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沈陽大學 發展規劃處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是高等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功能的主要途徑。為加速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二者之間有效融合,高校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二者一體化協同發展,以促進高校綜合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增強院校綜合實力,助推高校不斷創新發展。
專業建設是指高校立足于相關專業,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調整教育教學重心,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促進高校學生就業的教育教學活動。學科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教育質量提高,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在當前高校發展進入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科建設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二者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高校可以將二者相聯系地方進行有機融合,若將二者割裂開來,則會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等方面的資源浪費。當下,如何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二者協同發展,使二者建設重心與高校總體發展方向相適應已成為高校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對高校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
當下,諸多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已經認識到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重要意義,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忽視了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二者之間的有機聯系,在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過程中,未將二者進行統籌規劃,使得二者一體化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壁壘。
目前,諸多高校管理層面對于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策略缺乏全面認識,對于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概念、內容及二者之間關系等方面的認識存在較大誤區,將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區別看待,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無法將二者進行統籌規劃,使得二者無法更好地一體化協同發展。此外,二者在建設過程中,高校領導層面也未將其與院校整體發展戰略進行有機融合,導致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在高校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無法得以充分發揮,不利于提升高校綜合實力。
管理體制是否健全對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當下,部分高校管理層面在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管理方面存在職責不明確等諸多問題,影響著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落實程度。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二者在管理方面由獨立部門分別進行管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領導層面所設置的工作機制也缺乏科學性,高校內各部門之間缺乏聯系與配合,導致難以將二者進行科學整合管理,且目前管理制度無法從管理層面改善解決相關問題。
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其側重點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專業建設是以培養人才專業技能為主,學科建設以學術研究為主。故此,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這對于高等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十分不利。同時,相較于專業建設成果,學科建設成果更加具有顯示度,所以,高校會將教育活動的重心往往放在學科建設上,進一步加劇了建設工作的不平衡。
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是一項全面、系統性工程,為使二者進行充分有機融合,高校管理層面應加強對學科專業一體化協調發展的認識,并構建完整建設思路,為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提供良好基礎條件。為構建科學的一體化建設策略,高校領導層面應提升學校各部門對一體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強其對一體化建設全方位認識,以統一思想。一方面,領導層面應先加強自身對一體化建設的認識,從高校發展建設及教育目標等方面構建整體思路。領導層面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利用微信、微博等相關平臺搜尋學科專業一體化方面相關專業知識,并去往一體化建設成果顯著的高校進行調研學習,以使自身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對高校發展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高校領導層面應注重提升各部門和學院對一體化建設認識及重視程度,將一體化建設思想充分傳達至各個部門和學院,引導負責人全面把握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基本內涵及二者之間關系,高度統一建設思想,明確發展方向,使他們在開展相關工作時能夠圍繞一體化建設方向,以實現部門、學院齊心協力助推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高效落實,共同努力實現一體化建設整體戰略[2]。
要想實現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高校應保障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方案的一致性,所謂一體化建設并不只是將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工作同時開展,平均分配各類資源,而是要找到二者之間的具體聯系與可融合的方面,通過科學合理分配各類資源以實現二者共同發展、相互補充,進而實現二者之間科學融合與資源共享。為實現這一目標,高校首先應從整體建設方向出發,發揮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確定學科建設目標,統籌規劃專業建設,二者配合落實。學科建設水平影響著高校綜合實力水平及教育教學質量,因此設計一體化建設方向十分必要。高校所包含專業較多,在一體化建設思想方面應明確院校特色專業及符合學校發展需求的學科方向與研究領域,依照學術水平及人力資源優勢選擇制定具有先進性的學科建設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制定一體化專業建設方案,將學科建設作為出發點,統籌規劃建設策略,進而實現學科與專業之間的優勢互補與協同發展[3]。
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在人力、設備、資金等各項資源方面存在融合性,因此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二者之間的互通性搭建一體化建設模式,通過對其進行科學分析以制定合理方案。一方面,高校可以將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進行統一規劃:以學科建設為基礎,充分融入專業建設規劃。具體來說就是:高校管理層面應統籌謀略,根據實際教學目標和人才發展需要,將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進行有機融合,最終達到協同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在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應堅持基礎優先、共享優先的基本原則,在師資隊伍建設及科研平臺、基地建設等各方面全方位實現開放與共享。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都涉及到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這為二者融合共享提供先決條件。高校可以通過一體化人才隊伍建設為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打造共享學術平臺,在平臺上實現開放共享與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另外,高校應注重一體化建設過程,加強各部門之間協作配合。高校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是一項綜合性整體戰略,這就要求高校在目標、管理、決策等多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對其進行系統化管理,與此同時,校內各部門之間應加強合作,相互協同配合,進而實現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促進二者協同發展[4]。
科學合理的一體化建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優化各類資源配置,為學科專業協同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搭建開放、靈活的建設制度能夠使一體化建設與當下學科發展趨勢相適應,加強學科與專業之間聯系,有利于教學活動與科研活動聯系更加緊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高校培育創新復合型人才。為進一步促進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深入融合,高校應打破傳統建設制度束縛,突破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間的制度障礙,實行科學高效的管理制度,使其能夠為學科與專業之間實現各類資源共享提供制度保障。另外,高校可以對學科師資隊伍進行彈性管理,允許學術研究任務較少的教師參與到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或允許學術水平高、教學任務少的教師加入科研隊伍之中,這樣不僅能夠實現人力資源方面合理配置,還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教育教學水平,以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5]。
為使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進一步深化融合,高校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打造學科專業一體化師資團隊,充分發揮學科群優勢,對現有教學團隊與科研團隊優缺點及團隊內各類人才優勢、研究領域及研究方向進行充分分析,并結合高校近期及中長期發展目標,以學科群為依托,以研究方向為指引,突破學科、專業之間的界限,依照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發展方向,打造學科專業一體化團隊,以保障團隊中的各位成員研究方向與專業建設方向相一致。這樣,能夠使院校優勢資源得以充分發揮,使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得以進一步發展,使得所形成的學科成果與專業、課程聯系更加緊密,進而實現學科為專業服務這一目標。與此同時,打造學科專業一體化團隊能夠有效拓寬學科專業發展空間,助力高校形成辦學優勢與特色,助推高校高質量發展。另外,高校師資團隊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同時,也應注重培育學生科研精神,應通過科學研究提升學生學術水平。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科研領域最新問題及學科發展趨勢,并結合實驗實訓、論文設計等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及職業素養[6]。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相關管理人員思想行為影響著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水平,關乎著一體化協同發展能否取得實質性成果。因此,高校應建立健全評價激勵機制,對管理人員、教師等相關人員進行科學評價,進而激發其積極性。高校應利用評價激勵機制,引導管理人員、教師等相關工作人員朝著學科專業一體化方向進行發展、轉型,在教師職稱評定、考核等方面,高校在關注教師科研成果同時,還需注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成果,進而提升其對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重視程度,促進高校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進一步深入。除此之外,高校還應當建立評價導向機制,促使教師能平衡追求科研和教學,既要重視自身發展,也要重視人才培養,以實現以研促教,著力打造名校品牌,為社會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人才。
綜上所述,專業與學科一體化建設一直以來是高校創新發展過程中所研究的重點內容,為深入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協同發展,使二者進一步深度融合,高校在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應明確二者之間的聯系,加強頂層設計,從領導層面加強對一體化建設的認識,以進一步貫徹落實相關教育政策,為社會發展培育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