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帆
跨學科教學是現代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學習方式,美術課堂上表現的學科間知識的關聯性愈加突顯與重要,美術教師要了解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美術學科的跨學科教學,以促進學生對各學科的橫向理解,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重要意義。
在美術單科教學中融入跨學科知識內容,讓各學科知識之間得到鏈接與整合,可以促使學生的感知和思維得到整體和協調的發展,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的各種挑戰。
一、與音樂學科融合教學
小學生的成長不應有過多束縛,如果孩子擺脫不了各種條條框框,個性就得不到發展。毫無疑問,好的美術教學就應當讓學生有充分的發揮空間,特別是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美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性極強的學科,教師要為小學生創造有詩情畫意的美好情境,為其塑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時,將美術學科與音樂學科融合起來進行教學,往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因為二者之間可以實現視覺與聽覺的完美結合,從而讓學生徜徉在藝術的美好意境中,顯然這是單純地開展美術教學所難以比擬的。
例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過年啦”一課時,就可以引入音樂元素,讓學生通過邊收聽音樂邊作畫的方式,體驗人們過年時的美好心情。教師可以具體設置以下環節: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會簡單地畫一些他們頭腦中過年的場景,如一家人圍在桌子旁吃團圓飯,桌子上有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而在畫這些食物時,教師要重點教會學生如何使用一些作畫的技巧;二是引導學生在作畫后進行觀察,自己發現畫中的一些特點,尤其要教會學生體驗作品中的協調感;三是通過播放“迎春花”“過大年”等傳統新年歌曲,烘托課堂氣氛。這樣一來,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心靈有了歸宿,美育的效果自然也發揮了出來。
二、與語文學科融合教學
美術教學同樣可以與語文學科融合起來。語文較為強調文學,這一點就非常適合用來激發學生的藝術靈感。教師完全能夠借助語文課文中的素材,激發學生作畫的熱情,使其思維得到開發,情感得到培養,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也更容易為他人所發掘。例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可愛的動物”時,就可以結合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小蝸牛”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進行領讀,讓學生大致了解課文中的精彩情節,接下來,教師在為學生仔細講解蝸牛的一些特點,告訴學生蝸牛“有殼且爬行極慢”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這樣一來,學生對蝸牛就有了基本印象。而教師在具體教授作畫技巧時,就可以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讓學生在想象中自由發揮,圍繞蝸牛的主要特點進行作畫。顯而易見,有了語文和美術的融合,學生的知識得到積累,思維能力也得到開發,核心素養必然會有提升。
三、與科學學科融合教學
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同樣存在交集。科學學科的學習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具備最基本的科學精神,而美術則可以起到很好的啟發想象力的作用。兩大學科顯然可以有融合教學的充足空間,在這一點上,不少美術教師已經有了共識。事實上,科學學科中很多知識都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而美術這門藝術同樣也來源于現實。所以,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可以找尋小學生喜歡的一些科學常識,將其作為美術課堂教學的素材。這樣,學生在作畫的過程中,就不會覺得沒有素材可挖,相反,一些有趣的科學現象倒可以成為學生創作的源泉,讓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核心素養也得以培養。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學須走出固有套路,大膽采取跨學科融合教學這種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模式,以拓寬學生的眼界,使其對繪畫不再有抵觸,且慢慢培養出內心當中的藝術創作靈感,進而讓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落實到實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細致探討,意在為其他美術教師開展美術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