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化學學科相對其他學科,知識點繁多,內容枯燥,再加上學校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限,化學學科的教學內容顯得枯燥無味。“填鴨式”教學模式在化學學科教學中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只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只有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趣味化,才會促進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的興趣。對于提升化學教學效率、增加教學經驗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一、高中化學趣味化教學的必要性
第一,化學這門學科本身特點就是抽象性、實踐性較強,脫離了實際生活,化學的內容將會變得枯燥乏味,化學學科的教學內容也無法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傳統模式下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化學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化學學科如果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必然會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打擊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運用趣味化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使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第二,在化學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趣味化的教學案例,以此作為教學的手段或者教學導入、結論的方式。趣味化的教學,要求教師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來講解化學知識,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第三,趣味化的化學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而讓學生正確對待化學學科的學習,形成正確的學科價值觀念,提高學習能力,保持學習熱情,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并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高中化學趣味化教學的探究方案
1、實驗教學趣味化,提升教學效果課堂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化學知識原理都可以通過化學實驗來展示并驗證,使抽象化的化學知識具體化,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1“硫和氮的化合物”內容時,教師應對二氧化硫進行相關的實驗,引導學生探究其中的性質。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可以結合“酸雨”這一生活現象來啟發學生思考: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二氧化硫的性質是什么。讓學生用科學的化學實驗來證明自己推斷是否正確。通過實驗將其實用性體現出來,讓學生知道化學學科的價值,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
2.深度挖掘教材,緊密聯系生活常識高中化學教材注重聯系實際生活,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并將此作為教學重點,注重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案例(如煙花、照明彈等,就是利用了鎂在空氣中燃燒能發出耀眼的白色光芒的性質)來制作材料,讓學生回憶平時看煙花時的場景。同時,教師要教育學生正確利用這些物質的特性, 如鎂與二氧化碳在一起能夠燃燒,可引起火災,所以在鎂發生燃燒的情況下,不能用二氧化碳來滅火。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而且也喚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本領。
利用情景教學,促進知識理解情景教學是指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場景。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場景再現,合理地、恰當地引入具體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聯實際生活情景,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第三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指出平時接觸過的調味品里面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引發學生踴躍發言。教師可以將相關的調味品及其有機物的原本材料帶到課堂上,給學生一些觀察與實驗的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由此提升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課堂上應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以活躍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交流和討論,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三、結語
總之,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趣味化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實際生活的創新。教師要以趣味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將化學知識與實驗操作之間建立起有效聯系,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另外,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好引導作用,在學生自主學習時,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引導,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真正了解化學學科的作用,從而真正喜歡化學學科,用心學好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