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臣
摘? 要:貝爾湖鯽(Carassius auratus)是貝爾湖特有的野生鯽,具有背高、體短、肉細、味美的特點,是貝爾湖重要的經濟魚類。為滿足貝爾湖鯽增殖放流的需要,2019年呼倫湖漁業有限公司開展了貝爾湖鯽人工繁育試驗,獲得受精卵320萬粒,培育夏花魚種164.32萬尾、規格40g的魚種133.1萬尾。
關鍵詞:貝爾湖;鯽(Carassius auratus);人工繁殖;受精卵孵化;苗種培育
中圖分類號:S961.2文獻標志碼:A
貝爾湖位于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是中蒙兩國共有湖泊,總面積608.78km2,其中大部分在蒙古國境內,僅西北部40.26km2為中國所有。由于自然氣候干燥,水位持續下降,魚類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使湖內鯽(Carassius auratus)資源急劇下降。為保護貝爾湖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推動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呼倫貝爾市農牧局開展了增殖放流活動。貝爾湖鯉人工繁殖較早獲得了成功,并進行了人工增殖放流。2011年9月中旬在中蒙界湖貝爾湖放流鯉魚種5000kg,鯉夏花1000萬尾,經過放流后近兩周的觀測,放流成活率接近100%。貝爾湖鯽魚又稱貝爾湖銀鯽,是貝爾湖魚類資源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呼倫湖漁業公司落實上級指示精神,積極開展貝爾湖鯽苗種人工繁育工作,為貝爾湖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提供優質苗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培育設施
繁育車間坐落于小河口原五七農場院內,總面積1800m2,室外有深水井,室內有親魚暫養池100m2、產卵池40m2,孵化池60m2,傳統式孵化缸(直徑1m,高1.5m)8個,注排水方便,有整套污水處理系統。繁殖前對產孵設備進行清洗,并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
1.2 親魚來源
2019年5月20日從貝爾湖采捕親魚300kg,個體規格500g左右,最大的個體達到750g。入池前用1%~3%鹽水浸泡20mins,為鯽魚人工繁殖做好準備。
1.3 人工繁殖
1.3.1 催產親魚選擇
親魚消毒后雌雄分開放入產卵池,入池前要挑選。從外觀上選擇體高背寬,肥滿無傷,鱗片脫落不超過體表3%,表皮的擦傷不超過體表的10%左右,鰭條完整。雌性體型豐滿,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紅潤凸出。雄性體型狹長表面手感粗糙,生殖孔凹陷,輕壓腹部有少量精液流出。對于雌雄難辨的成熟度較差的鯽要淘汰。選出適合催產雌親魚415尾,平均規格500g;雄親魚52尾,平均規格350g。將親魚分別放入2個產卵池,產卵池為正方形水泥池,單個面積20m2,池內保持微流水,水深0.8m。
1.3.2 人工催產
催產藥物和劑量:該試驗采用的催產藥物為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2號(LRH-A2)和地歐酮(DOM),每1kg雌親魚催產劑量為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2號(LRH-A2)3μg、地歐酮(DOM)1mg,雄魚劑量減半。催產藥物用0.7%的生理鹽水配制,每1kg親魚注射藥液用量為1mL。
催產注射:采用背部肌肉注射,雄性一次性注射,雌性兩次注射,第一次注射總劑量的1/3,相隔12hrs后再注射全部余量。雄魚一次注射,在雌性魚第二次注射時進行。6月12日,水溫21℃,20:00親魚注射催產針第1針。背鰭基部注射,針頭與魚體軸成45°角入針,入針深度1cm左右。間隔12hrs后,注射第2針。親魚分四批注射,每批120尾左右,間隔0.5hrs,以免集中產卵,要給人工擠卵受精留有充足時間。注射催產劑后,雌雄親魚分別放入不同的產卵池,產卵池保持微流水,水溫控制持在21℃~22℃。
人工采卵授精:從第2針算起10hrs后,6月13日17:50開始采取雄親魚精液,為人工授精做準備。抓親魚時要謹慎,用無結網趕魚到池角,左手抓魚頭,右手握住魚尾的同時用手指堵住生殖孔,避免雄親魚體扭動時精液流出和雌親魚流出卵粒。親魚出水后,魚腹朝上,用干毛巾擦干生殖孔,手指輕壓腹部,將精液擠入干燥的燒杯。每次采集10尾左右精液充足的親魚。將精液放置在事先準備好保溫箱里面備用。保溫箱為規格0.2m×0.2m×0.2m的泡沫箱,內裝有碎冰,上面蓋上毛巾,全過程避光操作。18:00檢查親魚發育情況,腹部膨大輕壓有卵粒流出時,即可人工授精。8尾親魚為一組,將魚體擦拭干凈,將魚卵擠入干凈無水的不銹鋼盆中,盆中加70%生理鹽水50ml,加入1mL備好的精液,用羽毛攪拌卵粒讓其充分受精,2mins~3mins之后進行脫粘。受精過程中可多組同時進行,整個受精工作持續4hrs結束。
脫粘:將受精卵緩慢地倒入1‰滑石粉懸浮液中脫粘,用羽毛攪動,經半小時的攪動,魚卵呈散顆粒后,用清水洗幾次,這時將魚卵緩慢放入孵化器中孵化。
親魚產后管理:親魚產卵結束后用1%~3%食鹽水浸泡20mins后,轉入室外親魚培養池,精心飼養,待到明年備用。
1.3.3 受精卵孵化
孵化之前孵化池和孵化缸要用高錳酸鉀消毒,孵化缸注滿水后,水流量調到0.2m3/s~0.6m3/s,水流能使魚卵翻滾即可,水溫22℃左右,孵化密度為每立方水放卵100萬粒,不能太密,以防缺氧。孵化紗窗為24目。每天用濃度0.3mg/L的亞甲基藍浸泡30mins,防治水霉病,直到魚苗破膜停止用藥。每隔2hrs清洗孵化網,每天定時觀察受精卵孵化進程,檢查孵化缸進排水情況。3d~4d后,魚苗陸續孵出來,用魚苗抄網撈到孵化池中。這時每隔1h清洗一次孵化網,以免卵皮堵住孵化網,導致水位上漲溢出,造成受精卵和魚苗流失。剛孵出的魚苗都貼到池壁上,當魚苗能平行游動時,卵黃囊消失,應潑灑蛋黃水,每10萬尾魚苗每天喂兩個煮熟的雞蛋黃。投喂2d~3d后分池,進入魚苗池培育階段,孵化池中魚苗密度大、殘渣剩餌和魚苗排泄物,很容易發生缺氧,所以應盡早出池培育。
1.4 魚苗培育
下塘前10d清除池內雜物,全池潑灑漂白粉,用量為5kg/畝,消毒后注水0.8m深。注入的水經篩絹網過濾,嚴防野雜魚和大型枝角類進入池。池塘施入B型肽肥,用量為2.5kg/畝,培養魚苗適口的輪蟲,提高成活率。如枝角類、橈足類出現,潑灑晶體敵百蟲將其殺滅。6月20日魚苗下塘,魚苗放養密度為10萬尾/畝。魚苗下塘后,每隔3d追施B型肽肥1次。每天潑灑豆漿2次,每畝每天投黃豆量為3kg~4kg,5d后增至5kg~6kg。隨水質的肥度而適當調整。經20d培育,魚苗體長至2.5cm~3.0cm時,再次分塘,進行魚種培育。
1.5 魚種培育
每口池塘面積10畝左右,水深0.8m,保水性好,不漏水。水源為河道水,水質清新,無污染。注水時要用60目篩絹過濾,以防野雜魚和其他敵害生物流入池塘。每口池塘配備一臺3kW葉輪式增氧機,投料臺上安裝自動投餌機,苗種入池前10d~15d用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用生物肽肥肥水培養天然餌料。7月11日放養魚種,放養密度10000尾/畝。采用馴化投喂法,馴化方法與鯉魚馴化相同。7d左右可馴化成功,改用自動投餌機。投餌堅持“四定”原則,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要根據天氣、水溫、魚攝食等情況合理調整投飼量和投喂次數。一般20℃以下時,每天投喂2次~3次;20℃以上,每天投喂3次~4次,投喂時間控制在30mins,以魚吃八成飽為宜。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20cm~30cm,夏季每天開增氧機2hrs。每15d用全池潑1次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2 試驗結果
2.1 人工繁殖
繁殖受精卵320萬粒,受精率80%;孵化水花252.8萬尾,孵化率79%。
2.2 魚苗培育
培育夏花魚種164.32萬尾,夏花魚種規格2.7cm~3cm,成活率65%。
2.3 魚種培育
培育魚種133.1萬尾,平均規格40g,成活率81%。9月10日魚種出池后,全部投放到貝爾湖。
3 討論與分析
3.1 貝爾湖鯽親魚是野生種類,沒有經過人工飼養,再加上運輸中機械損傷,體質下降,雄性親魚發育早,從而影響親魚產卵率和受精率。野生親魚雄性較少,今后要增加儲備量。
3.2 從捕魚、打針、取精、擠卵、授精、脫粘等每個環節都要認真操作,人工操作的熟練度,環節之間的對接程度,都會影響到魚卵的受精率。親魚注射催產劑的時間要掌握好,盡量讓親魚晚上產卵,環境安靜有利于產卵受精。計算好催情劑的效應時間,反推親魚注射第一針的時間。注射的部位在魚的背部肌肉處,肉厚且遠離臟器,鯽的胸鰭基部組織較薄,入針危險,造成不必要的人為損失。人工授精過程中,要全程避光操作,延長精子的存活率,提高受精率。孵化期間,防止受精卵滋生水霉病,用亞甲基藍代替常用的孔雀石綠,其效果較好。
3.3 苗種培育期間,用生物肽肥(B型肽肥)代替農家肥發塘肥水,見效快,省時,省力,節省成本,生物漁肥在北方應用效果較好。9月中旬魚種出池,投放到貝爾湖中。經過跟蹤調查,魚種能夠適應放流水域環境,并且具備較強的抗應激的能力。對于六百多平方公里的湖泊來說,雖然放流這些苗種較少,但是堅持每年增殖放流,貝爾湖魚類資源將會有所改善。
3.4 培育的貝爾湖鯽魚種規格40g,個體較小,與貝爾湖地處高寒地區有關,無霜期非常短僅有10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1.3℃,適宜生長期短。如果貝爾湖鯽在年平均氣溫高的地區的養殖,則可能達到較大的規格。如在哈爾濱繁育和養殖,哈爾濱無霜期168d,年平均氣溫5.6℃,5月初即可繁殖,比貝爾湖繁殖早1個月,養殖可至10月上旬,也比貝爾湖晚1個月左右,哈爾濱養殖期要比貝爾湖長2個月左右。方正銀鯽是原產于黑龍江省方正縣雙鳳水庫的名優鯽魚品種,可考慮在哈爾濱開展貝爾湖鯽魚與方正銀鯽的養殖生長對比試驗,了解貝爾湖鯽魚的生長性能。
參考文獻:
楊秀明,王洪義,王產軍.高寒地區的貝爾湖鯉魚人工繁殖.黑龍江水產,2007(01):8-10+13.
佚名.呼倫貝爾在中蒙界湖貝爾湖放流魚苗 促可持續發展.水產養殖,2011,32(11):10.
馬愛萍.方正銀鯽成魚馴化養殖高產高效技術.黑龍江水產,2011(01):17-18.
馮立明,孔令杰,杜業峰.北方生物漁肥應用技術.黑龍江水產,2014(01):21-23.
孔令杰,杜業峰,楊秀,等.北方地區方正銀鯽養殖技術.科學養魚,2018(2):79-80.
Experiments on artificial breeding of Carassius auratus at Beier Lake
SUN Yingchen
(Hulun Lake Fisheries Co., Ltd., Manzhouli 021406, Inner Mongolia China)
Abstract:Carassius auratus is a wild crucian carp unique to Lake Belle, with high back, short body, fine flesh and beautiful taste, which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fish in Lake Bell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increasing the release of Carassius auratus in Lake Belle, Hulun Lake Fisheries Co., Ltd. carried out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experiment of Carassius auratus in Lake Belle in 2020, and obtained 3.2 million fertilized eggs, and bred 1,643,200 summer flower fish species and 1,331,000 fish species of 40g size.
Keywords:Lake Hulun; Carassius auratus; Artificial breeding; Fertilized eggs hatching; Fry br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