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險峰 袁暢 徐曉毅 孟令娜 邵洪俠 王良 李玉平
摘要:目前,高校正積極探索專創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文章對高職院校專創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活動路徑選擇進行了全面系統科學的探索研究。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能夠逐步幫助全國高職院校進一步建立更加科學完備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路徑,形成一套分階段、分層次遞進的創業實踐路徑,解決高職高專院校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學生之間對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和創業能力,解決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瓶頸問題,同時這也能為高職院校進一步培養優秀創新及創業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志碼:B
以高職院校學生為課題研究指導對象,通過多年對高職院校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出現的問題進行較為系統的跟蹤研究,認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環節存在突出的幾個問題包括:(1)對創新創業實踐的教學意義缺乏得到充分系統認識,重視研究程度尚不足;(2)學生創新與創業社會實踐教學平臺比較匱乏;(3)參加創業和實踐訓練的專業學生受眾群體數量相對有限,并且實際參與企業實踐項目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4)缺少較為系統且完善可行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路徑。課題主要針對上述存在的四個主要問題,以高職院校專創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為研究核心、以科學完善的評估體系為主要支撐,通過三個階段的組織實施,構建出創新創業實踐的路徑。
1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1 研究目的
高職院校學生大多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活力的和創業成長的潛力,高職院校在重點培養學生具有創新創業意識、思維、素質和自主創業的能力方面[1]。除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環節以外,還應同時注重和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的創新以及創業的實踐活動能力,高職院校應著力推進創業教育理論課程建設與創新實踐環節相結合,使學生在開始真正進行創業訓練前,預先做好各種基礎準備,甚至是可以提前嘗試和體驗創業實踐,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在實踐中的實際創業項目成功率,提升綜合抗風險能力,從而全面推動創業教育改革的全面發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的創新探索精神和實踐綜合能力[2]。
1.2 研究意義
該課題研究既注重符合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知識創新技術潮流,又積極順應國家發展“堅持就業優先,以創業帶動就業”行動計劃以及國家“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工程的最新戰略技術發展目標要求[3]。從國際整體視角來看,中國高校對學生自主創新和創業實踐路徑方法的研究不足。國內近年來雖有專家和學者在系統研究總結和學術討論實踐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提煉了一些新觀點新方法和新的思想理念,但是在實踐中還仍然缺乏一個系統性深入研究[4]。因此,該課題研究將著力在學生這個群體方面上展開相關具體實踐研究,并將通過研究實證案例來深入闡述針對高職院校學生開展創新及創業等實踐工作方面的相關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2 研究過程
文章將高職院校專創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分為以下路徑:
2.1 第一階段:創業感知階段
創業感知階段主要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通過實踐課程、創業社團講座等形式開展。創業意識是潛藏于人們大腦中的精神能量,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了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課程之后,通過聆聽一些真實的創業案例可以體會創業的樂趣,既可以提升自信,又可以學到創業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學院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市場營銷、創業項目路演、計劃書撰寫、短視頻制作等方面,培養學生基本創業能力,解決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脫節的問題。運用ERP沙盤實訓創業平臺、直播通平臺、投智圈(北京投智網絡科技)、新道VBSE 創新基礎實訓平臺等模擬創業平臺,學生在模擬的市場環境下,開展與真正的創業流程相似的創業活動,在模擬環境下運營企業、自負盈虧,體驗真實的創業過程。通過實踐課程的模擬訓練,學生可以真實地感受創業并且積累一定的創業經驗,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對市場環境的認識,為日后企業的真實運營積累經驗。
學院創業俱樂部定期舉辦創業講座活動,通過邀請企業家走上講臺,講述大量的實際就業創業案例,使學生明晰企業的用人標準,以及高職高專畢業的學生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途徑,運用多種路徑方法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與素養,為了未來的自由發展而奮斗,開啟崗位創業新篇章。同時創業俱樂部還會定期開設法律法規、企業管理、知識產權及項目路演等系列沙龍活動,點燃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2.2 第二階段:創業提升階段
創業提升階段通過創新創業訓練營、創新創業競賽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提升。創新創業競賽可以培養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業潛能和創新動機,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徑。
學院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如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綠色農產品點對點營銷大賽、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意設計大賽等。在比賽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鍛煉,團隊的創新創業水平得到提升,創業項目經過一輪接一輪的比拼逐漸完善,解決大學生自身創業經驗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指導學生參加創客周創新創業成果展,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拓展實踐環節。
2.3 第三階段:成果轉化階段
成果轉化階段主要對學生進行實踐實戰訓練,學院為具有創業夢想的學生提供了校內創業孵化器及校外創業實訓基地,團隊成員可以免費使用校內外實踐基地提供的設備和場地,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幫助,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與提升,提供了優質的環境與平臺。學生將專業知識、學科優勢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做到學以致用,積累實踐經驗的同時提升了創業能力,學生的創業成果得到應用和孵化。指導教師在學生整個實踐過程中起到輔助的作用,幫助學生對接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體驗創業的平臺,為學生創業實戰演練提供練習的場所,學生遇到企業運營、資源對接上的難題時,可以向指導教師尋求幫助,指導教師能夠提供支持和指導,并勉勵學生勇敢開創自己的事業。
學院孵化器定期為入孵企業提供企業工商注冊、創業貸款、科技企業補貼等服務,積極與政府、企業、學校合作,為入孵企業搭建項目對接平臺,助力入孵團隊快速成長。
學院每年都會支持和鼓勵項目團隊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通過對接貧困地區的扶貧項目,號召學生深入脫貧攻堅主戰場,創業團隊利用所學專業特長對省教育廳指定的幫扶項目進行落地對接,并簽署落地合作協議,達成落地服務意向,學生團隊通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服務龍江建設,為家鄉的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家鄉精準扶貧、為貧困縣能夠脫貧致富、鄉村能夠經濟富強、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3 問題和對策
3.1 問題
通過研究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專創融合教育實踐中存在如下問題:
3.1.1 理論知識與實踐相分離
受傳統思維影響,高職高專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喜歡按部就班地坐在教室里面聽老師講課,不喜歡標新立異,更不懂得如何創新。課本上面學到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與實踐相結合,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相分離。學生僅依靠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無法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思維方式受到書本知識的局限,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創新創業實踐當中。
3.1.2 學生創新創業主動性低
由于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學生在大學階段才接受創新創業的啟蒙教育,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不足。并且高職院校學生受知識閱歷和經驗的影響在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時主動性較低,不善于展現自我,缺少創新創業的內在驅動力,對自主創業的信心和能力不足。大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缺少主動思考、探索的過程,這就造成了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薄弱,創造性不強。并且經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日后選擇穩定就業的居多,學生缺少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主動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人數較少。
3.1.3 資源與保障機制不足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主要以理論為主,教授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師雖然學歷層次很高,但是沒有進行過行業企業鍛煉,校外聘請的創業導師引入相對較少,因此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時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部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學時分配較少,并且大多采用合班授課的方式,課堂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大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創業項目選擇方面、創業融資方面、創業政策解讀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缺少專業老師的幫扶,在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時,不能很好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創業實踐活動中,影響了學生的創業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成功的幾率。
3.2 對策
3.2.1 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職院校學生在校期間知識的習得大部分是通過課堂老師的教授完成,而被動地接受知識很難得到有效的檢驗,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是日后他們實現創新創業的基礎所在。創業俱樂部以有意愿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學生從原本的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地在實踐中思考,積極探索,學生的內在潛能和素質得以開發,創新意識得以提升,同時培養了多種創新思維,這種綜合素質的提升無論在其日后的創業就業還是學習生活中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學生通過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可以鍛煉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在進入下一步創新創業的過程中,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勇于探索,遇到問題時能夠積極應對,從而實現創新創業的成功。
3.2.2 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腳踏實地的生活態度
團隊合作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大局觀,樹立協作意識和服務意識,團隊合作精神要求團隊成員之間做到協同合作,團隊合作是高效完成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重要保證,創業社團是成員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組建一支高效、團結、合作的團隊,才有希望取得“1+1>2”的效果,并且能夠取得最后的成功。團隊成員之間要明確協作意愿以及協作方式,這樣才能產生內心動力,最終通過發揮個性、展現特長共同完成目標任務。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將每個成員安排在合適的崗位,通過良好的管理,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既要做到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又要團隊協作、成果共享。
3.2.3 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21世紀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社會分工逐漸細化,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以及實踐運用能力,已經成為判斷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條件。創業社團匯集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將專業與實踐相結合,拓展知識領域,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完善知識體系和能力素養,增加對創新創業知識的掌握和對創業市場的認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并且可以通過與創業成功人士的交流,開闊視野,完善知識結構,提升人際交流交往能力,實現實踐活動的有序前行。
參考文獻:
[1]冉麗,李應東.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2):118.
[2]黃少欽,黃少靜,黃少蘋.創業型大學立體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J].科教導刊,2017(35):40-42.
[3]張志艷,徐智策,趙宏偉.高職院校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J].教育與職業,2016(4):68-70.
[4]段宏韜,卜穆峰.“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對策研究[J].創新科技,2018,18(10):61-6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NG Xianfeng1, YUAN Chang2, XU Xiaoyi1, MENG Lingna1, SHAO Hongxia1, WANG Liang1, LI Yuping1
(1.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25, Heilongjiang China;2.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25,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pecialized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specialized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and makes the practical path sele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issue can gradually help the n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further establish a mor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path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orming a set of phased and hierarchical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paths,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level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bilities, and enhanc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further cultivate outstand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e; start a business; teach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重點課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育路徑的研究與實踐(課題批準號:ZJB142311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鄭險峰(1965.1- ),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微生物、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主要從事高職高專全日制學生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