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瑩
(喀什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綜合實踐基地 新疆 喀什 844000)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是教師日常教學中必備的教學工具。美術教學相對抽象,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直觀的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便于學生加深記憶。美術雖然不是重點學科,但卻能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信息技術教學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摸索新的教學模式,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美術雖然不是主要科目,但卻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領悟到豐富的美術文化,對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有很大幫助。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育部對美術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導致美術教學模式必須面臨轉型。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有一定的繪畫功底,但是在美術鑒賞上存在一些不足[1]。美術這門科目在高中教學中地位較低,不僅排課較少,還容易被其他教師“霸占”,所以在教學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學模式的改善不僅需要學校加強重視,更需要美術教師來完善教學模式,深入研究美術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上,需要重視對高中生美術愛好的培養,而提高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最好的途徑便是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在教學中,美術環境的營造才是關鍵,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聲音的悅耳、畫面的立體感和顏色鮮亮的優勢,把優良的繪畫創作盡情展現,使學生對美術內涵的了解更加深入,讓高中生對優美的繪畫作品盡收眼底,將他們的目光引導到優美的文藝作品方面來,近距離的呈現在他們眼前,高中生對于美術的熱愛得到了啟迪,發散思維得到了訓練,他們的創意與想象力也受到了鍛煉。所以,在課堂教學上需要抓住這些優勢,從教學內容、教育模式等諸方面,為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從思想方式上打破常規思路,指導他們展開發散式思考,以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
多媒體技術能把無聲的教材變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使學生視聽結合,猶如身臨其境,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能把宏觀的或微觀的、瞬間的或漫長的、簡單的或復雜的事物呈現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具體。把教師難以講清楚,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方式直觀形象地顯示出來,能彌補教師語言講解的不足,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美術教育不同于普通文化課教育,其重點是使學生真正學會理解美、尋找美,重心就是對學生情商的訓練。所以,高中美術教學不要成為簡單乏味的理論講解課程,而一定要營造美的氛圍.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美感,唯有如此,美術教育才能成為真正實現將其釋放和提高學生精神、審美趣味與生命力的教育目的[2]。多媒體在教學美的氛圍的渲染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越性。教師能夠從光盤、現實生活、電視、圖書等獲取一些視頻和照片,這種材料能夠廣泛應用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給予高中生視野與聽力上的撞擊外,更能激發高中生對美的追求。例如教師在介紹古代中國畫時,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印水人物畫片,再配上我國的傳統樂曲《梁祝》、《春江花月夜》等作品,從視覺效果上帶給了學生美的享受。
教育家呂叔湘老師曾講過:“教育.教育,就要教他們自我了解”。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四十五分鐘時間,適當利用多媒體引起學生的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我相信,對每個人而言,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心”。多媒體技術運用到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與動手的興趣,對于訓練學生的實際創新能力也有著功不可沒的效果。比如在學習《折紙美術》這節課中,教師通常需要花二十多分鐘時間來給學生講述中國折紙技術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紙張的出現、現代折紙的產生、中國現在流行的折紙的基本形式和中國當前折紙的發展情況等等。如果教師只是平鋪直敘的方式講解一些知識點,必然會讓學生感受到枯燥無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多媒體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融合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了美術課堂的教育質量。但需要提出的是,在當前我國教育領域中部分教師濫用多媒體技術,導致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出現“講得手忙腳亂,聽著心慌意亂,看著眼花繚亂”的現象.所以,一定要正確運用多媒體。
首先,教師必須學會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技巧,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才能利用多媒體教學完成教材的創作,不可直接從網絡下載教材進行美術課。其次,多媒體技術只能作為美術課堂教學的輔助,無法替代教師的角色。在新課程的要求下,高中美術課堂師生關系也出現了很多轉變,教師已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學方法上不宜使用“填鴨式教學”。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真正實現情境化教學,將宏觀和微觀聯系起來,便于學生理解。高中美術教學與多媒體的結合,可以展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文本、圖片、音樂、視頻等,使美術項目顯得更為多元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搜索豐富的美術教育資源,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不斷優化[3]。例如教師可以靈活地通過教學內容切換課堂上實際要表現的內容,把互聯網上的內容和教材內容組合起來,并生動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從而拓寬他們的眼界。另外,多媒體技術還可以通過大量的圖像繪畫演示,指導學生自己嘗試找出繪畫畫面的變化規律,這使高中繪畫的教學顯得更加真實、具有形象性、更加豐富而具有魅力,這種教學環境的營造,在豐富教學方法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使高中美術教學更加富有興趣,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幫助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繪畫認識。
目前,學校網站教學資源也十分豐富,教師們能夠在學校網站上圖文資源的支持下更好的組織美術教學,搜索更多教學素材,由于課件上列舉的僅僅是部分代表性畫作,很多學生在美術課堂學習中往往會感到枯燥乏味,難以體會到作品的魅力所在。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嘗試模仿一些名作進行繪畫,學生也能在課堂中接觸更多經典的畫作,教師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將中外美術作品風格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更多作品的歷史文化和歷史背景,教師通過精心籌劃一下視頻和照片結合教材在課堂中講述,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對其中的一些美術作品難以理解,沒有在教學中切實領悟繪畫的美術意義。尤其是在高中美術教學設備缺乏、美術教學時間不足的前提下,網絡多媒體則可以更高效的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 ,而多媒體的運用也能夠讓靜態的美術課堂教學中顯得更為生動活潑,美術教師可以把課堂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他們作為美術學習的主要參與者,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因此,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美術教師首先應該使用多媒體技術介紹基本知識。在課堂中,讓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書皮制作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等等,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當場表演制作流程。接下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書皮制作流程,給學生介紹多樣化的制作方法,讓學生將其融合在一起,從而讓他們對繪畫創作過程有更深入的認識。另外,成熟的移動網絡技術也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后的美術互動奠定了基石,教師們能夠共享經典的美術作品、完整的繪畫創作流程,同時還能夠借助互聯網手段把教學結果傳遞給教師,建立一種更好自然的互動溝通氛圍。
正確的教學理念是開展有效課堂的基礎,高中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地將他們的真實狀況及實際需要納入其中,同時在多媒體教學工具和多媒體教學的配合下,啟發他們對美術知識的積極探索,同時能完整地反映每一個美術老師的課程特點。因此,美術老師在講授美術教育課程中的難點內容時,讓他們在生活中發掘美感,同時深入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設計出他們最喜歡的并富有建設性價值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因為教師是在學校里與學生們接觸交流最多的人,所以,教師對于學生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對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點通常都是保持深信不疑的態度。所以,學校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們所講解的知識點進行仔細的甄別,同時教師要努力發掘優質的教育資源應用在課堂中,并且傳授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高效的接受知識。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當時社會上的一些熱門話題,甚至是當時學生們所關心的一些熱點的事情來開展美術教育。比如在母親節的時候,要求學生為媽媽繪一幅肖像,選擇一些這樣有興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積極跟上教師的授課步伐,積極配合教師參與活動,對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在現階段的高中美術專業的多媒體教學中,可以針對這門課程需要進行比較有組織的教學形式,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課堂教學的話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那樣可以豐富他們的美術專業知識,可以有效的幫助提高創新精神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之后可以采用這些方法協助他們提高自身的繪畫能力。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看到身為教師的我們與學生的相處可以越來越和諧,通過多媒體可以有效的幫助他們掌握以及了解書本上的內容,可以呈現更多優質的內容,可利用這些形式發掘他們更多的潛力以及引導他們進行思考。
繪畫是中國傳統美術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美術內容也是十分豐富多彩的。例如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就構成了一種特殊的行派,具有自己的特色與創造性,并早已成為中國傳統美術思想中的一種很主要的組成部分。一些傳統民間工藝產品都是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與韻味,不但有精巧的剪紙,更有精致的瓷器等,而這些美術作品也都是表達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具體的繪畫教學中,教師們就要更注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繼承的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化使命感[4]。而在多媒體教學與繪畫課堂教學的結合過程中,教師也能夠從傳統文化傳播的視角入手,為學生傳播更為多元的傳承文化信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經典的傳統作品放在課堂中給學生展示,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文化的特殊魅力,以及總結中西方各個時期美術作品的差異,有助于學生提高藝術素養。
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業是首要的任務。但是,在過去的教學當中,學生往往很缺乏對事物的認知,社會閱歷和人生閱歷較少,這都是教師在課堂當中需要加以改變的。于是,在美術課程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們就可以更加主動地構建多媒體教學環境,使原來單調、乏味的教學內容顯得更為生動活潑、豐富有趣等,從而使原來課堂教學的許多局限性得以突破,促使學生在實際互動之中更好的拓寬知識層面,收獲更多的美術知識,使其從局限的課堂教學之中得到了更多提升[5]。例如,學生在欣賞“建筑美術”的過程當中,教師在課堂當中能夠展現多媒體的功能,并進行對課程的靈活設計。通過多媒體展示動、靜止狀況下建筑的外觀與結構,使學生站在多個視角對建筑美學加以更好地欣賞。教師還要給學生留出機會,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體驗,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課堂考核的傳統手段能夠有效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收獲情況,大多只適用課外,通常也是對學生的鼓勵。但通過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條件來充分考慮,設置合理的教學評價模式,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養。通過優化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學會反思自我,還能完善教學結構,引導學生去發掘自身的優點,找出自己的缺點,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比如,在“書法字體”課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加以考核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把多樣化的漢字書法作品加以呈現,以便幫助他們認識。觀察他們具體的表達,予以正確判斷,并鼓勵他們進一步反思,讓他們對漢字特點有更為深入的認知和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推動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實施。
動畫網絡游戲的課堂教學形式,最具體就是利用動漫作品和傳統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以突出趣味性為教育理念,屬于游戲教學的一類。根據有效地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游戲形式,在課堂過程中把原來靜態的課堂情景,逐步轉換為更加動態的動漫游戲作品,學生可以更加生動有趣地進行知識傳遞,從而使得整個課堂更加具有情境的氣氛[6]。
例如,在《第三類時空——攝像的技巧》教學中,針對光圈、快門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更喜歡實踐操作,而理論則是學生實際運用的基礎,理論知識教學雖然乏味但又無法放棄。所以,教師們也應該注意增加學生興趣因素,在基礎教學方面加入了動畫比賽的教學方法。具體可以借鑒《海賊王》《喜羊羊與灰太狼》等著名動漫的內容介紹方式,創作FASH動畫片,利用動漫角色的口代替課堂講解快門、光圈設置、應用等。這樣,采用有趣的形式,可以創設很好課堂環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綜合效益。
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就課堂的總體現狀而言,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力仍然相對薄弱。已經習慣了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們,在采用全新的課堂教學方法之后很容易選擇性逃避。身為美術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在幫助學生獲得進步的同時,更需要給予學生一種自由的環境,使他們能夠有時間和空間釋放自我。本篇就高中繪畫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展開課探討,期望能夠有助于美術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