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茹
(石家莊工商職業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1)
JavaScript 是一門腳本語言,主要用于Web 前端開發,用于在網頁上添加交互性和動態效果,為用戶提供了更高效和更吸引人的用戶體驗。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生自主創新、探索的精神。
1.1 導入新課采取案例教學法。導入新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課程導入的好,就會第一時間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高。切實的案例能增強同學們的深刻感受,每次課前準備好案例,帶領學生進入案例的“現場”,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去聽課。比如在講授計時器時,可以先給同學們演示倒計時、紅綠燈、輪播圖、跑馬燈等多個案例,在這些案例里面均使用了計時器,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認真聽講,使學生堅信自己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探究出更好的。
1.2 啟發式授課。在整個教學環節,使用啟發式,一步步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們獨立思考后,接受或得出結論,調動學生挖掘、創新的能力。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達到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師充當的是一個引導激勵的角色,而不是灌輸的角色,如在講解將一行字符串實現打字效果輸出時,啟發學生這是一個動態顯示,要想實現動態首先想到可以使用計時器,使用計時器可以實現打字延遲,要想實現字符逐步增加的打字機式效果,可以使用獲取字符串的方式從完整的字符信息中提取文本,這樣一步步引導啟發學生看到一個程序后,應該如何思考一步步去解決問題。
2.1 任務驅動法。再多的理論如果沒有動手實踐加深理解,都將會是紙上談兵,只有不斷的上機實踐,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去掌握,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上機課上主要采取“實例引導,項目驅動”的方式進行,通過具體實例,在實例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幫助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在上機時首先帶領同學們回顧理論授課內容,然后布置具體的任務以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可以對實現思路予以提示,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進行案例的編寫,帶著任務讓他們自己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并對他們的設計成果給予適當的點評,給予肯定和鼓勵他們繼續創作。如此能對所學知識進行真正的融會貫通,加深對JavaScript 動態網頁效果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加強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在講授JavaScript 圖像效果中常用到的事件,如select、change、click、mousemove、 mouseout 等的用法時,在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理論知識后,可以進一步提出任務,可以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思考設計完成幻燈片效果,這是有實際意義的比較經典的案例效果,會引起學生興趣,學生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學習。
2.2 小組合作。根據高職院校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實際,為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同學都做學習的主人,老師把任務布置下去后,由小組成員間合作完成,把各個小組的完成作品進行統一展示,并由小組長進行講解,最后對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打分,那么分數高的小組全體成員把這一項分值納入期末總成績,并給予表揚和肯定,對分數低的指出不足同時給予鼓勵。小組間展開的競爭,會充分地調動各組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進一步加強了小組內的共同合作精神,也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同學們在這種良好的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中會有很大的進步,同時也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形成了良性循環,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能力,也為以后正式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