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默琳
多數人認為抑郁癥就是情緒不好。然而抑郁癥表現多樣,情緒低落只是癥狀之一。其核心癥狀包括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及疲倦乏力。患者發現以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現在變得索然無味,總覺得沒意思,不愿參加活動,甚者不愿出門。有些人還會感覺精力下降,總是疲憊,難以支撐完成工作。
除情緒癥狀外,抑郁癥還有軀體癥狀群,如疼痛、心慌、胸悶、氣短、頭暈、腹脹、食欲下降、睡眠欠佳、大便溏稀或秘結等。部分患者為此多次到醫院檢查,但并未發現器質性病變。因此,當出現身體不適,反復檢查卻找不到原因時,要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態,建議到心理門診排查。
抑郁癥的另一癥狀群為認知癥狀群,包括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以及學習能力減退等。抑郁患者很容易走神,難以專心工作,記憶力也變差,常忘記最近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有些患者理解力下降,曾經常看的書稿,現在反復閱讀卻難以理解,學習和工作效率大受影響。本來抑郁癥患者對自己就多有負面評價,認知能力下降更加重了他們的自卑自責,致使情緒更加低落。部分患者對此很焦慮,常問醫生,我是不是變傻了,是不是癡呆了?抑郁癥認知癥狀并不是真的癡呆。如果能夠及時治療,注意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都是可以恢復的。

青春期是個體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研究發現,進入青春期后,抑郁癥的風險迅速增加。2020年中國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在青少年人群中,抑郁總檢出率為24.6%,且檢出率隨年紀升高呈增高趨勢,初中階段是重災區。
抑郁癥對青少年的心身健康、人際交往及社會適應都很大傷害。患者可能表現出心情壓抑、不愉快,有些青少年表現為反復發脾氣,易激惹,情緒爆發,呈持續消極狀態。注意力不集中,常發呆或者走神,不能完成作業。在學習態度上,最初流露出對上學不感興趣、不想上學,但在家長的督促鼓勵下仍可勉強上學,但學習不如之前勤奮努力,以后可能逐漸發展為找各種理由避免上學,如身體不適、與同學關系不好、老師對待自己不公平等,即使家長和老師反復勸說也無濟于事。患者學習能力和自信心都明顯下降。嚴重抑郁青少年還可能出現自傷、自殺行為。
目前還沒有一種抗抑郁藥物對青少年絕對安全。藥物選擇上應遵從醫囑,平衡利弊。心理治療應與藥物治療并重。心理治療有助于幫助青少年改變認知,完善人格,增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不良的家庭氛圍與青少年抑郁存在顯著關聯。家庭沖突、父母批評及消極行為與青少年抑郁嚴重程度相關。因此,家長應注意建立良好家庭環境,改善家庭氛圍,為青少年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多給予青少年溫暖、理解和支持,減少矛盾和控制,促進青少年健康心理發展。
部分患者患有季節性抑郁,他們比正常人對季節和環境的變化更敏感。常常在秋季和冬季出現持續性抑郁癥狀,到春天和夏天就自然緩解。冬季發作的抑郁較為常見,其發生與光照減少有關,隨著光照時間季節性增加而緩解。季節性抑郁癥患者往往程度較輕,職業損害較少,因而較少接受藥物治療。研究發現,季節性抑郁癥患者多呈現不典型臨床表現,如失眠增多及體重、食欲增加等。這樣的患者可在生活中主動接受光照,適當增加運動,有助于緩解抑郁癥狀,減少季節性抑郁發作。
抑郁癥復發率高達50%~85%,其中近半數的患者在2年內復發。抑郁癥復發因素非常復雜,家族史、心理應激因素、早期創傷、應對方式、服藥依從性、社會功能恢復情等均與抑郁癥復發相關。研究發現,陽性家族史的患者復發率高于陰性家族史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好的患者復發率較低,自行停藥、減藥或間斷服藥的患者更容易復發,經歷創傷、家庭不和、經濟困難、婚姻危機的患者復發率較高。
為減少抑郁癥復發率,目前倡導全病程治療。對患者進行護理時,也要努力使患者感到家庭及社會關心,盡力營造良好環境,降低復發率。
雖然抑郁癥具有較高發病率、致殘率,嚴重損害人們心身健康,但并非不治之癥。堅持規范的全病程治療,抑郁癥是可治愈的。所謂全病程治療,包括急性期、鞏固期和維持期治療。急性期周期為8~12周,此后大部分患者癥狀明顯緩解,但病情并不穩定,癥狀再次出現或加重的風險較大,因此還要進行鞏固期治療。鞏固期時間約為為6~9個月,其間應堅持服用急性期治療有效的藥物,不可隨意減藥或斷續服藥。
復發抑郁癥患者要維持長期鞏固治療。病情穩定可緩慢減藥直至停止治療。在停止治療的頭2個月內還要注意觀察停藥反應或復發跡象,如有不適要及時就醫調整方案。
中醫抗抑郁治療包括中藥、針灸、耳穴、罐法等。各種療法均是以辨證論治為基礎,根據患者不同的中醫證型,制定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恢復臟腑陰陽氣血平衡,減輕患者情緒和軀體癥狀。對不愿服藥的抑郁癥患者,可選用針灸等非藥物治療。北京中醫院心身醫學科的經典抗抑郁針灸處方“五臟俞加膈俞”,傳承于著名針灸專家、名老中醫王樂亭。王老以“五臟藏神”為理論基礎,認為五臟皆可致郁,創立五臟俞加膈俞方,是治療抑郁癥的經典針灸處方,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對輕中度抑郁癥患者,中醫治療能夠顯著緩解癥狀。對重度抑郁癥患者,應以西醫治療為主,輔以中醫治療,能夠增強療效,減輕不良反應。
心理治療是治療抑郁癥的重要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其康復。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制定適宜的干預措施。幫助患者察覺發現不良情緒和情緒背后的歪曲認知,提高患者應對挫折和壓力的能力以及社會適應性。對家庭關系不良的患者也可選擇家庭治療,減少家庭矛盾與沖突,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與信任,為減輕抑郁癥患者癥狀夯實基礎。心理治療對輕中度抑郁癥的效果與藥物相仿,對重度抑郁癥不能單獨使用心理治療,應在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