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庭浩
(河南省正陽縣園林技術推廣中心,河南 正陽 463600)
楊樹因適應性好,生長快,輪作期短的優點,使其成為我國北方林區重要樹種之一。有研究發現,人工林的栽培措施與木材材料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施肥可以通過樹木的生理過程或樹干形狀的變化直接影響木材性質。因此,本文以“小葉1號”毛白楊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施肥量對楊樹木材產量的影響,為楊樹的人工種植提供理論依據。
實驗材料:“小葉1號”毛白楊。
共設4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CK:不施肥。T1:施用尿素100克/株,磷銨200克/株。T2:施用尿素200克/株,磷銨400克/株。T3:施用尿素300克/株,磷銨600克/株。尿素含氮量為46.03%;磷銨含氮量為15%~19%,含五氧化二磷為47%~50%。
分別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和6月對試驗林進行施肥處理,采用穴狀施肥方式,按照等邊三角形從三個方向距離施肥林木0.8~1.0米處挖穴施肥。
根據GB 1933-2019測定木材的基本密度。
不同施肥處理對楊樹木質基本密度的影響,見圖1。
圖1 不同施肥處理對楊樹木質基本密度的影響
木質基本密度是評價楊樹品質的重要指標。不同施肥量對楊樹木質基本密度的影響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與未施加化肥的CK處理相比,不同化肥施加量的T1、T2和T3處理的木質基本密度顯著增加,并且隨著施肥量的增加T1、T2和T3木質基本密度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CK、T1、T2和T3處理的楊樹木質基本密度依次為0.332克/立方米、0.344克/立方米、0.350克/立方米和0.348克/立方米,在T2處理時木質密度相對較高,說明4種處理中T2處理是最佳施肥量。原因可能是較高的含氮量抑制木質纖維的生成,從而使木質基本密度降低。
不同施肥處理對楊樹木質產量的影響,見圖2。
圖2 不同施肥處理對楊樹產量的影響
不同施肥量對楊樹產量的影響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與未施加化肥的CK處理相比,施加化肥的T1、T2和T3處理產量顯著增加,并且隨著施肥量的增加T1、T2和T3處理產量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CK、T1、T2和T3處理的楊樹木產量依次為785公斤/畝、803公斤/畝、836公斤/畝、829公斤/畝,在T2處理產量較高,說明4種處理中T2處理是最佳施肥量。與不同施肥量對楊樹木質基本密度的影響結果相一致。
本文以“小葉1號”毛白楊為研究對象。通過不同施肥量對楊樹木質的基本密度和產量的影響,CK、T1、T2和T3處理的楊樹木質基本密度依次為0.332克/立方米、0.344克/立方米、0.350克/立方米和0.348克/立方米;產量依次為785公斤/畝、803公斤/畝、836公斤/畝、829公斤/畝。發現T1、T2和T3處理楊樹木質的基本密度和產量顯著高于對照CK處理,其中T2處理楊樹木質基本密度和產量較高。說明施用尿素200克/株和磷銨400克/株,綜合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