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在初中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數學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教師和學生獲得學習成果的必經過程。而由數學錯誤產生的錯題,是值得我們研究和重視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允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也應該研究如何引導學生對數學錯題進行有效分析和整理,利用錯題來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高效的教學活動。
一、初中數學錯題常見錯因
學生的知識漏洞和薄弱之處往往體現在作業和測試的錯題中,所以對錯題錯因進行準確分析,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關鍵。下面,筆者將對學生初中數學錯題的常見錯因進行分析。
(一)學習方法的轉變
小學階段學習數學,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許多學生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造成數學成績不錯的假象,卻忽略了數學思維的培養。而初中數學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學生更關注知識點的形成和運用。如果學生按小學的套路去學習初中數學,就會出現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審題不認真
審題是解任何題目的第一步,而很多孩子不以為然,總是一眼掃過就答題,就會出現看錯、抄錯、算錯的現象,所以要教會孩子在審題時將重點字眼圈起來,特別是在選擇填空題,要適當地寫出答案的生成過程,并且心平氣和地解題,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錯誤率。
(三)概念理解不清
在數學教學中,概念教學是基礎,而對概念的掌握程度也決定了學生在基礎題和綜合題中的得分情況,許多孩子對于概念只停留于片面理解,導致在模棱兩可的選項和變式中出現錯誤,教師在概念教學時可通過具體事例或歷史故事引入教學,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
(四)思維定向,分析不全面
在初中數學中,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思想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是學生綜合解題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的體現。而許多學生在分析問題時不夠全面、思維沒有擴散,導致解題的單一性。
例如:在數軸上有兩個點C、D,點C表示-4,點D與點C相距6個單位長度,則點D表示的數為_____。
這道題的答案是-10或2,部分學生做此題時未考慮D點可能在C點的左邊和右邊,或是未畫數軸來確定點D的位置,只憑思維定向解題,導致只寫了一個答案。除此,像函數、數軸動點問題、去絕對值問題、相似三角形等綜合題,都會考察到學生的分類能力和數形結合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慢慢滲透數學思想,特別是對于優生的培養中。
(五)計算能力薄弱
在數學解題中,除了考察學生對基礎概念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邏輯推理能力,計算能力也是重要的考察部分。甚至可以說計算能力是一個數學優生必備的能力,它體現一個學生的反應能力、解題速度和數學素養。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就是因為計算能力太差,導致在解題過程中重復計算或計算出錯,從而直接影響了答題速度和正確率。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可根據學情定期舉行計算題大賽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六)搜題軟件產生的依賴性
大數據時代,教師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也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其中搜題軟件深受學生喜愛。很多學生在家做作業時遇到難題,會通過搜題查看答案,可大部分學生往往只重視答案而忽略過程的由來,長期下來,學生對于題目的思考時長會慢慢減少,對搜題的依賴性會不斷提高,造成本末倒置,嚴重影響學習興趣和思維方式。對知識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練習中面對題型變式往往無從下手。
(七)心理因素
初中孩子面對考試或難題時的心理狀態,也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孩子在大考中由于過度緊張或缺乏信心,錯誤率遠遠高于平時作業和練習,導致發揮失常。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肯定和鼓勵學生,在營造競爭氛圍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平常心,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初中數學錯題的有效整理
合理的評價制度可以促進小組間的良性競爭,反之,小組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也能成為班級日常事務和教學活動有力的保障,兩者相依相存。
(一)規范錯題本
1.培養找錯糾錯能力
整理錯題前,要培養學生找錯因、糾錯的能力,讓學生清楚為什么錯、錯在哪里。教師可以在課堂練習和作業講評時,給學生規定的時間,讓學生在錯題旁邊標明錯因和錯處。在每次試卷評講前,可以給時間讓每個小組討論,互相找錯糾錯,對失分有疑惑的可以舉手,教師及時給予解答。這樣的做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自身薄弱處的認知,也有利于錯題的整理。
2.錯題本記什么
整理錯題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數學錯題本。可以讓學生準備兩本A4大小的單行本,一本為“試卷錯題本”,另一本為“錯題積累本”。試卷錯題本主要用來整理每次周反饋或大考后的數學錯題,錯題積累本主要用來整理平時作業練習的錯題和記優法。記優法就是對于一些題目存在多重解法,學生進行記錄整理,并從多種解法里邊找到最優法,從而提高自己的解題速度和技巧。
3.錯題本怎么記
對于錯題本的整理要求要規范,首先題目要用黑筆抄寫,答案用藍色筆進行記錄,并用紅筆在每道錯題旁邊寫上錯因以及對應的反思,選擇題和填空題要有解析。記優法要標明“多重解法、解法一、解法二、最優解法”。
(二)錯題歸類,定期溫習
錯題經過一段時間后會積少成多,這時要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分類梳理。可以按照錯題題型歸類,也可以按照錯因歸類,或是根據學生自己的習慣歸類。在歸類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的知識架構和薄弱處更加了解,也加深了對錯題的印象。
錯題是學生知識漏洞的體現,所以定期對錯題進行溫習很有必要。為了節省時間,學生可以在每周數學周反饋的前一天對錯題進行復習。但要注意的是,復習不能只是精細閱讀錯題,而是要把錯題重新在練習本做一遍,并且對原先錯題進行新的補充和反思。
(三)及時反饋,周期評比
初中孩子的學習自主性并不高,所以對錯題本進行檢查反饋,才能保證錯題本的完成質量。教師可以讓科代表每周一收錯題本,然后對每個學生的錯題本進行檢查。若發現不合格的及時進行批評改正,對于完成優秀的孩子,可以在班級和家長群進行展示和表揚。除此,在每月的錯題本評比中評出“月錯題小能手”,并對同學們錯題完成質量和成績進行比對分析,用數據說明錯題本的重要性。
(四)師徒結對,消化錯題
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學習主動性也不高,對于錯題有時只是“表面過關”,沒有真正弄懂錯因。為了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師徒結對,給“師父”安排指定任務,對“徒弟”進行錯題過關練習,并定期舉行輔導成果檢測,“徒弟”表現優異的,“師父”可獲得“最佳師父獎”。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后進生消化錯題,也能培養“師父”的教授能力和協作能力。
(五)錯題重現,激發興趣
錯題本的實施,最難的不在于實行,而是許多學生會直接抄答案了事,這樣費時做無用功不是我們要的結果。那如何讓學生認真對待錯題本呢?教師可以將每周的錯題進行分析篩選,然后在下周的周反饋中進行錯題重現,并通過小組合作對小組成績進行加減分,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錯題的重視程度,并認真地對錯題進行溫習。
(六)大數據分析,統籌過關
教師備課組層面,可以通過學校大數據系統,對周反饋中學生錯題進行數據分析。對比班級和年級各題的得分率、對比選擇題各選項比重等,對年級和班級錯題進行分級歸類。理清教學的側重點,對相關知識點進行二次鞏固過關。通過錯題分析,可以更快找到教學重心,對癥下藥,提高備課效率。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