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新思考
【摘要】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要以強國夢和強軍夢為基點,凝聚共識;以法規建設為抓手,強化職責;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高效保障;以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為機制,長效發展,在富國和強軍的統一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之路。
【關鍵詞】國防 后備力量 建設 新思考
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穩固國防和建設軍隊的重要方面,是穩固國防和軍隊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關系到國家安危和民族興衰,因此,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必須強化。目前,國家以及軍隊建設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給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賦予了新的使命,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一定要努力拓展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新思路,從而建立起一支強大的國防后備力量。
一、以強國夢和強軍夢為基點,凝聚共識
(一)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實現強國夢和強軍夢的戰略舉措
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后備力量,要真正實現強國夢和強軍夢是比較困難的,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也是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主權獨立、民族統一意義重大。目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際敵對勢力分裂中國的陰謀從未停止,而國內各種矛盾也初露端倪。我們要認清肩負的政治職責和歷史使命,認真履行好增強國防后備力量的應盡之責,要把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作為實現強國夢和強軍夢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
(二)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實現強國夢和強軍夢的重要基石
經濟騰飛支撐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對經濟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當前,我國正在奮力打造中國夢和強軍夢,需要我們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融入到經濟發展的社會實踐當中,要充分發揮強大的國防后備力量優勢,深層次地推進國防后備力量與社會經濟的同步融合發展,在政策導向、資源配置等方面統籌安排,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當中,使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強國夢和強軍夢的重要基石。
二、以國防后備力量法規建設為抓手,強化職責
(一)重視并完善國防后備力量法規以及體系建設
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高度重視國防后備力量法規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同時,一些地方性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法規也陸續出臺,強化助推和促進了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但也存在原則性規定多,操作性弱,配套不健全,缺少互為補充的法規體系等問題,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分配多元化、勞動大軍流動化的特點。所以,應根據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修訂并完善相關法規體系,使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有法可依,職責明確。
(二)完善其它法規與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法規的呼應性
要以《憲法》為依據,強勢推進和協調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在修訂完善現有的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中,增加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等條款,以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在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工作中的職責和義務。要進一步明確公民在參加國防后備力量活動中應當享受的正常待遇,對阻礙公民參加國防后備力量活動的有關行為,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加大獎懲力度,通過修訂和完善其他法規來確保與國防后備力量相關法規的呼應性以及一致性。
三、以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為重點,高效保障
(一)強化培養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人才
要依托軍地院校,加強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人才培訓,充分發揮軍事院校和有關地方院校培養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培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通過各種獎勵措施和手段廣泛吸引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和相關科技工作者,加入到國防后備力量隊伍當中,形成一批能熟練操控各種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國防后備力量人才群體。要通過各類信息化人才培訓,不斷提升和豐富國防后備力量人員的信息化知識,使之符合新時期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信息化人才需求。
(二)強化國防后備力量人員的信息化訓練
要強化國防后備力量人員的信息化訓練。面對新時期、新形勢和新任務,作為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基本實踐的信息化軍事訓練如何有效開展,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戰略課題。尤其是在長時期和平發展,缺乏實戰檢驗的情況下,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只有勇于適應信息時代,投身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實踐,才能切實轉變國防后備力量的戰斗力生成模式,打造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通過網絡化、信息化訓練基地建設和訓練,創造出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訓練的新經驗,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信息化訓練之路,切實提升國防后備力量的信息化作戰能力。
(三)強化建設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領導機構
建立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領導機構能夠確保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建設有序、穩步發展。我們要從基本國情出發,建立建設軍地統一的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實行軍地一體、合署辦公、雙重領導、統一指揮,形成橫向通聯、縱橫一體的網狀指揮體系,以推動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工作的深入開展,確保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正常運轉,確保戰時擔負起組織國防后備力量參與作戰任務,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提供有力保障。
(四)強化構建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作戰平臺
在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建設中,要依靠科技和信息化,從功能合成和人員合成兩個維度入手,按照平時各司其職,戰時合成作戰的要求,從制度建設、組織指揮、保障監督等方面同步建設,建立和完善多軌聯控、聯合作戰的工作機制,打造情報研判、指揮調度的信息化作戰體系平臺。要購置最優秀的民用信息技術裝備參與平臺建設,要以軍事實戰需求為標準,將有關信息技術指標統一,努力提高信息裝備的兼容度,為建立軍民一體的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作戰平臺奠定基礎。
四、以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為機制,長效發展
(一)建立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發展的機制
建立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的機制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部分。要鼓勵、支持和引導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抓好重大戰備項目和預儲預置落實。要從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支援保障打仗、搶險救災、反分維穩、脫貧攻堅等方面,研究探索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的機制,確保一旦有事,能夠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國防后備力量與民融合的規律,促進國防后備力量與民融合發展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推進。
(二)創新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發展的模式
要創新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發展的模式,建立與市場經濟環境和戰斗力標準要求相適應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與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使國防后備力量組織向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不斷拓展。要積極應對國防后備力量與民縱深融合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整優化國防后備力量結構,建好建強應急隊伍,更好發揮工作隊、宣傳隊、戰斗隊作用,切實構建起以支援保障和打贏能力為核心、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依托的新模式,努力形成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與民縱深融合,使之長效發展。
綜上所述,在堅持富國和強軍統一中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有效推進中國特色軍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之路,建設一支規模適當、質量較高的國防后備力量,對于遏制和打贏信息化戰爭,服務和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方威.適應轉型要求,加強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建設[J].國防,2007(10).
[2]馬淵,任向陽.走開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路子,努力提高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質量[J].國防,2016(6).
[3]文木海,李志倫.著眼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需要大力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J].國防,2012(1).
[4]周立強.對提高預備役部隊建設質量的兩點看法[J].國防,2010(4).
作者簡介:韓克善(1965-),男,漢族,江蘇蘇州人,任職于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