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士 _ 北京市密云區季莊小學
作為學校管理者,必須從教學管理這個核心環節入手,深化管理改革,提升管理品質。
明確管理優勢,找準存在問題,形成主導意識。學校每學期組織全體教師查擺、分析、明確學校教學工作的優勢、問題,制定措施,形成共識,使抓教學工作的意識在全校教師中得到有效強化。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注重公平和效率的意識不斷提升,形成濃郁的全員抓教學、深入抓管理、努力要質量的教學工作氛圍。
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管理意識,提高管理實效。首先,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由校長、副校長、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管理系統,明確工作職責,強化責任意識。其次,完善管理制度。對已有各項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進行動態修改、整合、完善,充分發揮管理的導向激勵作用,最大限度發揮教師工作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提高管理實效。再次,強化管理意識。一是引導教學干部樹立教學中心地位意識,增強教學管理責任意識,堅持并完善“上午聽課、下午辦公”制度,干部兼課、聽課評課、課后分析,研究反饋制度,每月一次教學專題工作會制度,以及參加教科研活動、指導青年教師制度等。二是引導任課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強化質量意識。使教師明確,提高質量要從教學常規的各個環節做起,要體現在教學常規的每一個細節,因此必須做好常規。最后,提高管理實效。一是轉變管理觀念和職能,強化服務觀念,增強指導功能,使管理切實為教學服務。二是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明確過程為結果服務,過程是結果的必要保證。例如,管理干部發現了一個共性的問題,要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研究,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注重過程管理,強化規范程度,形成教學常態。第一,把好備課關,解決“教師明白了嗎”的問題。以備課推進為抓手,落實備課的實效性,努力尋求符合時代發展的備課管理新舉措。第二,守住上課關,解決“學生明白了嗎”的問題。一是強化教師教的主導,加強教師的培訓指導和聽課指導檢查力度。二是突出學生學的主體。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強化學生基本功訓練。三是加強教學研究。專題研究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一方面以市、區級科研課題為依托,另一方面扎實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學校采取整合組別、集中排課、細化教研專題等措施,加強教研組建設。第三,提高作業關,解決“學生學會了嗎”的問題。要全面落實“雙減”要求,優化學科作業的設計、布置和批閱,鼓勵教師進行原創作業設計,使之體現綜合性、實踐性和實用性。對于布置的所有作業,必須做到全收全批全改。第四,突出輔導關,解決“學生真的學明白了嗎”的問題。精準輔導,保障整體質量。第五,強化檢測關,解決“師生教與學到底怎么樣”的問題。在有效的過程管理中尋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第六,注重研究關,解決“怎么才能學得更好”的問題。圍繞教學實踐中出現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度開展“教、改、研、評、測”五位一體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