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白巍
(白銀市第十一中學 甘肅 白銀 730900)
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要求中小學要做好學生勞動教育工作。但在現實中,勞動教育一直不被學校和教師重視,勞動教育跨學科滲透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初中英語課程中,初中英語課程不同于語文等課程,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不會教英語以外其他知識,且英語教師對勞動教育的研究較少,學校又缺乏對教師進行勞動教育專業化培訓,導致國家雖然出臺政策,但卻未得到落實。初中英語教師不重視對學生勞動教育的引導,使得初中英語課堂和勞動教育脫節,讓初中英語教育失去了勞動育人的價值。目前,我國關于初中英語素質融合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筆者結合自身經驗,系統的研究了初中英語勞動教育的現狀,筆者認為學校和教師要制定勞動素質理論滲透和英語教學過程優化的規定,將勞動教育科學合理的高效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將技術和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本文主要研究目前初中英語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在初中英語高效融合勞動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1.1.1 勞動素質教育國內研究現狀
在我國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出現了勞動教育這個名詞,后教育部就學校勞動素質建設做出了政策研究,教育部提出學校要通過課程教育做好勞動教育工作,學者也對勞動素質進行探索研究。政策出臺后,我國有很多學者對勞動素質展開研究,有部分學者就勞動素質推廣途徑展開研究,陳教授提出在英語課程中融合勞動教育,就需要教師改革教學方法,將英語聽、說、讀、寫等和勞動教育高效融合,不斷探索研究最適合的勞動素質方法,在英語教學中做好英語教育和勞動教育兩手抓工作,探索和總結出一套適合學校和教師的英語勞動素質教學方法,并將其推廣發揚。韓教授提出,教師應仔細研究勞動教育內容和課程的內容,做好勞動教育內容和課程內容的融合工作,并設計素質課程教育教學方法,做好勞動教育和課程教育的具體實施工作。部分學者則從素質課程教育的優勢出發進行研究,他們認為要做好素質課程教育,則要將各個學科的優勢充分發揮到勞動教育中,讓勞動教育和課程教育合力實現育人功能。林教授提出,素質課程研究需要教師改革創新教育方法,教師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出發,將勞動教育和各科課程有效結合。徐教授則提出,學校每一門課程都應承擔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思想,各科教師都應該在課程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作為每個課程的必要部分,將單一的思想道德課跨學科融合,每個課程都需要做好知識教授和素質教育的結合,這樣才能實現課程勞動價值。
1.1.2 勞動素質教育國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最早是英國對勞動教育的研究,英國學者提出要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勞動教育,他認為勞動教育的過程是必須的、有價值的,認為教師應該采用勞逸結合的方法教學,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教育時感到輕松愉快,通過穿插勞動教育提升英語課堂提升學生勞動素質價值。美國學者對勞動素質的研究比較隱蔽,他們倡導教學個性化,美國的教師從小接受的理念是尊重學生個性,他們也比較注重學生創造力和思考力的培養,在素質教育方面研究頗深。美國的學者還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他們尊重學生的想象力和天性。在美國的教育中,他們將勞動教育和學生的所有課程都進行高效融合,他們讓勞動教育成為一種常態,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存在教學的方方面面,學生隨時隨地都在接受勞動教育,因為他們認為學生的勞動素質是學生發展的立本之道,學生的價值觀和綜合素質發展是基于學生勞動素養的前提。德國勞動素質研究者提倡要在智育中結合勞育,認為智育和勞育綜合發展是更長久的發展方式。法國的勞動素質研究者指出,學生在學校接受勞動教育應該有系統性的管理方式,學校要注重勞動素質實踐教育,將學生的身體素質放在最前面。
教師如何開展教學工作是一門藝術,教師要用自己的專業和智慧在教學中培育學生勞動素養,通過勞動教育和知識教育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如前所述,勞動素質課程研究者提出中學的每門課程都應該發揮立德樹人價值,但要在各科課程教學中高效滲透勞動教育需要教師在思想上重視勞動素質教育。目前,部分地區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理念功利化,教學課程設計也就比較功利,很多教師對勞動教育沒有充分的認識,認為做好各科理論知識教學就是成功的教學方法。盡管教育部出臺提升學生勞動教育的要求,但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的勞動素質提升,故在英語課程設計中沒有結合勞動教育。教師不僅承擔著指導學生專業知識的責任,更承擔著通過教學引導健康成長的責任,故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勞動教育理念,通過學習強化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從心理上認可和接受勞動教育融合,這樣初中英語教師才會在平常的教學設計中考慮到勞動教育的融合,將勞動教育高效滲透到初中英語教學中。
新時代,青少年的思想開始變得越來越復雜,很多學生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不勞動教育,導致學生沒有得到正確的勞動觀念引導,最終形成錯誤的勞動價值觀念。具體來說,初中英語教師很少在英語課堂上去講解勞動的價值和開展勞動實踐活動,教師重英語知識講授,輕學生健康素質發展的現象越發嚴重。但教育行業的不斷改革發展,讓人們的思想和眼界變得更加寬廣,單純的知識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國家需要的人才也不僅僅是技能型人才,更是有著勞動意識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型人才。但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師將教育錯誤的理解成了單純的教學,他們將全部的重心放在如何提升學生的成績上,忽視學生勞動素質教育,這樣即使我們教育出來專業性很強、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但如果這個學生的勞動素質不過關也沒有意義,故知識教育和勞動教育同等重要。現在初中進行勞動教育就是單純的體育課,設置這門課程雖然起到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勞動的作用,但勞動教育不和語文、數學、英語課一樣,勞動教育應該是無時無刻的,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的培養應該是貫穿在教學始末的。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高效滲透勞動教育,需要教師在初中英語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勞動素質教育融合方法,教師要在初中英語教材內容中尋找融合勞動教育的正確方法。讓初中英語教學既起到英語知識講授的作用,也起到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的作用,讓教書與育人協同一致。第一,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教師要考慮自己在課堂上和生活中的每個舉動,因為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如果教師表現出懶惰和不愛勞動的舉動,則久之學生就會學習教師的壞習慣;第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聯系熱點的學校勞動教育方法等,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如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將有關學生勞動,如學生跳操、打籃球、踢毽子等的閱讀材料仔細分析,通過英語勞動類閱讀材料,給學生講授勞動的價值,讓學生通過英語閱讀材料中勞動展現出的價值正確認識勞動的意義。教師也可以在英語教材講授本地特色勞動活動,展開分析讓學生講授其所在的本地特色,將家鄉勞動文化和好的勞動傳統發揚,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懷,讓學生在英語教學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升勞動意識。教師也可以在英語課中貫穿勞動教育,讓英語課堂不再是單純的學習英語詞匯和課文,也讓學生能隨時接受勞動教育。
青少年教學要突出勞動價值引導,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要始終貫徹落實大綱指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根據調查研究顯示,英語課程教學中關于青少年的勞動價值觀念的引導較少,過于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忽略了課本大綱的核心指導意見。故學校要積極開展勞動教學指導培訓,讓勞動教育在英語課程的教育中得到貫徹落實。
教師一定要樹立不斷學習的勞動教育教學理念,充實自身的勞動知識儲備和勞動技能,技能加強教師自身身體素質,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勞動教學資源。作為初中英語教師為了更好的將勞動教育與初中英語相結合,主動學習勞動教育的英語教材,主動學習前沿的教學理念,指導英語課程中融合勞動教育。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合理利用現代化技術,讓勞動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始終。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程中融入勞動教育能夠有效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貫徹落實勞動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多方共同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