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其實,每一年即將結(jié)束時都會讓人唏噓難忘。但是2022年的確帶給我們的印象太深了,甚至有點兒難以磨滅。
2022年,對國家影響最深遠的大事莫過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確立了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這一目標的確立,也為中國各個領域的發(fā)展指明了發(fā)展模式,那就是“中國式”。“中國式”可以說是“中國特色”的同義詞,甚至是更高度的抽象和凝練,其涵蓋更加廣泛,意指中國自主探索走獨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發(fā)展之路進入了新階段,進入到關鍵時期,即高質(zhì)量發(fā)展階段。因此,我們未來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就要基于各種情況,大膽謀劃,審慎決斷,為最終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發(fā)展積蓄能量。
2022年,對我們個人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始于2020年的這次疫情,讓國家和個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值得慶幸的是,國家層面,三年“不遺余力”的保護;國家和個人之間,三年無條件的“雙向奔赴”,讓我們可以有理由期待不久之后“后疫情時代”的到來。
這三年,無論是處于“主動靜默”,還是其他,客觀上,都使得我們多了不少獨處和思考的時間。自然而然,在此特殊時期,健康一定是我們最關注的思考主題。而這一主題,以前往往都是最被我們忽視的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三明市調(diào)研時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也許經(jīng)此一“疫”,我們每個人對健康都會有更多的體會、領悟以及重視。只要健康這個“1”在,我們有理由期待不斷增加的“0”。
這三年,中國高等教育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線上教育”的發(fā)展、壯大以及日臻成熟。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被動長大”的線上教育未來一定可以更好地服務以及促進人才的培養(yǎng)。同樣,我們也可以期待經(jīng)過這三年的積淀和凝練,中國高等教育正在多個方面迎來質(zhì)的突破,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三年,我們也沒有“閑著”,除了做好常規(guī)的出刊策劃、選題、組稿等工作之外,時刻準備著,做了諸多預案,計劃了很多活動,就是等著一旦條件許可就立即施行,但最終也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行。正是因為這些遺憾,我們有理由期待未來會迎來我們“報復性”的反彈,讓之前沒有實現(xiàn)的計劃一一落地成真,讓未來活動的主要形式就是“線下面對面”。因為,真的好久不見了。
歲月繾綣,葳蕤生香。我們相信“隔離”造成的物理“距離”,并不會讓我們之間產(chǎn)生“疏離”,相反,倒是更加迫切了我們相見的心。惟愿世界和平、你我安康,咱們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