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瑞靄
近年來,威海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堅持“勇爭一流、借力挖潛、守正創新”,創造性推進立法、監督、代表等各項工作,以高質量履職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賦能添彩。
以更高工作標準擦亮品牌。自覺把自身工作放在全國、全省的坐標中來審視謀劃,充分借鑒省內外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拉高標桿、提升標準,在理念機制、方式方法、載體抓手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不斷豐富拓展威海人大工作的時代特色、實踐特色、創新特色。堅持以能力建設為抓手,建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常委會組成人員集體學習、機關黨員干部日常學習、代表履職學習常態化機制,組織人大工作者專題學習培訓、代表履職學習班等,補齊短板弱項,不斷提高與崗位職責相適應的素質能力。通過加強能力建設,進一步做精立法工作、做深監督工作、做活代表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提高工作質量和實效,努力推出一批叫得響、有實效的工作品牌。
以更強擔當作為爭先創優。堅持高點定位、高標推進,樹立敢與好的比、敢與強的賽理念,抓住找準與全市發展大局的結合點,尋找探索發揮制度優勢的突破點,爭取每一項工作都干出高水平、爭創一流業績。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在監督、立法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效,特別是立法工作在機制創新、形式創新、內容創新等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為全省立法工作提供了威海樣板。比如,精致城市建設立法是全國首創,城市國際化促進條例、海岸帶保護條例、海上交通安全條例等法規都走在全省設區的市前列,還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停車管理和服務條例等一大批法規細化了上位法要求、填補了立法空白。下步,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聚焦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基層治理等重要領域,統籌“大塊頭”與“小快靈”立法,量身定制一批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符合人民群眾期盼的地方性法規,努力使每一件地方性法規更接地氣、更具特色、更有實效。
以更嚴紀律作風提振精神。制定關于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的意見,從政治建設、能力本領、為民服務、自身建設等方面提出了16 條具體要求,為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在依法履職過程中“干什么、怎么干”指明了方向。具體工作中,強化黨建引領和紀律作風建設,研究制定理論學習和教育培訓考核考評機制、工作壓力傳導機制,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全力消除安于現狀的“守攤子”思想、亦步亦趨的“跟跑”思想,開展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廉政教育等活動30 多次,在解放思想、黨性淬煉中營造風清氣正的好環境,激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注重向外部借力,做到優勢互補。主要是挖掘利用好高校資源和社會力量。比如,在立法工作中,充分發揮30 個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民意“直通車”作用、31名立法專家庫專家和3個立法研究服務基地的“外腦”智囊作用,邀請專家學者、各方面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立法調研、起草、審議、論證等各環節,有效提升了立法質量和效率。監督工作中,建立預算審查監督專家咨詢委員會,遴選8 名財稅、金融、審計、法律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增強了預算審查的深度和力度。同時,建立山東大學人大預算監督研究中心威海基地和兩個分基地,聯合開展威海市人大預算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情況調研工作,對我市市縣兩級人大預算和國有資產監督工作情況和經驗做法進行全面客觀反映。
通過內部挖潛,形成工作合力。主要是通過整合機關內部資源、發揮代表作用來實現。比如,拓展代表參與人大工作的深度廣度,通過邀請代表參加常委會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引導代表在深入調研了解的基礎上,將帶有全局性、根本性、普遍性的問題反映上來,有效提高了調研報告的分量、審議意見的質量。再比如,對市委交辦的重點任務、重要題目,我們借鑒市級重點工作指揮部、實體化運行工作專班等形式,打破委室界限、整合機關內部資源,由常委會負責同志牽頭挑選精干力量,分別組建專題調研組,與政府有關部門開展聯合調研、深度調研,真正做到把情況摸透、把問題找準、把建議提實。近年來,共向市委提報調研報告30 多份,向“一府一委兩院”反饋審議意見120多條,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議660多條,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
“守正”就是把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下去,并轉化為推動工作的長效機制。重新修訂常委會履職及機關日常管理等規章制度,對重點工作流程及目標責任制進行優化和完善,促進了人大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立法工作中,常態化實行立法項目專家會診制,制定《威海市氣瓶安全管理條例》《威海市劉公島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時,分別委托立法研究服務基地舉辦專題研討會,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會診把脈、集思廣益,有效提高了法規的精準性、前瞻性、實效性。監督工作中,始終堅持外出考察學習與市內調研相結合,改進調研和審議意見提出方式,增強了調研審議的針對性、實效性;改進對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專業性較強工作的檢查方式,通過引入行業專家參與、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新技術新模式,增強了監督檢查的科學性、精準性。這些都是之前建立并在實踐中發揮了很好作用的制度機制,今后我們將繼續做好“鞏固提升、拓展深化”文章。

5月17日,威海市人大常委會對《山東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蓋悅強/攝)
“創新”主要是在理念機制載體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比如數字化賦能方面,我們全面推進“智慧人大”建設,大力推行機關辦公系統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促進了工作高效有序開展;創新宣傳載體和手段,對人大網站進行改版優化,開通微信公眾號,提升人大信息宣傳效果。代表工作中,創新搭建代表小組特色化專業平臺,指導環翠區人大常委會成立青年企業家人大代表聯絡站,在企業發展、招商引資、社會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發揮作用,用專業精神和專業知識提出“金點子”。今年,聚焦省委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市委牢固樹立大抓經濟工作鮮明導向等工作要求,在市級人大代表中組織開展“金點子、好建議”征集、專業代表小組“助企服務”、重點代表建議督辦等5 項活動,特別是分類組建了立法引領發展、財政經濟、法治營商環境、科技創新等8個專業代表小組,定期開展“助企服務”活動,通過現場座談、經驗交流、政策宣講等方式答疑解惑,促進各級惠企政策落實落地,著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實際困難。監督機制創新上,建立人大閉環監督工作機制,積極開展“聽取審議+專題詢問”“落實審議意見+滿意度測評”,切實抓好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的跟蹤問效,更好支持督促“一府一委兩院”改進工作、解決問題,讓人大監督更有力度、更具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