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宇
畢節市生態環境局七星關分局
隨著時代的不斷地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舉措的穩步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戶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對農村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問題較為突出,其來源主要是農戶家庭廚房、浴室、廁所等場所排放的污水,具有來源廣泛、水質繁雜、生化性較強、難以匯集、排放地區廣泛等特點。隨意排放污水很容易導致居民生活地區土壤、水源遭受污染,造成居民生活質量下降。由此,強化農村生活污水的管理,不僅是打好農業和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項重要工作,對加速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現如今,各地、各相關部門都在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的各項決策,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對于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提高農戶的生活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要注意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依然是影響農村居民居住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譬如:思想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管理機制不完善等。
我國的農村占地面積總量約占我國總國土面積的90%。我國的農村具有人口數量少但聚集現象嚴重的特征,農村污水排放總量約是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20%。盡管農村污水排放總量比較少,但因為大部分的生活污水都沒有進行規范化處理,而是直接排放,導致了嚴重的污水污染問題。大量的未經正規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極容易滲透到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中,從而導致水體中氮磷的總量過高,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對被排放的水域中的生物和周邊的環境都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后續更大的影響是,被污染的水資源有可能會再次被居民利用,會對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當前城鎮居民的生活密度比較高,而在鄉村,大部分的房屋都是自建的,因此,房屋的建造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而且分散性較強并且排布無序。此外,在農村的眾多居民中,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方法也是千差萬別。因為農村居民對污水的治理的認知程度不夠,甚至很多居民都沒有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意識,所以他們就會選擇直接將污水排放。在平時的生活中,有些農戶會直接將污水排入溝渠中或土壤中,缺水地區會將污水用于畜禽養殖或作物種植,除此之外,一些居民會直接使用湖水或河水清洗衣物,污水就直接匯入流淌的水流中,造成更直接、更嚴重的污染。農村地區居民居住分散,污水處理較為隨意,導致污水處理的難度加大。
我國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大群體,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居民的生活環境和民族文化等原因,導致了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排放種類、水質也各有差異。生活中居民食物的有機物含量與居民的日常生活習慣、經濟條件有很大的關系。簡而言之,家庭比較富裕的農戶,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會食用一些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濃度也比較高。同時我們使用的清潔劑數量很多,因此會導致生活廢水中的磷酸鹽含量偏高。
在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方面,與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農村不論老少,通常情況下,都會參與農業生產活動中。因此,在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的高峰期,通常會出現在早、中、晚三個時段。在這個時段,農戶的家庭活動比較頻繁,所以污水中的氮磷的總量也比較高。而從21 點到凌晨,大部分的居民都需要休息,這段時間里,很少有人會用水,有時候還會停水,這時間段內污水的排放量和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均不多。另外,由于農村生活污水具有季節性,大部分農戶家中沒有安裝空調等設備,因此夏季出汗比較多,居民會選擇沖涼,因此夏季用水比較多,冬季比較冷,因此用水比較少。而與廢水排放量相對的是,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在冬天要高于夏天。
一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都在城市區域內,就導致了鄉村地區的發展速度比較慢,加之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比較低,缺乏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使得鄉村地區的污水管網建設速度較慢,成效不顯著。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還有現代化的信息建設,這讓信息傳輸速度在農村區域變得更快,同時,人們對國家政策的認識和環保意識也在逐漸增強,這就使得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中,已經建立起了相應的污水管網處理系統。但是在進行管網設施的建設的時候,有一些設施在建造的過程中,過分地追求交工的日期,而沒有對建成后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仔細的檢查,導致在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中,存在著雨水和污水一起處理甚至未能有效收集污水以及混入養殖廢水等基礎設備不健全的問題。
當前,在我國的大多數農村地區,為了增加對排泄物的利用率,并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在國家的幫扶下,建立了化糞池系統。通過化糞池系統的實施,可以將糞便轉變成有機肥料,這樣不但可以降低對自然資源的使用,還可以將通過化糞處理后的物質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農作水平。但是,根據當前國內多數區域的化糞池利用情況,多數化糞池體系缺乏因地制宜規劃計劃,即便有一些三格計劃的區域,也有處理不當的問題。如集中區域建設分散式三格化糞池,由于房屋集中連片難以協調建設土地而不能建設。另外,統一的設計處理規模也不能適用農村每一戶家庭,有的家庭一戶有5-6 人用水量,而一些留守家庭僅為1 人或2 人,水量很少。同時,有些化糞池仍因為處理不夠完善,或后期社會生產活動中損壞,會出現污水泄漏的問題。
在農村地區土地面積大、村民居住分散無序,使得前期的集中建設的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的建造以及后期的運營維護和管理費用都是很高的。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水平較低,污水處理費收費難度也較大,單純依靠財政資金來支持管網和治理設施的建造和運營都是不足的。因此,只有建立健全農村污水處理體系,加強污水處理技術開發應用,才能有效降低運營維護成本,提高環境質量。
在我國農村,由于人口分布具有點、帶、塊等不同的空間結構,部分居民點海拔高差大、距離較遠,因此無法采用自流式供水方式進入下水道,而這一現象會給污水的高效收集帶來阻礙。而在有些偏遠的農村,由于自然情況較為復雜,居住人口也較為分散,修建下水道系統的費用相對較高,而且難度較大,因此加大了收集污水的難度。
近年來,在相關政策和措施的激勵下,有些農村地區建立起了一定數量的污水處理設施,然而,在現場調查的結果中,卻發現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因為缺少后續維護和管理而被關閉,由于管護責任主體不明確,沒有對后期維修管理的政策,運行維護管理體制不完善,因此,為了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需要加強后期維護管理工作,確保其正常運行。
在農村地區,大部分農戶在修建房屋的時候,通常只會考慮房屋內部的排水系統是否便利、是否完備,而忽視了與污水處理有關的其它問題,這就造成了在我國許多地區,污水隨意排放。再加上最近幾年,人們使用的洗滌產品中,氮、磷含量普遍超標,這些污水被任意排放,對周圍的環境及湖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對于尚未規劃和建造過排水系統鄉村,要與村莊的長遠發展相聯系,提出合理的建造方案,防止后續修繕或改進工作的產生;同時,要加強對項目的監督管理,并在項目竣工后組織外地的相關領域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價,對項目施工質量進行嚴格評價。此外,在已有排污系統的地區,也要加強對排污系統的日常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問題的管網;對于已經存在問題的管網,應當及時處理,進行徹底的排查,以防止因為部分質量問題而造成整個管網的癱瘓。
建立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投資體系,這將有利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發展,推動農村環境的改善。加強財政投資,是實現農村污水高效處理的重要保證。從我國的現狀來看,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投資還不足,主要依靠國家的幫扶。為此,國家應該在財政上增加對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的專項投資,同時要加強監督,確保項目的“專款”使用,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的投資效率,特別是對已建設的污水處理設施的后期運維管護資金投入。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投資方式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進行投資。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發展,政府部門需要制定一些具有指導性的政策措施,對有實力的企業、組織及個人進行激勵,建立起由政府主導、社會幫助、村民加入的資金保障機制。同時,還需要通過多渠道來提高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資金投入,從而有效地推動農村環境改善。
要使我國的城市污水得到有效的處理,不僅要依靠國家的大力支持,也要依靠農戶的主動參與,尤其是要提高農村居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由于農村居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因此,應當依靠村委會、生態環境、衛生健康、農業農村部門和其他公益組織,盡量選擇農戶容易接受的方法,加大對農戶的宣傳力度,使農戶認識到在農業生產、自身健康衛生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此外,還讓居民懂得怎樣對污水進行有效的處理,增加居民參與污水治理的參與感,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水平。
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區域的農村地區,采用對應的合理污水治理方式,例如:可以在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段,對耗水量不同時段進行分析歸納,在用水量較多時用高效率方法處理,其余時間段則可采用較低效處理方式,可以實現資源和資金的節省,可以實現系統更長期的使用,提高系統的利用率。同時,針對不同污水產生量的農戶制定不同的處理工藝處理措施,采取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有效處理。
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鼓勵各研究所、高校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研究力度,對化糞池、排水管網、過濾器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備的性能進行改進,以提高其處理能力,從根本上消除農村生活污水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農村地區在國家的地區和經濟發展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要想實現國家的共同富裕就意味著不能將農村的治理速度放慢,更好實現農村的經濟發展。而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步驟,可以提高農村的社會風氣,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是實現國家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治理的一種重要方式。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都要對農村地區給予大力的支持,提高他們對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與此同時,也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一起為創建一個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