讓人揪心。”是的,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冰雹,都可能造成電網設備突發故障,當強對流天氣來襲,故障告警聲和電話聲此起彼伏,對調度員提出了最嚴苛的考驗。“我們的調度員都有著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心理素質,全員投入戰斗、85小時堅守、主備調雙運轉、調度云會商……”回憶起幾年前地區電網遭受的“超限打擊”,李崢感慨地說,“那一次,我們準確處置各類異常事件100余起,成功指揮城區5天、全網8天全面恢復供電,在全省受災地市中率先恢復正常供電秩序。”
晚上9點,忙碌了一天的李崢在組織“班組線上課堂”及創新小組課題討論,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及智能化發展讓他感受到了壓力。作為電網運行的“指揮官”,他們必須保持創新活力,為持續發展儲蓄“新能源”。
“通過幾代調度人的努力,我們先后獲得河南省工人先鋒號、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工人先鋒號、全國優秀質量管理班組等榮譽,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獎項,不斷傳承的調度精神就是我們勇爭第一的決心,我為自己是一名調度人而感到驕傲。”望著窗外的夜色,李崢自豪地說。
這就是國網焦作供電公司電力調度員的普通一天,他們“隱居”幕后,危急時刻沖鋒在前,他們是平凡一員,關鍵時刻肩負不平凡的重任。在每個普通日子里,在每個急難任務中,這群平均年齡31歲的年輕人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座城市點亮千戶燈火,守護萬家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