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闡述:目前年輕上班族面臨通勤與休閑的時間壓力,本設計的目的是將通勤、工作、休閑與娛樂融合于一體,應對城市生活壓力,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個人或家庭時光。
本設計為空中軌道交通工具,其造型設計結合現代簡約與賽博朋克風格,引入智能座艙概念,具備自動駕駛功能,能滿足通勤期間的活動需求,還能適應家庭或團體活動,豐富城市生活。結構設計采用分體式設計,將動力部分納入公共軌道,與私人座艙連接。內飾采用了現代簡約風格與賽博朋克風格的融合,不僅滿足年輕人對科技與新鮮感的追求,也具有審美價值。座艙主要運行于城市或相鄰城市上空,實現城際間高效通行。
設計運用到了高反光材質和霓虹燈效,以及簡約的細節處理與色彩公式等多種元素,將賽博與簡約風格相互融合。座艙多功能性的實現依賴于自動駕駛,將人從駕駛座位解放出來。具體體現在座艙進入公共軌道后,將由AI接管駕駛權,根據乘客需求進行路徑規劃與調度,乘客隨時能接管車輛,通過屏幕交互取代了傳統駕駛。
導師點評:本次畢業設計是以年輕的“上班族”為關注對象,通過分析其通勤、工作、休閑、娛樂的生活形態特征,基于自動駕駛技術原理,引入朋克設計風格,完成了一款能夠滿足年輕人日常通勤、提供家庭成員共同出行,以及多人同時共享的智能移動座艙造型設計。
該設計方案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未來年輕“上班族”在通勤、休閑等生活形態中“時間不充裕”的問題。經過對上班族需求的分析,明確了設計對象應具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有獨特的朋克風格,能滿足多功能需求等特征,以此解決年輕“上班族”在娛樂、休憩、工作、交通等過程中的智能移動問題。
在草圖設計階段,采用了空中軌道交通模式,確定了座艙的外觀效果應具有較高的通透感,增強駕乘體驗。
在整體設計過程中,座艙被劃分為內飾、外飾和動力系統結構三個主體部分,可實現座艙和公共軌道的對接與分離。重點關注了座艙的體積問題,對空間的利用率進行了優化與調整。
內飾結構設計保持共享公共空間,其內部結構被定義為“艙中艙”,方塊式造型設計為乘客提供了足夠的乘坐和生活空間。內飾造型設計運用了賽博朋克風格元素,并將簡約風格和色彩融入其中,展現了別具一格的簡約賽博朋克風格。
利用自動駕駛的技術優勢,借鑒太空電梯的概念構建了移動智能座艙的空中移動場景。連接結構的設計主要考慮運動機構以及變形方案。與太空電梯的差異是本次設計的鋼索并非一直垂直于地面,其動力裝置與主體相對位置狀態和旋轉狀態不固定,可進行實時調整。
基于該單獨模塊的設計還可呈現多種艙體組合方式,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通過定制化的方式,進行適宜的搭配,增強乘客自主設計的可能性。
設計中使用智能化技術,包括自動駕駛和AI路徑規劃,以滿足城際高效移動需求。自動駕駛技術讓使用者從駕駛座位解放出來,可在行駛途中體驗工作與休閑的雙重愉悅,AI路徑規劃則可以根據實時路況為乘客制定最優出行路線。
采用高通透性的材料作為智能座艙的材質,構造出通透的空間效果,使乘客在艙內盡可能地感受到與外部環境的連通。運用絢麗的燈光效果強調簡約賽博朋克風格,使其具有更強的未來感和科技感。索道的材料與太空電梯別無二致,充滿技術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