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夢意
江蘇師范大學圖書館
微信公眾平臺憑借傳播效率高、覆蓋范圍廣、服務定位準、互動性強等特點,在移動信息發布載體中占據重要地位。高校圖書館承擔著校園文化建設的使命,為思維碰撞和知識傳播提供主要陣地,微信公眾平臺的優勢給圖書館工作提供新思路。本文從三個角度劃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類型并進行分析,以期高校圖書館提高推文質量,豐富推文形式,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推動高校圖書館順應“讀者服務的個性且智能化、信息服務的泛在且協同化”的發展趨勢,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貢獻力量。
筆者發現很多推文都是獨立成篇,有的文章礙于篇幅排版限制或者活動間隔舉行,相關內容會連載推送。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特色鮮明的類型。
1.“系列”式微信推文
微信公眾號里常出現標題前帶專屬名稱的推文,甚至在專屬名稱里加上“|”,與后面的小標題分隔,或者加上中括號,使專屬名稱更加醒目。專屬名稱短小精悍,但是可以通過名稱窺見推文的主要內容。有的推文標題里還會附帶期數,提示讀者推文進度。它們常用于資源推薦、系統學習和活動開展,例如北京大學“閱讀馬拉松”讀書治學經驗分享系列等。其特點是連貫性和針對性強,多篇文章推廣效果的累積,可以延伸閱讀深度,加強讀者粘性。這類推文比較考驗館員的統籌能力和創新意識,館員既要確定讀者需要的主題,規劃好各部分推文的內容,又要注意推文之間銜接和協調,更要絞盡腦汁設置響亮有趣且高度凝練的專屬名稱,來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
2.“重復”式微信推文
“重復”式微信推文主要包括強化式和循環式。強化式是指同一條信息或者相同內容在短期間隔內連續推送。循環式即相同或者類似內容的信息在特定時期內往復出現。強化式主要適用于重要信息的推送,它既可以加深讀者對推文的印象,也可以彌補讀者錯過之前信息的遺憾,提高推文的泛讀性。例如2022 年9月26 日和30 日,南京大學圖書館都發布國慶期間圖書館不閉館的通知。循環式集中在開學季、考試季及畢業季,推送內容主要是面向新生的入學教育、自習室開放通知及寒暑假攻略等。“重復”式微信推文能夠精簡館員編輯相同推文的工作量,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掌握好重復推送的“度”,如果次數過于頻繁,會使讀者視覺疲勞或心生反感,從而降低讀者的參與度;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讀者反饋對推文內容進行補偏救弊和及時更新,以免使讀者認為沒有新意,從而降低興趣。
3.“匯總”式微信推文
“匯總”式微信推文的特點是將一定時期內所有信息集中展現給讀者。與傳統的長篇大論匯總方式不同,其信息展示方式多是懸掛超鏈接或者表格圖片,這樣做可以節省推文篇幅,使推文看起來簡潔明了。“匯總”式可以充分發揮信息的集合效應,節約讀者尋找合適資源的時間精力,并且可以對比篩選最優資源。有的信息可能在之前的推文中出現過,這樣也能喚醒讀者記憶,提醒讀者反思。例如天津大學圖書館發布了《不使用VPN 在校外訪問數據庫的方法匯總》推文。“匯總”式微信文章要保證在讀者需要的時間及時推送,由于部分資源可能是限時免費的,信息的時效性尤為重要。
1.“語言”型
語言型是推文的常規類型。語言,從語體特征上看,可以是口語、書面語或者兩者共存;從表現形式上看,可以包含字體、顏色、字號、字形、下劃線等。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是圖書館對外展示的“網絡名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高校的精神風貌,推文需要采用相對謹慎的書面語。但是基于網絡氛圍輕松,互動性強,受眾對象多為年輕師生,推文也需要生動形象、詼諧幽默的口頭語或者網絡用語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高校圖書館應該根據推送內容采用適合的語體風格,甚至可以進行語體融合。此外,推文通常在文章標題處使用字體加粗或者黑體,其正文部分多是宋體或者微軟雅黑。在字號顏色方面,一般情況下標題和正文分別采用黑色小二號和五號。在涉及重要信息的文字處,編輯人員會采用加粗、斜體、下劃線,或者使用不同的字體或者顯眼的顏色來引起讀者的注意。
2.“非語言”型
“非語言”型是推文的特殊類型。圖片、音頻、視頻和超鏈接等都是“非語言”要素的組成部分。圖片型是指推文中含有匹配其內容的靜態或動態圖片、照片等。推文會根據圖片數量、面積、格式大小來呈現不同的展示形式。圖片照片生動形象,能更加直觀地表達推文內容,但是它們所承載的信息也相對有限。音頻型是將語音或者歌曲音樂等音頻插入推文,常見于音樂鑒賞和資源推薦。視頻型是將視頻插入推文,比較普遍應用在宣傳、簡介、寄語或者新聞采訪方面。音視頻可以節省推文篇幅空間,降低理解難度,但是如果音視頻數據量大,播放時間久,經常需要耗費網絡流量進行加載緩沖,比起閱讀文字時“一目十行”,它們不利于讀者利用零散時間實現碎片化閱讀。超鏈接型是將外部鏈接放在推文中,讀者通過點擊網址或者“閱讀原文”鍵、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等方式擴展閱讀內容。超鏈接可以解決部分內容無法放入推文或者不方便操作的問題,比如它可以協助圖書館開展復雜的投票、調查問卷等信息采集工作,也可以引導讀者通過點擊網址直接進入講座培訓活動或者檢索頁面,給大家提供了便利。但是因為需要解釋說明,所以超鏈接單獨出現的概率較低。
3.“語言+非語言”混合型
從目前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情況來看,單篇推文里語言占據主導地位,其他非語言要素起到輔助補充作用,多種要素相互融合協作的情況占絕大多數。文字可覆蓋的信息量大,捕捉重要內容的難度低,方便查找回溯,因此其有著不可替代性。隨著讀者閱讀要求的提高和其他非語言要素的優勢凸顯,圖文并茂、言簡意賅、生動易懂等成為輸出信息所要達成的目標,所以非語言要素在推文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多要素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受眾閱讀推文的積極性,增加用戶粘度。例如武漢大學圖書館“有聲閱讀|一期一書”專欄,主講人通過朗讀精彩片段來向師生推薦優秀圖書,音頻后又附上此書的作者簡介和讀書感受等,在推文尾部還放上合集的超鏈接,方便讀者回顧。此專欄單篇推文點擊率較高,閱讀推廣效果明顯。
1.“通知公告”型
“通知公告”型推文主要包括圖書館正常開放及節假日、寒暑假的開閉館時間、突發事件導致的開放時間調整或者臨時閉館等;自習室或考研專用教室預約管理、個人物品清理、失物招領等友情提醒;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查收查引委托流程、圖書到期催還、超期處罰等服務指南;社團圖協、勤工助學、志愿者等招聘納新;意見收集、交流座談等讀者互動;電子閱覽室、特色分部、設備設施等維護改造安排。讀者通過“通知公告”型推文能及時了解圖書館最新動態和基本服務,因此這類推文的閱讀量普遍較高。
2.“讀者活動”型
讀者活動因其形式豐富,在所有推文內容中所占比重最大。具體有以下幾種開展方式:(1)展覽:名師大家書畫攝影展、館藏珍品典籍展、主題書展、出版成果展等;(2)競賽:檢索找書大賽、有獎知識競答、創意設計征集、書簽藏書票制作、論壇征文等;(3)讀書活動:讀書沙龍、圓桌交流會、讀書角等;(4)藝術鑒賞:露天電影、音樂會、社團演出等;(5)其他:公益宣傳片拍攝、畢業照、寄語征集等。針對讀者活動,推文首先會詳細介紹活動時間地點、參與方式及獎勵措施,其次會不斷預熱動員,最后會在活動結束后將現場情況做新聞報道,為以后類似活動的開展提供經驗借鑒。
3.“閱讀推廣”型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致力于閱讀推廣。這類推文既有新書速遞、圖書簽售會等常規推薦方式,又有師生校友分享自身精彩閱讀故事和感悟的特色圖書推薦專欄,比如“百廿圕記--畢業生那些年在南大讀的書”系列,還有講述學校建筑和圖書館發展歷程等來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同時,學校也會通過一些“旁敲側擊”的方式來激發讀者閱讀熱情,比如閱讀打卡接力、每學期圖書借閱高手排行榜、愛心修補圖書活動等。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任重道遠的使命,也是其存在的重要價值。
4.“素養教育”型
信息素養教育主要包括數據商組織的軟件平臺和數據庫的使用技巧培訓。圖書館各分部開展的圖書館電子資源的檢索利用指南以及新生入學教育講座,還有學校教師和名家大咖主持的熱點學術問題探討、論文撰寫講解等。微信公眾號向大家宣傳開展素養教育,有助于讀者提高獲取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掌握利用技術的能力,通過培養創新意識、開拓視野,為解決科研難題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智力支持。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要想提高推文的閱讀量,就必須深入調研廣泛收集用戶的現實需求和關注熱點。只有找對推文定位,堅持讀者為本原則,才能為讀者提供當下有效的科研學術信息和精準專業的基礎服務。在不同類型推文中,開閉館通知點擊率居高不下,因此館內動態要及時更新發布。本校師生對讀者活動熱情度高漲,圖書館應該設計形式有趣、互動性強的活動來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對于學科服務,高校圖書館不僅要保持與院系和科研單位的良好溝通,認真聽取他們的訴求和建議,尋求點對點指導,在資源推薦等方面更加科學專業;還要加強與兄弟高校和地區圖書館、出版社、數據商的精誠合作,推動資源共享,為讀者提供更前沿、新穎的學術信息。圖書館在推文取材時,更要充分挖掘利用本校資源,依托高水平學科專業,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打造本土化、品牌化系列欄目。
高校圖書館應該完善微信推文形式,提高用戶閱讀體驗。在推文結構方面,可以增加“系列”式和“匯總”式文章推送數量和頻率。前者形成固定欄目后,系統規律地進行推送,可以避免推文間過于松散和連貫性差的問題,達到主題深化,風格鮮明,質量保證,全方位、多層次的推廣效果;后者通過篩選整合,分門別類,可以幫助讀者查漏補缺。在推文要素方面,靈活運用圖片、表情包、特殊符號,合理穿插音視頻和懸掛超鏈接。高校微信公眾號可以選取與本校特征有明顯聯系的自稱,采用擬人手法和對話方式,來拉近與用戶的心理距離,提高本校師生的歸屬感。最后,館員在撰寫文案、編輯排版后要注意審核校對,避免格式錯亂、圖片無法加載,音視頻不能流暢播放的問題。
如果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稀少,那么高質量的推文也會無人問津。因此,高校圖書館應該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力度,以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首先,加強與學校其他部門甚至外校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的合作,相互轉載優質推送內容或者@對方進行互動。其次,在新生入學教育、讀者活動等師生較為集中的場合,由館員、社團志愿者引導師生掃碼專注;同時,讀者在借還圖書、疑問咨詢時,工作人員也可以順便介紹公眾號功能作用,提醒他們部分業務可以通過公眾號協助辦理。最后,將公眾號二維碼發布在年級群、專業群中,甚至可以將二維碼印在海報和宣傳手冊上,或者張貼在公告欄等明顯位置,附帶“掃碼有驚喜”活動,來提高讀者的關注興趣。
高校圖書館通過微信推送服務能延伸課堂教育,拓寬求知空間。面對讀者個性化需求,圖書館應該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并能快速響應;要不斷創新發展,避免出現內容同質和形式單調等問題;還要擴大宣傳渠道,增強微信公眾號的知名度。只有提升信息推送服務水平,才能獲得用戶的認可,實現微信公眾號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