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闡述:近年來國內房車文化熱度上升、房車保有量增加,政府不斷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全國各地選擇房車旅游的人數日漸上漲。
目前國內已建成房車營地的質量良萎不齊,在使用中存在諸多問題,房車營地設計模式未結合市場需求,導致眾多房車營地經營虧損,對后續房車營地建設發展與房車旅游推廣造成了極大阻礙。因此,方案從探索用戶體驗的房車驛站設計課題出發,提出模塊化房車驛站的概念。基于房車與用戶之間、房車與房車營地之間的雙向優化視角,提出探索更加契合多維用戶體驗的房車驛站設計課題。以形成兼具產品化、未來性、數字化、智能化、安全性、易用性、適用性、可持續性原則的房車驛站設計方案。基于用戶體驗的房車驛站設計成就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更好地滿足年輕一代中國家庭“攜親伴而行”“聚山水而居”的出行體驗需求。
導師點評:本作品是為了滿足中國家庭“攜親伴而行”“聚山水而居”的度假體驗需求而設計。在未來,高品質、多模態、精服務、盡所能的房車驛站,將會伴隨用戶體驗的持續深化不斷升級,這也肯定了房車驛站設計勢必成為長久傾注人文情懷的研究課題。此款房車驛站產品主要定位是70后至00后的年齡段人群。他們熱愛房車旅行,熱愛與自然環境近距離接觸,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
對市場現有產品調研發現的問題主要是:當今房車驛站類產品未能充分融入用戶體驗理念,全國房車營地所配備的休息區房型過于單一,幾乎形成慣常套路。無法擺脫房車內部空間的局促性與外部設施的有限性,也因此導致房車內部空間局促,裝修風格單一。與旅行者駕駛的房車內部空間其實并無太大區別。方案設計過程中對房車與房車驛站相關現狀做了深入調研,根據案例分析明確國內外現有類似產品的優勢與不足,梳理用戶體驗設計的概念與原則,以用戶體驗設計原則為著眼點設置并發放問卷,分析目標用戶需求并劃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針對用戶心理預期提出解決方案,結合安全性、易用性、適用性、耐用性的用戶體驗基本原則,指導房車驛站設計的形態推演與最終方案。在最終方案中,房車驛站以富有未來感的天外飛碟造型設計形式呈現,太陽能和風能這些清潔能源的使用,應對照明、制冷與供暖系統需求。多樣化的模塊組合搭配滿足用戶差異化經濟使用的功能,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滿足了用戶行為使用需求。在初步方案形成之后進入概念草圖階段,針對房車驛站的單體模塊進行形制、布局、結構、材質、配色設計。以長寬為5米,高為3米的橢球體為基礎型,四面以直線切割安裝磨砂玻璃,使外表規整,多個單體拼接后也可以擁有寬敞的活動空間。整個驛站包括但不限于住宿模塊、衛生間模塊、售賣模塊、公共服務模塊等。風力發電系統會與光伏發電系統結合,房車驛站單體頂部配備獨立的太陽能供電系統,進行風光互補式發電,滿足驛站的用電需求。本設計方案力求打造一個共享經濟下的模塊化設計與生態可持續設計的高品質房車營地,以此滿足青年人戶外旅行,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房車旅游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