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鳳 袁琳琳 余明磊
此文系河南省商丘市教研室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論文, 立項編號;L202211171高考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在新高考背景下,廣大師生最關心的是“考什么, 怎么考”的問題。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化學考試內容改革,教育部構建了“一核四層四翼” 的高考評價體系,“四層” 規定命題內容,“四翼”保障命題水平,它將有力促進高考內容改革以及命題質量的提升。根據化學學科的功能性定位,確定考察化學觀念、思維方法、實踐探索、態度責任四項學科素養,將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歸納與論證能力、探究與創新能力確定為化學學科關鍵能力,提出基于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考察要求的情境化考查思路。提高考試命題的科學性、規范性,從學科角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依據《化學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科學構建“四層”考查內容。
核心價值———考試作為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與教育教學發揮著相同的功能,是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要載體。化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 通過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的火藥的制備、陶瓷的成分、傳統中藥等古代科技文明和近現代化學領域如候氏制堿法等重大科研成果的了解,展示中華優秀科技成果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激發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從而讓學生意識化學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大影響,對改善人類社會作出的重大貢獻,要讓學生學習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化學觀念, 能對目前社會熱點問題涉及化學部分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養成正確價值觀。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追求由事實,注重動手動腦。因此要向學生展現科學研究的過程, 讓學生領悟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嚴謹求實、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展示化學在新理論的創立、新材料的研制、新藥物的合成、新能源的開發等方面的巨大成果,讓學生體會化學是一門有魅力的科學,激發學習化學、進行理論創新和應用實踐的興趣,激發習動力。弘揚愛國主義情懷是化學科的社會價值,認識化學對人類進步的貢獻是學科本質體現,激發學習興趣是育人價值的體現。
學科素養———化學的學科素養細化為化學觀念、思維方法、實踐探索和態度責任。《化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識與微觀探析、平衡與變化的思想觀念、推理論證與概念模型、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5 個方面。這5 個方面素養立足于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反映了化學學科研究的本質和特征,變化與平衡的思想觀念體現了化學學科本質特征和思維方式,推理論證和概念模型突出了學科思維方式,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實踐與創新思維,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揭示化學學科更高層次的價值追求。
關鍵能力———依據《化學課程標準》的學業要求,結合教育測量學能力目標,將化學的關鍵能力歸結為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歸納與論證能力、探究與創新能力。這些關鍵能力是學業要求的綜合化表現:是學科素養在特定形式下的體內涵和技能表現。是學科素養在特定形式下的具體內涵和技能表現。
必備知識———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反應以及物質轉化的一門科學。必備知識主要包括必備知識分為實驗原理與實驗方法、元素化合物性質與應用、化學語言與化學概念、變化與平衡、物質轉化與合成。實驗原理與實驗方法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內容,是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其內容包括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等。元素化合物性質與應用中分為金屬和非金屬部分,鈉、鐵、鋁等重點金屬單質及化合物的性質,非金屬中包括鹵族元素、氧族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化學語言與概念包括的元素符號和方程式書寫等內容,要求會使用基礎化學術語。反應與平衡主要是化學反應原理的內容,包括化學反應速率問題、氣態平衡和溶液中的平衡、電化學、熱力學等方面的知識。
物質轉化與合成將無機物和有機物進行整合,內容包括典型無機物的性質、有機物的性質及轉化關系。必備知識更全面細致的反映基礎教育層面的化學知識體系。
高考評價體系是指導高考命題的實踐體系,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 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內容改革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貿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構建德名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的要求: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 以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為基本遵,科學構建基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的高考評價體系。根據化學科的學科特點,在考查內容上:要展示化學科學的根本特征是合成新分子和創造新物質,是與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以及生命科學等密切交叉和相互透的核心科學要展現化學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體現化學對人類的經濟發展人類生存條件的改善以及社會的進步作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