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珍
柳州市魚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服務中心,廣西 柳州 545006
《廣西壯族自治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第三條明確,古樹是指樹齡在100 a 以上的樹木[1]。當前,隨著生態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人們逐漸加大了對古樹保護的關注度。但受種種因素影響,古樹衰老死亡現象時有發生,使得古樹數量逐漸減少。因此,筆者通過實地調查,了解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峰區古樹現存情況,找出影響其生長的不良因素,以助力科學開展古樹保護與復壯工作。
柳州市魚峰區的城市建設規劃區原有307 株古樹,分布于21 個社區,主要樹種為白蘭、柏木、篦齒蘇鐵、垂葉榕、桂花、紅豆樹、黃葛榕、黃檀、龍眼、杧果、木棉、樸樹、青檀、秋楓和榕樹等。其中,特級古樹1 株,占規劃區古樹總數的0.33%;一級古樹1 株,占規劃區古樹總數的0.33%;二級古樹8 株,占規劃區古樹總數的2.60%;三級古樹196 株,占規劃區古樹總數的63.84%;準古樹101株,占規劃區古樹總數的32.90%。
筆者實地調查發現,魚峰區城市建設規劃區現有古樹279 株,且有1 株準古樹處于瀕危狀態。另外,調查發現,當地古樹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生長環境不良,干擾因素較多。魚峰區城市建設規劃區內的古樹多分布于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并且生長環境周圍多有建筑廢棄物、生活垃圾及日雜用品等。一些古樹根部地面已被水泥硬化;還有一些古樹根部存在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導致其根系因長期裸露在外而受到損壞,進而導致古樹生長不良。二是一些古樹遭受白蟻危害較為嚴重,生長態勢不佳。三是一些古樹有樹瘤,似感染叢枝病。因此,為保證柳州市魚峰區古樹健康生長,需要積極探索實施古樹保護與復壯方法。
第一,柳州市魚峰區古樹保護相關部門應做好宣傳工作,使當地居民認識到保護古樹的重要意義,營造良好的古樹保護氛圍。第二,柳州市魚峰區應進一步明確各社區居委會的古樹管護責任。各社區應安排專人管護古樹,簽訂管護協議,明確相關人員管護責任。第三,柳州市魚峰區應重點開展古樹資源登記與日常普查工作,實時掌握古樹生長狀況,及時登記丟失或死亡的古樹信息,發現新的古樹資源時應做好資源信息補充工作,構建并完善柳州市魚峰區古樹資源信息庫。魚峰區還可建立古樹資源電子文檔,并進行古樹資源掛牌工作,根據采集獲得的古樹信息,使古樹擁有“二維碼身份證”。附近居民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后即可獲得該類樹種介紹,從而對其生長規律、特性、保護措施等內容加以了解,增長居民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其保護意識,實現全員古樹保護的目的。第四,柳州市魚峰區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古樹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滿足開展古樹保護與復壯各項工作資金需求。柳州市魚峰區還需進一步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引導并鼓勵社會各界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古樹保護工作,從而獲得良好的古樹管護效果。
目前,柳州市魚峰區的一些古樹立地環境不佳。為保證古樹健康生長,當地應做好古樹立地環境改造工作。
第一,養護人員可采取填埋種植土或漿砌石擋墻圍堰等保護措施解決古樹根系暴露問題。填埋種植土時,填土厚度不可小于40 cm,確保古樹根系不露出土層。填土范圍應參考樹冠投影面積。對于生長于陡坡且因雨水沖刷造成根系裸露的古樹,可采取漿砌石擋墻的保護措施。擋墻的長度、高度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漿砌石擋墻砌筑完成后,可在其中回填富含有機質的疏松土壤,并酌情施加有機肥,使古樹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古樹根系復壯。
第二,對于因密封鋪裝導致的古樹根際土壤透氣性不佳問題,養護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劃定改造范圍,先用切割機切割好邊界,再用小型鉤機或風炮破除原有密封鋪裝,然后將建筑垃圾清理干凈,最后采取挖復壯溝等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復壯溝可與通氣管(井)相連接,其大小和形狀因環境而定,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豎向埋設通氣管。
第三,古樹附近禁止排放污水、堆放垃圾、排放煙氣、鋪裝硬化地面等。在古樹樹冠投影外圍5 m 范圍內,應盡量拆除影響古樹生長的設施。選擇性清理影響古樹生長的其他植物,并清除樹木周邊堆放的垃圾。設置圍欄,防止人類活動對古樹產生傷害。
第四,魚峰區的一些古樹存在缺肥問題,養護人員可采用土壤施肥與葉面噴肥相結合的方式為古樹補充養分。具體施肥時,以土壤施肥為主,每年施1 次,施肥時間以土壤解凍后樹木萌芽前的早春或落葉后的晚秋為宜。土壤施肥時,應先挖施肥溝或施肥穴。應將古樹附近雜石清理干凈,在古樹樹冠投影下用鐵鍬挖掘。施肥溝的條數通常為6~10 條,長、寬、深分別為40~60 cm、20~25 cm、30~40 cm。施肥穴以距古樹樹干1.5~2.5 m、間隔50 cm 均勻環狀布設為宜。土壤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也可根據土壤養分檢測結果配制古樹專用肥,如可選用腐熟的有機無機復合顆粒肥、生物活性有機肥或微生物菌肥。施肥量應根據樹種、樹木的生長勢、土壤肥力狀況而定。撒施肥料后,需要及時覆土(覆上高度要高于地面),同時澆灌適量的水,保證肥料滲入土壤。土壤施肥無法滿足樹木正常生長需要時,應根據葉片缺素癥狀有針對性地施用葉面肥。工作人員應選擇晴天的上午或者下午進行葉面施肥,直到葉面基本恢復正常,且液態肥應現配現用。需要注意的是,液態肥配制好后應先靜置2 min,再將其裝入噴霧器,避免肥料與水混合后出現放熱情況灼傷葉片。
第五,魚峰區的一些古樹存在缺水問題,因此應做好其水分管理工作。工作人員應根據各樹種對水分的實際要求、土壤含水量及天氣情況,合理制訂澆水方案。在地面無鋪裝情況下,澆水面積應不小于樹冠垂直投影面積,且應澆透澆足[2]。冬季降雪后,可將自然降雪堆在樹下。存在土壤密實、板結或硬質鋪裝材料不透氣等問題時,應先進行土壤改良再澆水。樹木出現生理干旱時應進行葉面噴水,注意選用清潔水,且噴水時間應選擇晴天的上午或下午,不應在炎熱的中午;宜使用霧化設施,均勻噴灑樹冠。另外,當出現積水問題時,對于地表積水應利用地勢徑流或原有溝渠及時排出,對于土壤積水必須采取設置滲水井或鋪設盲管等有效的排水設施,及時排除根部積水。
第六,做好地下水位控制工作。柳州市魚峰區開展古樹保護與復壯工作時,應強化地下水位控制。當樹木周圍地下水位偏低時,樹木水分吸收不足,會逐漸衰??;當樹木周圍地下水位偏高時,土壤中的水分過多、氧氣變少,會導致樹木根部無法良好呼吸,進而出現根系腐爛等情況。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在古樹保護范圍內挖設保護渠,并在保護渠下方鋪設灌溉水管。在保護區周圍栽種植物時,應避免保護渠發生堵塞,可將植物栽種于渠道中間,同時在植物下方鋪設高分子材料無紡布,達到夾層隔離的效果,從而實現對地下水分滲透的良好控制,保證古樹健康生長[3]。
柳州市魚峰區個別古樹存在傾斜情況,為避免發生傾覆問題,應做好樹體支撐加固工作。為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工作人員在選擇硬支撐方式進行樹體加固時,應進行支撐物表面處理,使其與古樹皮相似[2]。支撐物與古樹接觸位置需要安裝涂有防腐漆的托板,并且在內層添加軟墊。工作人員應將主枝或樹體平衡點以上相應位置作為支撐點,支柱與被支撐主干的夾角不可小于30°;將支撐點壓力線與重力線接地點之間作為支柱接地點。為確保安全穩固,支柱下端應通過水泥澆筑形成基座并埋入土中。養護人員每年都應對支撐設施進行檢查,若發現由于樹木生長導致托板對樹皮產生擠壓的情況,應適當調節托板。樹體加固完成后,工作人員每年應對橡膠墊圈、支柱、拉繩、鐵箍、螺紋桿等進行檢查。當出現問題時,相關人員應及時進行調整和維修。
柳州市魚峰區古樹保護相關部門應制定古樹樹體保護制度,嚴禁在古樹上亂劃亂刻或曬晾衣物;對于生長在高處、空曠地或樹體高大的古樹,必須安設避雷裝置;嚴禁機械損傷古樹,在古樹附近施工時應提前采取措施保護樹體;古樹枝干的懸索牽拉、腐朽樹干的防腐固化、樹體的修飾與支撐等均應以保護為前提。
對于存在樹洞的古樹,工作人員需要清理干凈已腐爛的朽木與雜質,用刀刮凈削平樹洞邊緣,直至露出健康組織,同時確保皮層邊緣呈弧形。在樹洞位置,先用3%硫酸銅消毒2次;在表面風干后,按照3.0∶1.5∶1.0的質量比混合石灰、苧麻、桐油,由底部向上進行填充;最后用環氧樹脂等做好防水處理[4]。
對長勢衰弱的古樹,可采用橋接法使之恢復生機。先在古樹周圍均勻種植兩三株同種幼樹,待幼樹生長旺盛后,將幼樹枝條橋接于古樹。具體方法:將古樹干一定高度處的皮部切開,把幼樹枝削成楔形插入古樹皮部(對準形成層),最后用繩子扎緊。接口愈合后,由于幼樹枝條的吸收作用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古樹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狀況,對恢復古樹的長勢有較好的效果。如果橋接時發現古樹存在腐爛情況,應先將腐爛部位去除,并使用咪鮮胺、甲基托布津等進行傷口殺毒,具體操作時不可使古樹木質部受到傷害。
2.7.1 蟲害防治。柳州市魚峰區部分古樹遭受白蟻危害,因此應做好白蟻滅治工作。一是燈光誘殺。白蟻具備趨光性。工作人員可在每年5—7 月將黑光燈置于白蟻活動區域進行誘殺。二是整巢殺滅。工作人員可利用火燒、灌水等方式,在白蟻越冬期進行整巢消滅。三是毒粉誘殺。工作人員可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與肥料拌勻,在古樹周圍挖環狀溝施入,667 m2用量為5~6 kg,每年施兩三次,連用2 a,可減輕白蟻危害。四是蟻路噴滅。工作人員可在有白蟻蟲害的古樹上找出蟻道,發現白蟻后向其噴灑“滅蟻靈”原粉,攜帶藥物的白蟻歸巢后會傳毒給其他白蟻,從而實現整巢殺滅。五是堆草誘殺。工作人員可找到白蟻危害位置,先在附近挖淺穴,再將新鮮的樹葉放入其中,然后壓上石塊與土塊,爾后定期檢查,發現白蟻后及時噴藥滅殺[5]。六是“打地針”法。在遭受白蟻危害古樹根際插幾個洞,將0.2%~0.5%氯丹藥液灌入洞中,保證洞與洞間的藥液相互滲透,連成一個保護圈。
2.7.2 病害防治。柳州市魚峰區古樹常見病害為葉斑病與炭疽病,需要做好此類病害防治工作,避免古樹受到病害威脅。在葉斑病防治上,可選擇15%苯甲·丙環唑、10%世高、25%施??说葰⒕鷦? 000~2 000倍液對發病葉片兩面進行噴灑,連續噴灑3 次,每次間隔7~10 d,能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炭疽病防治上,可選擇75%百菌清6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2 500倍液、70%代森錳鋅600~8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800~1 000 倍液等,進行交替噴灑防治,連續噴灑3次,每次間隔7~10 d。
古樹保護與復壯是保護生態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舉措。當前,柳州市魚峰區古樹生長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干擾因素,如人類活動、病蟲害威脅等。因此,當地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古樹保護與復壯,如改良立地環境、樹體支撐加固、樹體保護、古樹橋接及病蟲害防治等,為古樹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獲得良好的保護與復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