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保銀
摘要: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化學的教學要求和實踐性要求逐漸提升,人們對于化學的認知也逐步加深,新教材的編制更加注重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結合實際生活,對青少年的化學教育要求和方式也有所改變。化學是一門具有神奇色彩的科目,是能夠用知識解答生活中神奇現象的語言,是人們不斷探究未知世界的工具。為了更好地展開新教材背景下化學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化學意識和化學能力,教師需要結合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展開教學設計,結合時代的發展需要和素質發展要求,逐漸展開綜合性的化學教學,通過多種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主性,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意識。作為一名有多年高中化學教學經驗的教師,筆者將結合多年一線教學中的感悟,展開高中化學新教材課堂教學的探究,并對探究的思想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 新課標背景? 新教材? 新思考
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教育部不斷強化化學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對學生的學習設定了更多的目標,加強了對學生的整體教學的要求,希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實化學課堂教學內容,著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根據新教材的化學教學內容來尋找不同的教學真實背景材料,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最終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化學的一般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化學的學習中正確認知生活中的事物,更好地理解化學服務社會的責任,辨別化學知識的關聯性,能夠將化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解決實際問題,用專業的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神奇現象。面對已經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的高中生,教師能夠在學生現有的化學知識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拓展自身綜合能力,進而達到現代社會對于青少年的化學應用的要求。
一、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展開化學的趣味教學
化學知識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使用的內容,也是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托。化學是一門具有趣味性的學科,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化學教學時,為了更加直觀地讓學生理解化學內容,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化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PPT圖片或視頻的形式來展開化學知識的教學,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化學內容,在趣味指導的同時集中學生的專注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化學知識和思想。
比如,教師在開展“認識有機化合物”的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展示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在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有機化合物常見的分類方法以及有機化合物的主要類別及官能團,可以按照生活中常見的分類方式展開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利用投影、動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演示有機化合物的內部結構及相關知識點,以生動且清晰的教學方式降低教學的抽象性。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獲得有機化合物的相關知識,還會具備分類的意識,從而更好地把握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掌握甲烷、乙烯、乙炔、苯等的結構特點和同分異構體。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展開對同分異構體的學習,通過有效的分析對解題思路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對其中蘊含的規律、方法、結構進行思考,同時學會關聯運用。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感受化學知識的魅力,逐步提升化學思維,拉近自己與有機化合物之間的距離,提升解題能力和學習興趣。
二、結合實驗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的突破與學生的思考探究是教師們需要研究的內容。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需要在原本的基礎上得到更大的提升,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認知和理解,能夠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化學的真實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意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時,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驗的機會,利用化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化學的魅力,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實驗觀念,讓學生真實地參與到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化學的變化與神奇,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意識,讓學生能夠全面的展開化學的學習、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化學思維。
比如,教師在開展《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離子》的實驗知識教學時,為了形象地展現化學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入實際的背景學習環境中,讓學生參與實踐過程,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硫酸根離子等雜質,學生需要熟練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操作,認識化學方法在物質分離和提純中的實際使用過程。為此,教師需要準備全面的實驗器材,讓學生認識實驗儀器,掌握實驗儀器的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項,讓學生在整體的化學環境中認真地完成實驗內容,對實驗產生深刻的理解。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展開知識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進行實驗步驟展示,每一步教師都需要將注意事項教給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學會實驗的步驟以及實驗的注意事項。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觀察,將自己收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記錄,在實驗結束后通過合作交流展開實驗討論。同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疑問讓學生思考,通過問題的展開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考意識,讓學生更好地開展化學知識的探究。最后,為了提升學生的化學實踐性,教師需要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實驗步驟,選取正確的實驗儀器,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并記錄實驗過程,互相討論實驗過程中的錯誤操作,通過實驗操作來加強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意識和興趣,讓學生能夠提升動手能力,在動手的過程中逐漸積累化學思想和化學知識點。
三、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具備學習能力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會自主學習至關重要,如果只會跟在老師后面學習,老師沒教的、老師沒有要求學的,統統不學,那么學生就不會有好的能力發展。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和思考能力,教師可以更好地拓展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后面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為此,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問題導向,幫助學生主動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提升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備能力,逐步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能夠更好地在自學中獲得成長,可以獨自面對問題、學習新知識。
比如,教師在展開《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新知識的預習,設計一個預習問題作業。為了幫助學生指明學習方向,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預習的框架,在大方向的指引下,學生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學習,可以通過課本來了解硫元素,也可以借助網絡展開相關知識的檢索學習。學生在通過多種方式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生成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可以了解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還可以掌握硫與金屬反應、與非金屬反應、與強氧化劑反應的不同現象和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知識,對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認識得更加深刻,同時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積累自信心。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預習框架,更加有針對性地展開知識的講解,通過師生互動或者請學生上臺講課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學意識,讓學生能夠及時展示自學的內容,同時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從而可以結合學生的問題展開更有針對性的化學教學。在有限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更多的化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讓化學成為學生學習的快樂源泉。
四、通過開放式活動展開化學知識的學習
所謂開放式教學,主要是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根據學習的主題展開多樣性的思考、探究和學習。通過不同的方式及學生的生活來對化學知識進行理解和分析。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教育部對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化學素養培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僅需要學生展開課本知識的有效學習,還希望學生能夠開闊視野,具備全面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化學,更好地了解化學的實際應用,感受化學應用給實際生活帶來的便捷與高效。為此,教師需要開展一些開放式活動來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和興趣。
比如,教師在開展《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的教學時,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自然資源是什么。利用自然資源,人們能夠更好地提升生活質量,有效地使用自然資源來生活,使用自然資源挖掘更多的財富。自然資源分為無限的自然資源和有限的自然資源,太陽能、風能、水能、大氣等屬于無限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不會因為大量使用而枯竭。有限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學燃料,是大自然長期積蓄的資源,是需要很多年才能夠再產生的資源,又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教師在對學生展開知識普及之后,需要開展一些開放性的活動,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踐來展開自然資源的學習,探究自然資源與人類經濟活動發展之間的關系,真實了解到自然資源是什么、化學與自然資源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如何運用化學知識來提升我們的自然資源呢?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在生活中進行實際考察,詢問周圍的人或者查閱資料,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對這部分內容展開豐富的辯論。通過開放的教學活動,達到讓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更貼近,培養學生的思考意識及行動意識;讓學生具備應用化學知識的思想,進而達到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要求。
五、注重復習環節,培養復習意識
在展開化學知識的教學時,學生不僅需要學習新知識,還需要鞏固舊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展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高中階段的學生不僅面臨學習能力提升的要求,還要面臨高考的挑戰。為此,教師需要綜合展開化學的教學,既要注重長度,也要關注寬度;既保證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接受新的化學知識,還要保證學生能夠不斷地積累化學知識,讓之前學習的知識一直保持在學生的腦海中。為此,教師需要重視復習的環節,培養學生的復習意識,讓學生能夠在吸取新知識的同時不丟棄舊知識,以不斷積累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化學能力及化學素養。
比如,思維導圖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方式,能夠結合圖形和文字來搭建知識的框架、厘清知識的主干內容,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系統脈絡。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為學生總結知識點和回顧,以清晰的圖形方式展現知識脈絡,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逐漸形成復習總結的意識,并將總結出來的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以一整個系統的形式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把握,強化學生的化學思維,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點的同時能夠區分化學知識點之間的相似性,以清晰的思維和系統的分析展開化學知識的總結,快速高效地掌握化學物質的性質、理解化學反應方程式,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復習意識,讓學生溫故而知新。
總結
總體而言,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知識模塊多,部分內容過于枯燥。因此,教師需要采取多樣且趣味性的方式展開化學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快速適應“新教材”的教學思路,逐漸拓展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蓮,楊美秀.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9):102103.
[2]張艷.課程思政背景下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1.
[3]劉云生,王玉林.巧用多媒體技術優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3):9293.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