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婷
摘要:文章調研阿爾泰語系高職生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的現狀,采取針對性、應試性和準確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加強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訓練,從根本上改變阿爾泰語系高職生的語言面貌。
關鍵詞: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
一、提高普通話水平的現實意義
語言能力是人們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是提高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在教學中強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
二、阿爾泰語系高職生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現狀
普通話是我國通用語言,但一些區域受環境等因素影響,普通話水平偏低。調查顯示,普通話水平對就業有較明顯的影響。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能提高學生溝通交流的效率。所以普通話不好,可能會成為學生就業路上的絆腳石。同時,普通話水平測試證書是大部分高職生畢業之前需要取得的一項證書。
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很多職業院校雖然已經將取得普通話三級乙等水平等級證書作為學生的畢業條件,但在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中,筆者發現,學生的普通話基礎普遍較低,這不僅加大了普通話訓練的難度,還影響了學生對專業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所以學生很難在三年的學習生涯中取得好成績。青年學子是未來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力軍,如何有效解決學生普通話水平不高這一現實問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值得職業院校著重研究的課題。
三、加強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中聲調偏誤糾正教學的重要性
通過對800多名學生的調研,并結合多年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學生普通話不標準的癥結主要是沒有完全掌握普通話聲調的發音。當單獨把“ā、á、ǎ、à”拿出來時,學生都能很快地發出正確的音,這種結果導致95%的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普通話聲調的發音。然而,在讀多音節字的時候,學生就容易出現錯讀問題,如把“上海”讀成“尚害”。在看著聲調讀拼音的訓練中,會出現學生一個音糾正了10遍,可第11遍仍然讀錯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學生對基礎聲調不熟悉。
調研發現,學生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扣分點多集中在聲調偏誤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學生受阿爾泰語系影響,長期在一個語音范疇內說話,因此在說普通話時聲調偏誤較大,還不容易糾正,給漢字學習和日常口語表達等方面造成了較大的阻礙。
普通話水平測試項目有四個,分別是讀單音節字詞、讀多音節詞語、朗讀短文和命題說話,無論在哪一個環節,聲調的錯誤、缺陷,都被作為主要的評分項。例如,讀字、詞項目考查的就是學生是否準確地掌握了字詞的音調,并配合聲母、韻母的相關知識,測定其綜合技能水平。這兩部分的評分標準是聲調的完善程度,在讀文章和口語表達兩個部分里,雖然評分標準中沒有明確寫“聲調”兩個字,但語音標準程度就獨占25分。聲調作為普通話標準音的發音基礎,需要被重視起來。因此,在相關的練習和訓練中,教師應創新方法,突出重點,加大聲調偏誤糾正的訓練強度。
四、加強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教學的基本原則
基于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中聲調偏誤糾正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在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的日常教學訓練中應該堅持三個原則。
(一)針對性原則
生活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學生多數使用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和普通話的區別不僅體現在語法詞匯上,而且在語音、語義方面的差別也是十分巨大的。況且阿爾泰語系的語言屬于非聲調語言,這加大了使用阿爾泰語系語言的學生學習普通話的難度。因此,教師要找到學生普通話不標準的癥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進行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朗誦詩歌的形式,讓學生清楚地感知非聲調語言和聲調語言的區別,通過對比找出最易混淆的聲調。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普通話水平測試詞匯表,有針對性地結合阿爾泰語系學生的聲調缺陷與錯誤進行訓練,使學生真正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點。
(二)應試性原則
通過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訓練,教師能幫助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普通話四個聲調的發音,進而為學習專業知識,未來適應職場、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打好基礎。為此,在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內容,選擇高頻字詞進行練習,強化四個基礎聲調,即“陰、陽、上、去”的記憶訓練,字、詞、句、段、篇逐步推進訓練的速度和強度。因為,此項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幫助阿爾泰語系學生至少取得普通話三級乙等水平等級證書,而讀和說是當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主要形式,所以日常聲調偏誤糾正要強化讀和說的訓練,讓學生能更快地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
(三)準確性原則
其實,聲調是學習普通話的難點,也是能否說好普通話的明顯標志。教授普通話課程的教師應該至少達到普通話一級乙等水平,并從發音部位開始系統講授聲調,使學生在課堂上能聽到最標準的普通話。在現代教學理念之下,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打造標準化的普通話教學環境。因此,教師需要像糾音機器一樣,能聽出學生的聲調錯誤,并及時糾正。因為阿爾泰語系學生適應普通話需要一個過程,要克服“怕說”的心理,所以教師還需要發揮孜孜不倦的職業精神,關心、關愛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說好普通話的信心。
五、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中聲調偏誤糾正教學的方法
在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中,教師只意識到聲調學習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除了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提升聲調發音的考核要求,教師還應設計有針對性、應試性、準確性的聲調偏誤糾正方法。下面,筆者簡單介紹四種聲調偏誤糾正教學方法。
(一)對比教學法
對比教學法是通過標準音和不標準的發音作比對,讓學生聽出聲調之間抑揚頓挫的變化,提高辨別標準音,理解和區分字詞含義的能力。大多數阿爾泰語系學生單音節字讀得相對較好,但只要出現多音節詞或者句子,就容易記混,甚至拗口到發不出這個聲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門別類地學習,排列出最容易混淆出錯的詞語,再進行誦讀和訓練,明確區分四個聲調。
教師可以嘗試以下技巧,幫助學生區分四個聲調:第一,注重四個基礎聲調的記憶聯系,讓學生對四個聲調進行自由組合,讀的時候由低速向快速轉變,細細品味,逐漸找到聲調轉換之間的技巧。第二,利用“國家語言扶貧”等軟件的自動評分功能,通過標準音和學生語音的對比練習,使學生對自己的發音有直觀的分數評價,有利于學生養成自我糾正的習慣。第三,運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向對比,熟練掌握變調的時機、環境、語言結構,從而靈活地理解發音,而不是機械地記憶。
(二)差異教學法
對受非聲調語境影響較為嚴重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差異教學法。從本質上而言,非聲調語言和普通話共性不大,但結合非聲調語言特定環境下的語調,可以發現彼此微妙的對應關系。例如,維吾爾語中的“tang”,表示不知道,它在發音的時候,就貼近陽平;“qikai”,表示走開、下來,它的尾音就接近去聲。教師可以通過求同存異的方法,促使學生在不同語言中找到內在的聯系,建立自己的學習思路,從而全面推進普通話聲調學習。此外,針對性的訓練必不可少,教師可以通過朗誦詩歌,讓學生學會用“抑揚頓挫”的技巧表達感情,反復地練習,形成本能記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詞匯表中,整理出聲調同類組合的詞匯。例如,“陰平+陽平”的組合,包括生活、山河、青苔、屋檐等詞匯;“陽平+上聲”和“上聲+上聲”的組合,包括羊腿、人海、你好、我倆、獎賞等詞匯。
(三)聽辨因練習法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知道怎么讀,不如知道怎么讀對。學語言一開始都是通過模仿來習得的,普通話學習離不開一顆會聽的心,學生通過聽,辨別出正確讀音,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模仿訓練。因此,聽辨音練習是教師普通話聲調偏誤糾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進行聽辨音練習時,教師要先讓學生掌握普通話音調要領,直到學生能聽出音調的高低變化,然后模仿發出正確的音高。
此外,師生可以開展“找茬”活動,互動剖析某一項易錯的聲調。學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誦讀,教師再點評。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先錄音練習,更直觀地了解自己與標準音的差距。通過這些練習方式,教師可以提高學生對普通話聲調的實際運用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鼓勵學生讀透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60篇必讀篇目,先降低讀的速度,逐字讀,通過錄音,聽辨自己的語音缺陷,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保證每一個字的聲調正確,接著調整速度、流暢程度等,直至熟練地掌握相關技巧。
(四)積極教學法
積極教學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普通話教學中,聲調訓練是很多學生覺得枯燥的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將無趣的教學有趣化,將無聊變得生動。積極教學法有幾個固定的模式,如有導向性的點名提問、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思維導圖、學生演示等,教師使用這些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普通話字詞聲調。教師通過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聽辨音能力,通過配音挑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學生相互監督、競爭的良好學習氛圍。在比拼中,學生能感受各聲調之間的差異和變化,歸納、總結普通話相似音,加深對普通話聲調的記憶,從而樂于學習普通話。這樣一來,讓乏味枯燥的聲調偏誤糾正教學便會生動起來。
普通話水平的提升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在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提綱挈領,找到重點部分,強化重點訓練。以聲調為例,在漫長的學習中,教師要找到創新的路徑,強化阿爾泰語系學生內心深處對聲調學習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讓不同語言環境的學生都能熟練地掌握普通話聲調規律和要領,讓中華優秀的語言文化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徐春蘭,王敏.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命題說話項的培訓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23(4).
[2]楊靜.高職普通話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3(1).
[3]趙恒.新時代普通話教學路徑研究:評《普通話教學新路》[J].語文建設,2022(23).
[4]吳赟.初級階段非洲留學生普通話聲調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南京:東南大學,2019.
[5]王倩.西藏自治區藏族學生普通話教學研究:以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1).
[6]李蕾,徐紀峰.小組合作互助學習方式在高職普通話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3(5).
(作者單位: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