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玫嵐

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長尿毒癥患者生命的過渡方法。慢性腎臟病終末期患者多需要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但長期疾病折磨使其營養狀況欠佳,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加強營養。此類患者原本虛弱,在透析后須及時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但許多患者知曉加強營養的重要性,然而面對美食卻沒有胃口,本文將分析原因及給出對策。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療時,體內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氨基酸丟失嚴重,蛋白質損失明顯,甚至患者出現合并感染,如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創口感染等,加劇蛋白質的丟失量。另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蛋白質分解率提升。因此,在血液透析后患者須增加蛋白質的攝人,補充蛋白質作為能量的攝入,避免能量攝入不足,以保障機體基礎代謝及正常的蛋白質吸收、利用。
在病痛長期的折磨之下,許多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就已存在營養不良,出現較長時間的食欲減退,甚至伴隨著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在血液透析的刺激下,患者消化道黏膜受到毒素影響,出現一系列癥狀而引起胃腸道不適,嚴重影響患者的食欲,造成患者食欲下降。一些患者會出現明顯的乏力感,繼而誘發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腎性貧血。面對食欲下降,需要使用含鋁或含鈣的結合劑鐵劑,這些藥物的攝人會進一步影響患者體內的環境,導致患者消化不良等。血液透析患者常發生營養物質的流失,這也是不可忽視因素。隨著時間推移,患者體內蛋白質持續分解,造成患者營養不良,同時又進一步加重食欲不振。透析患者的食欲不振常因血液透析而加劇,繼而產生厭食癥。值得注意的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的尿毒素會顯著增加,這不利于患者飲食的攝人,影響患者的營養物質吸收,造成患者食欲下降。
針對此情況,需要持續提高血液透析的頻率,以減少尿毒素不斷積累。
一旦透析患者發生食欲不振,必須予以重視和干預。患者家屬宜營造舒適的環境。營養不良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若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保障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應對營養不良進行預防及干預,對策如下。
1.加強透析如血液透析患者出現酸中毒以及電解質紊亂,這部分患者的厭食癥通常是血液透析不充分造成,即因治療因素造成厭食癥。醫務人員可以通過增加透析頻率,改善患者代謝水平,以避免厭食癥加劇。只要厭食癥有所改善,提升蛋白質的攝入和總能量的攝人,也就是透析充分,患者食欲下降將得到改善。大多數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身體處于較高炎癥水平,如經血生化檢測提示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等一系列的炎癥標志物增加。在炎癥狀態之下,患者通常有明顯的食欲抑制,大多數患者會出現食欲下降,一些患者有進餐量及頻率減少,或進餐時間間隔延長。不同患者厭食癥的表現不同。一些特定炎性細胞因子還影響患者腦垂體激素分泌,例如產生的介質作用于大腦靶位,進而影響與進食相關的下丘神經元,抑制患者的飲食行為。對這類患者,患者需要關注自身炎癥感染變化,必要時人院處理,及時治療。
2.合理飲食對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血糖與正常患者存在一定差異,胃排空會出現延遲,通常胃排空在4~6個小時。此類患者還會出現胃腸蠕動減弱。因此,此類患者攝人的營養物質較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加劇食欲減退。須采取綜合手段進行干預,如攝人營養豐富的易消化、吸收食物,飯后適當運動,以促進胃腸道蠕動。要注意患者的飲食種類調節,注重飲食色香味,適當增加煎炒烹炸等食物,以盡量符合患者胃口,在滿足患者營養需求的同時,改善患者食欲。慢性腎臟病終末期患者還會出現氨基酸譜改變,這會誘發患者嚴重厭食。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合并氨基酸譜改變的患者,厭食癥嚴重程度明顯增高,宜及時進行檢查,了解患者厭食癥發生的具體原因,從而對癥下藥,調整其飲食狀態。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注重飲食平衡,不能僅關注蛋白質的攝人,而應注重總體熱量的攝入,如總體能量攝入不足,患者身體恢復也會受到影響。飲食中蛋白質盡可能足量供應,每天保障50~60克蛋白質的攝入,同時關注蛋白質的生物價值,盡量食用優質的肉蛋奶,其中牛肉、魚、蝦等都是優質的蛋白質。優質蛋白質生物營養價值高,高蛋白、低脂肪、熱量適中,能夠較好滿足患者身體需求。
3.糾正貧血貧血也是造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現厭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會出現貧血癥狀,表現為紅細胞降低和血紅蛋白偏低,這將影響患者的食欲。如患者貧血長期得不到糾正,可注射基因重組人體促紅素,以改善患者貧血,提升患者食欲。又則,貧血還造成血液透析患者激素分泌異常,瘦素分泌增加,作用于下丘腦,抑制人體的食欲。此類患者宜及時送醫糾正干預,調節內分泌,從而改善食欲,避免過于消瘦。
4.保持積極心態在治療過程中,部分血液透析患者會感到焦慮和痛苦,間接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久而久之心態發生變化,出現憂傷、焦慮、抑郁、自卑以及其他的社會行為障礙,這些社會因素會導致患者出現厭食。患者家屬及醫務人員應當經常與透析患者溝通交流,疏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樂觀的態度看待自身疾病,避免悲觀失望情緒。以此,患者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對改善食欲,促進身體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血液透析患者保持穩定透析頻率,尤其合并厭食癥患者須增加透析頻率,以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增加其食欲。同時,避免濫用藥物造成的負面影響,維持正常血清蛋白、膽固醇水平,監測自身體重的變化,從而穩定自身身體狀態。醫務人員和患者共同參與,調節患者心理,保持其積極良好的心態;患者重視自身營養狀況,定期評估食欲和調節飲食,避免出現營養不良;定期體檢,監測自身是否貧血,發現貧血盡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