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萍
閱讀能力是學生的關鍵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對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與學習水平意義突出。以提高自身數學閱讀水平為導向,學生將以教科書、知識圖冊等為載體,更好地學習數學概念與應用數學知識。而當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升缺少系統化指導,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讀不懂也不愿讀的現象。如何改進數學閱讀教學方法,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自主性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在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助力下,學生將借助閱讀更好地明確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意義與具體內涵,進而能夠掌握與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穩步提高自身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助力學生找到這種聯系所在的“橋梁”。與此同時,擁有高水平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也能為學生取得理想的發展前景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簡單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與其現實生活相關聯的購物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購物問題。要想成功完成這一任務,學生必須讀懂問題要求,這與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不無關系。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其他學科的內容,跨學科學習能力在推動學生綜合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借助數學閱讀,學生可以深入地感知與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切實增強自身跨學科學習意識。例如,學完“小數”部分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一些數學問題: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中國最大的省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在完成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將進一步鞏固所學,也能獲取生物學、地理學方面的知識,穩步提高自身跨學科學習能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生良好數學閱讀能力的助力。
教師采取必要措施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水平,能夠有效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切實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將學生的數學素養水平提升到新的層次。應用題在小學階段的占比較大,而且此類題目重點考查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數學閱讀水平。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出具如下應用類題目:香蕉5元一斤,蘋果3.5元一斤,小明的奶奶買了一些香蕉和蘋果,一共花了多少錢?心細的學生很快就發現該題目缺少條件。教師進而可鼓勵學生自主添加條件和在此基礎上解答問題。如此設定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能有效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會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多個方面帶來重要的影響,其中也包括學生的數學學習。新媒體時代,學生通過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相關知識,例如,學生可通過平板電腦或者智能手機當中的軟件或者網站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這些軟件和網站為學生帶來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但同時,新媒體時代也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一定的挑戰,學生在使用互聯網時容易受到網絡信息的干擾和誤導,比如,一些低質量的教學軟件或者教學網站等,其中的內容質量不高且可能存在錯誤,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誤區和偏差。因此,教師和家長需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學閱讀資源,并幫助他們提高數學閱讀能力,避免被誤導和誤解。另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例如,部分學生傾向于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進行閱讀,而不是通過紙質書籍。這種閱讀方式雖然方便快捷,但也容易讓學生產生閱讀疲勞和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因此,在新媒體時代,教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例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數學知識,包括閱讀數學書籍、參加數學課程、參與數學競賽等。同時,教師也需要加強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師作為對學生開展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主體,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綜合教學水平是影響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現階段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沒有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培養與數學知識學習相聯系,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學校對這部分教師的培訓力度也有待提升,影響教師快速實現成長蛻變。與此同時,部分教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低下,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興趣,或者過于依賴新媒體技術來組織課堂教學,不利于推動學生提升數學思維水平,難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征,教師也習慣用嚴謹、單一的方式開展數學閱讀教學。而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自身獨特性,枯燥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不利于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閱讀的學習興趣將越來越低。除此之外,數學知識的難度高,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問題,進一步打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這些都要求教師抓住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機遇,采用新穎的方式組織數學閱讀教學。但現階段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此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很難進一步優化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效果。
當前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沒有為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升構建富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只注重評價學生最終呈現的數學學習成績,而忽視評價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發展水平,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視度。與此同時,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地位被部分教師所忽視。只依靠教師自身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作出評價,難以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與全面性。
健全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是學校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要求的必然舉措。而當前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學校沒有加大在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方面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力度,學校的教學硬件、軟件設備落后,網速流暢性不足等,難以帶給學生良好的信息化學習體驗。與此同時,學校在完善信息化數學閱讀教學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足,無法更好地為教師指明教學方向,同時也不利于提高對教師的教學監管質量。
進入新媒體時代,教師應與時俱進地轉變自身數學閱讀教學觀念,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加強研究專業教學知識和儲備更具科學化的數學閱讀教學方式,不斷增加數學閱讀課堂教學魅力,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興趣。學生普遍具有向師性,尤其是小學生,教師的言行舉止更能對其產生較大影響。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以高水平的數學閱讀教學成績來感染學生,進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除了教師自身付出努力外,學校也要為教師順利抓住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機遇和快速提升教師的數學閱讀教學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第一,有選擇地為教師提供數學閱讀教學能力培養方面的講座、經驗交流會等,促使教師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向。待講座結束后,教師要積極參加培訓心得交流會,以此加快知識內化速度。第二,為教師提供系統化新媒體技術培訓課程,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優化數學閱讀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校可以為教師提供富有趣味性的培訓視頻,能夠提高教師的培訓學習效率。第三,鼓勵教師增強合作意識,在互幫互助中實現共同成長。學校要為教師教研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空間,不同的小學數學教師要借此機會交流行之有效的數學閱讀教學策略。第四,出臺富有吸引力的考核激勵制度,針對在數學閱讀教學方面表現優異的教師,學校要在教學考核上有所體現,以此維護這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并將其榜樣與帶動作用發揮到最大化,為其他教師指明前進方向。第五,定期組織小學數學教師參加相關類型的教學比賽,以賽促教,更利于教師加快成長速度。
1. 利用游戲組織教學
游戲是學生的天然伙伴,在游戲中學習符合學生的心理預期,也是提高學生數學閱讀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在游戲的幫助下,教師能夠為學生創造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氛圍,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學配對”的游戲。在準備游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把握數學課標要求和學生特殊學情,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選擇配對內容與方式,如準備定義與其對應的解釋,讓學生將兩部分內容一一配對。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與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同時,教師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選擇更多合適的游戲內容和優化學生的游戲效果。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游戲參與熱情,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合作競爭的方式來優化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效果。又如,要想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數學迷宮”的游戲,將不同的數學知識點置于迷宮當中,學生必須從迷宮中找到對應的數學條件,才能成功解出數學問題。同時,教師要為獲勝的小組發放精神或物質獎勵,切實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數學學習信心。
2. 圖文結合,動畫演示
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技術的存在使數學閱讀教學質量提升成為可能。同時,學生普遍喜歡生動、形象的事物,在視聽結合的場景刺激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效果更加理想。基于此,教師要充分開發新媒體技術在數學閱讀教學方面的應用優勢,以動態的形象來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靜態、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現出來,更利于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例如,學習與梯形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教學白板上為學生呈現動畫視頻,讓學生清晰、直觀地感知不同類型梯形的變化形式,學生也能高效地找到不同類型梯形的共同特征。與此同時,教師不能過度依賴新媒體技術,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與鞏固時間,以此將新媒體技術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為此,教師要組織學生用紙板、剪刀等工具畫一畫、剪一剪不同形狀的梯形,幫助學生加快完善數學知識體系。除此之外,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閱讀資源,有效彌補數學教材閱讀資源不充足的缺點。信息化學習平臺具有明顯的共享性特征,教師可以將相關的視頻、圖片上傳到信息化學習平臺上,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數學閱讀學習,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水平也得到了穩步提升。
建立科學、有效的數學閱讀教學評價體系是穩步提升學生數學閱讀水平的有效措施,也能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提升到新的高度。為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優化評價的效果,用合理性評價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首先,教師要明確評價的指標,學生在數學閱讀學習中呈現出來的語言理解能力、數學問題分析能力、閱讀的連貫性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等,都應被教師納入評價范圍內,并配以具體的評價標準,以此推動學生全面進步。在此過程中,新媒體技術也可發揮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學習平臺上呈現的學習、測試數據來更好地判斷學生的數學閱讀學習情況,以此增加評價的客觀性、真實性。其次,教師要拓寬評價的主體。除了教師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作出評價外,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評價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客觀角度出發評價自身或其他同伴的數學閱讀學習效果,找出其中存在的優點與不足,進而在取長補短中實現進一步發展。再次,教師要合理使用評價的結果。在經過科學化評價得到學生的真實性數學閱讀學習水平后,教師要以此為基礎給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升建議,在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下,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升速度將越來越快。最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發展為學生建立信息化成長檔案,認真、全面地記錄學生的點滴進步,才能推動學生從量變走向質變。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打造健全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是學校走向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必要措施。首先,學校要做好信息化教學硬件、軟件設備的市場調研工作,盡量選擇性價比突出和有完善售后服務的教學設備,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支出。通過加大在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方面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力度,學校可以為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好鋪墊。其次,學校要在深入把握自身發展特點和積極借鑒其他學校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出臺富有針對性的信息化數學閱讀教學管理制度,為相關信息化數學閱讀教學開展掃清障礙。最后,學校要組建專門的監管團隊,不定期抽查教師的信息化數學閱讀課堂教學情況,認真記錄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據此為教師提供富有建設性的數學閱讀教學改進意見,以此推動教師更好地前進與發展。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能夠推動學生提高問題解決能力、跨學科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水平。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把握新媒體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積極探索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數學閱讀教學成績的方法措施。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自身數學閱讀教學水平,并創新數學閱讀教學方法,提高數學閱讀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等。同時學校也要用健全的信息化教學環境為教師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