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相關貪腐案件不斷披露,反腐風暴已波及資本市場,醫藥板塊股價波動,其中醫藥龍頭恒瑞醫藥三天股價跌去13.82%。不過,有投資人分析指出,醫藥板塊股價波動為市場恐慌情緒下的短暫行情,醫藥領域反腐對優質企業來說是長期利好。
高昂的銷售費用,始終是醫藥行業的隱痛。
數據顯示,醫藥(中信)成份項下460家上市公司(剔除4家退市公司),2022年銷售費用共計約3397.3億元,同比增長4.5%。
從醫藥公司銷售費用表現來看,排名前十的公司銷售費用均超過50億元,其中上海醫藥銷售費用最高,超過100億元。
剔除16家未盈利公司后,31家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率在50%以上。其中,銷售費用率表現排名前十的醫藥公司,銷售費用率均超過60%。
對于醫藥企業而言,新品推出后的學術推廣,成為快速打開市場的關鍵。這也使得學術推廣費在藥企的市場推廣費用構成中保持較高的占比。
以恒瑞醫藥為例,其2022年度的學術推廣、創新藥專業化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支出為38億元,占銷售費用總額的51.83%。
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將學術推廣的費用和市場推廣、咨詢費打包整體計算。比如步長制藥披露其2022年度的“市場、學術推廣費及咨詢費”總額為71.2億元,占銷售費用總額的95.17%。
藥企的學術推廣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展開?
廣譽遠5月披露公告顯示,公司2022年度的市場推廣費用為6.86億元,其中有3.85億元為商業主題活動費,占比56%,2.45億元為學術推廣費,占比36%。
廣譽遠指出,學術推廣費主要包括開展醫院科室會議,以及參辦全國中醫婦科、西醫婦產科、 中西醫結合男科、全國婦科內分泌培訓工程等全國性或省級各項學術活動,宣傳企業、 宣講醫學或產品知識、藥品性能及最新基礎理論和臨床研究成果。
2022年,廣譽遠在醫院方面展開的全國及升級學術會議、學術巡講、基層醫師培訓、科室會、其他學術推廣場次共有2629場,參會人次達25.99萬。這背后,學術推廣成為眾多藥企保持銷售額增長的關鍵。與此同時巨額市場推廣費中也可能暗藏“貓膩”。
近期,上交所在《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動態》中指出,醫療企業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往往較高,銷售推廣活動的真實性、合規性頗受市場關注,銷售推廣費往往存在名目復雜、類別多樣、可能用于隱性支出等問題,一直是審核關注的重點。
(摘自《新京報》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