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王 輝
國網商丘供電公司梁園區李莊供電所從一年前的全省綜合排名1200名,迅速躍升至全省首位,并連續兩個月保持全省第一名,這個供電所究竟有怎樣的奧秘?盛夏時節,筆者來到李莊供電所“探秘”,期待找到該供電所進步的訣竅。
“10 千伏李鄭線宋樓臺區出現配變三相不平衡,沈銀河帶人立即處理……”6月30日8時,在李莊供電所數字化晨會上,所長潘孝生正在安排工作任務。
隨后,李莊供電所副所長沈銀河帶領三名人員,迅速趕赴宋樓臺區,根據各相負荷不平衡情況進行調整,一個小時后,異常排除。
不一樣的任務。李莊供電所利用業務集控平臺,堅持每天召開數字化晨會,結合集控平臺上的數據異常預警,通報電費采集成功率、三相不平衡、高損臺區治理等指標完成情況,查找弱勢指標,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針對性措施,并將所有關鍵指標和重點任務進行分解評估,與員工薪酬績效掛鉤,確保將任務、指標分解到人,做到人人有指標、個個壓擔子。

李莊供電所在現場召開班前會。
不一樣的考核。每天工作結束后,李莊供電所都會對當天工作完成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形成監督機制;建立指標考核體系,每月對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并實行獎懲制度,形成比指標、學能力、趕業績、超先進的良好氛圍,真正做到用數據說話、決策、考核,達到促服務、強管理的目的。
“現在,‘當天任務當天完成’已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大家都鉚足了勁兒,確保問題不過夜。”潘孝生說。
6月30日11時,筆者在李莊鎮政府東側大街上見到潘孝生時,他正和供電所人員一起,為10千伏李潘線4號桿安裝防撞墩。
驕陽似火,潘孝生黝黑的臉上汗水直淌,工作服早被汗水濕透。“這會兒天正熱,涼快了再干也不遲啊。”附近商戶人員勸說潘孝生道。
“這里干完后,還有3個高損臺區需要治理,工作一刻也不敢耽誤,不然的話,當天的任務就完不成了。”潘孝生一邊應著,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安裝好防撞墩,他們又趕往下一處現場。
對于潘孝生,54歲的老員工秦秀林感觸很深:“潘所長和別人不一樣,他既‘坐不住’,又‘待得住’。”
2022年4月,潘孝生來到李莊供電所時,這里線損居高不下、電費久拖難收、工作效率不高。潘孝生二話不說,拉上臺區管理員就往外走:“咱們先到現場去看看。”
從此,“坐不住”就成為潘孝生和別人不一樣的工作寫照。他一有空閑就走街串戶,了解每一個臺區、每一臺變壓器情況,走訪客戶了解用電需求,并征求供電服務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針對臺區供電問題,積極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一年來,轄區內所有10千伏線路、800多個臺區,潘孝生已經全部跑了個遍,并對供電情況熟記于心。
“待得住”,是潘孝生的又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潘孝生的家雖然離供電所不太遠,但他每個月至少有20多天都堅持吃住在所里,最長的時候,竟然3個月都沒回過家。
行動是無聲的語言。潘孝生的“坐不住”和“待得住”,在供電所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體現在行動上——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原來需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故障搶修,現在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
“雖然供電所人不多,但大家心齊、氣順、勁足,任務分配后,干起活來一個比一個利索。”對于李莊供電所,潘孝生這樣評價。
針對供電所人員少、客戶不斷增加的現狀,潘孝生利用長期駐所的優勢,經常與所內人員談話談心,了解工作開展、客戶管理情況,征詢對指標考核、工作獎罰的意見,詢問工作問題、家庭困難,并盡力幫助他們解決。“每名電工都服務客戶4000多家,工作任務相當重。只有心齊了、氣順了,各項工作才能更好開展。”潘孝生道。
每天,潘孝生都會帶領所內人員早早起床、吃飯,待其他人員到齊后,就立即開會、分配任務,然后迅速奔赴工作現場。一年來,他們先后消除各類風險隱患1萬多處,規范“三封一鎖”表箱5800多臺,加固變壓器628臺,并完成46個臺區、2條10千伏線路、8000多米下戶線的改造任務,供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線路故障率降為零,實現了線路故障零跳閘。
面對部分線損較高臺區,李莊供電所聯合地方公安部門開展經常性的查竊電行動,連續多天蹲點到深夜,查獲竊電戶10戶,追補電費及違約使用電費4.8萬元,臺區線損率下降30%。今年4月、5月,在全省供電所綜合排名中,李莊供電所連續兩個月保持全省第一名。
“工作節奏快、效率高,雖然累點,可看到各項指標的大幅提升,大家心里都是暢快的。”秦秀林不住感慨。
而被問及管理提升的“秘密”,潘孝生笑道:“沒啥秘密,只要盯緊各項指標,用好考核這個抓手,就能把工作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