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通過學習歷史,領導干部可以深刻認識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強大生命力,深刻認識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革命的光輝業績,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進而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為鞏固執政黨地位、提高黨的科學執政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黨史;教育;策略
1 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1.1 黨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努力的光榮目標,強化黨史學習教育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信念的基本保障,是全面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的基本途徑。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廣大黨員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深刻認識到黨史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理解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鄧小平曾明確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因此,黨史學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夠使廣大黨員干部深刻理解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風雨歷程,能讓廣大黨員堅定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崇高理想,更能夠讓廣大黨員明晰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應該保持理性思維,堅定理想信念,唯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邁向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 ]。
1.2 弘揚新時代優良黨風和構筑精神堡壘的關鍵
黨風建設關乎中國共產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翻身解放,過上小康生活,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廣大黨員始終保持優良的作風,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始終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黨史學習教育,必須讓廣大黨員深刻了解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以及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救災精神、抗擊新冠疫情精神等蘊含的科學內涵和歷史使命。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廣大黨員應學習歷史、銘記歷史、努力學習黨史、不斷充實自我,構筑堅定的精神堡壘,不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真正發揮黨史學習教育的作用,高效推動黨和社會主義事業蓬勃向前發展。
1.3 拓展教育形式與實踐途徑
探索拓展新時代學員黨史教育實踐途徑,有利于豐富黨史教育開展形式,進一步整合黨史資源傳統的高校黨史教育多通過課堂途徑進行,學員多是被動掌握理論信息,這不利于學員切身感受黨的精神和優良傳統,就目前來看,這種理論教學的高校黨史教育方式稍落后于時代發展,同時也造成了一些黨史資源的浪費。探索拓展黨史教育的實踐途徑,對如紅色人物訪談,具體學員活動策劃等實踐有重要意義[ 2 ]。
2 新時代黨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高度重視黨員的黨史學習教育
黨員領導干部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將黨史學習作為日常的重點工作之一,尤其要將黨史學習教育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并組織申報或取得黨組織的經費支持和政策扶持。還要建立健全黨員民主評議及考核評價機制,鼓勵廣大黨員認真學習黨史知識,黨組織要重視黨員日常黨史學習交流,不定期舉辦黨史學習交流會,讓所有黨員真正了解黨史。
2.2 黨史學習教育要抓重點、講實效
黨史學習教育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抓住關鍵點,深層次理清黨史發展和社會運行規律,有效提升黨史教育學習的系統性、準確性和方向性。第一,從宏觀大方向上而言,黨組織相關部門應引領廣大黨員和干部科學認識百年以來黨的光輝歷程和重大成就,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第二,黨組織定期開展黨史培訓活動,重點講解黨的輝煌歷程以及對現實黨建工作的指導作用,不斷引導和提升廣大黨員的黨史學習意識和黨史學習水平,真正提升自我綜合素養。第三,黨的各級部門應強化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和宗旨教育,使廣大黨員通過學習深刻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培養優良的工作作風,為黨建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3 ]。
2.3 建立一支專業知識強、政治素養高的黨史教育工作隊伍
黨史學習教育離不開一支專業知識強、政治素養高的教育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黨史工作,指出,開創黨史工作新局面,關鍵靠人才。只有不斷培養造就黨史大家、名家,才能實現精品力作薈萃;只有黨史學科帶頭人大量涌現,才能提升黨史研究和黨史宣傳教育水平;只有建設一支高素質黨史人才隊伍,才能實現黨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黨史教育工作隊伍建設要做好三點:一是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多渠道引進黨史教育人才,保障人才隊伍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堅定性;二是加大人才隊伍培訓力度,制定長期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定期組織黨史學習活動,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黨史教育工作者,推動黨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強化實踐交流學習,組織黨史教育工作者到紅色基地進行實踐學習,亦可聘請優秀黨員干部做好黨史學習教育經驗分享活動,使黨史教育工作隊伍專業知識更強、綜合素養更高。
2.4 優化改進黨史學習教育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新時代背景下,黨史學習教育既需要通俗易懂,又要有科學性和針對性。有關黨組織應在遵循黨史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比如利用手機、電影、校園網等新媒體手段進行革命歷史宣傳學習,使較為抽象化的黨史信息,有針對性地呈現出來。還應充分重視對地方黨史資源的開發利用,科學運用周邊資源進行現場體驗教學,使廣大黨員真正感受歷史、回味歷史,體現黨史資源優勢互補,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感召力。此外,黨史學習要以科學性為基石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將黨員干部和基層黨員的黨史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以及科學執政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不能僅僅停留于情感認知方面,更需要以情感為基礎,形成更加系統的知識體系。黨史理論體系和人物事跡二者的關系就像大樹的枝干和葉子,只有根莖發達,才能枝繁葉茂,在對學員進行黨史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先引導學員建立扎實完備的理論體系,更深一步學習先進事跡,提高學習的生命力。
2.5 以古鑒今,開創未來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善于運用勝利的經驗,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革命年代,當“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被證明是一條可行道路之后,敵后根據地、解放區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改革開放初期,當經濟特區取得成功后,黨和國家立即進行了下一步改革。這些都是從歷史中獲得的勝利經驗。另一方面黨也善于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及時糾錯并尋找正確的理論和道路。歷史與現實無法割裂,今天的歷史是昨天的現實,今天的現實將成為明天的歷史。學習歷史絕不只是讀故事,更不是翻舊賬,而是要帶著以古鑒今的意識去學,這個意識須有正確黨史觀作為支撐。

2.6 優化黨史課程結構
在黨校開設的各門學科中,黨課應構成其中的核心與關鍵,對此有必要構建科學性更強的黨課結構。具體在設置黨課時應把黨史課程視作其中的主導,對其主體地位進行全面突顯。例如在培養學員時,關鍵應當落實于提升學員自身的整體素養,確保學員都能擁有更健全的心態。具體措施為:黨校應把黨史課程置于首位,針對黨史課程有必要更加關注其主體地位。在安排各門課程時,都要在必修課中設置黨史課程。如果涉及專題教育,要在黨史課程中滲透新形勢下的時事內容,塑造更加形象與生動的黨史課堂,確保學員具有濃厚的興趣。
針對黨課的整體結構實現全面優化,此項舉措還應涉及到監督與考核。黨校應從源頭入手,強化各個時間段的學員考核與課程監督。黨員干部只有接受了全方位的黨課考核,才能增強自身具備的自覺意識,避免逃課或者流于形式等各種不良現象。黨校如果能健全多層次的考核模式,可以緊密結合黨員實踐與黨課基本理論,在此前提下提升了綜合性的黨性修養。
2.7 完善黨史教育內容,合理設計模塊,重視內容優勢
第一在內容布局上,黨史教育要堅持歷史的持續性與特定性。開展黨史教育時要重視唯物辯證法的作用,針對具體的歷史事物,要從特定的歷史背景與條件出發進行分析。中國共產黨黨史是一個完整的歷史體系,要闡明各個階段之間的關系和影響。高校要正確引導大學生,培養其科學的歷史認知,使其將黨史教育與自身實際相結合,深刻認識到時代的主題與承擔的使命。
第二在內容設計上,黨史教育應當與青年群體的特征相結合,積極追求精品化與專業性。在以往開展的教學與科研中,各個高校都積累了大量的黨史教育資源,重點是如何有效地匯總與提煉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如何解讀名著,挖掘出與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元素,使大學生通過黨史教育明確自身發展方向。
第三在內容設置上,高校黨史教育要有效區分模塊。不同大學生對黨史教育的內容有著不同的關注與理解,如軍事、經濟、文化等模塊,高校黨史教育人員可以根據學生需求設計一級、二級、三級等多個級別的黨史教育模塊。例如,大部分大學生都對黨史人物興趣較高,那么一級模塊就可以設置為“人物”,向下分出“國外友人”“本國人物”等多個二級模塊,再根據革命的發生階段設置三級模塊。高校黨史教育要深入研究不同大學生的實際需求,針對大學生的需求來開展具體工作,設置個性化、特色化的板塊,增加大學生的學習選擇,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2.8 良好形象推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這種先進性和純潔性,既來自黨自身的階級性和人民性、黨的理論的科學性、黨的理想目標的宏偉性,更來自黨的組織紀律性和優良作風。黨的良好形象的塑造內含著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過程就是塑造黨的良好形象的過程,二者在本質上一致。黨良好形象的形成歸根到底源自于黨的各項主張和行為實踐始終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始終將人民群眾放在最高位置。而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本質上也要求黨始終堅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和尊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塑造中國共產黨的良好形象,就是要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只有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塑造中國共產黨的良好形象。同時,黨的良好形象還有利于增強黨的權威性。一方面,黨的良好形象為黨員提供了對照的標準,能夠通過增強黨員的使命感形成對其無形的約束力。黨的良好形象能夠使黨員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這種心理又反過來約束和規范黨員的思想和行為,促使黨員自覺的依照良好形象的標準和要求來調整自我;另一方面,良好的形象能夠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的本性,良好的政黨形象既能夠堅定黨員的政治信仰,增強黨員的政治認同、角色認同、組織認同,提升黨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又能夠吸引優秀人才,不斷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3 結束語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廣大黨員應強化黨史學習力度,不斷總結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反思黨史中的經驗教訓,更有助于改進自身不足,提升黨建工作效率。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我們將以實際行動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參考文獻
[1]盧燕.社會創業生態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J].中國高校科技,2019,(05):58-60.
[2]吳泳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思政教育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08):87.
[3]邱曉宣.黨史教育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課的價值與途徑[J].大學,2021,(44):56-58.
(作者簡介:李靜,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黨建;工作單位:中共新邵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