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安全生產是電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關乎大局,不容有失。作為關系國計民生重要支柱的能源企業,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堅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心懷“國之大者”,以“大國重器”頂梁柱、頂得上的責任與擔當,旗幟鮮明講政治,以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為己任,以高質量安全管理創新,推動天津電網高質量發展,全力織強能源革命先鋒城市電力“安全網”。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實施方案》中,國網天津電力公司把安全生產作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明確提出要以嚴的要求抓實安全責任,以實的作風抓牢安全基礎,以鐵的標準抓牢現場安全,在安全生產各個環節“擔擔子”“釘釘子”“扣扣子”,以黨建引領扎實推進“黨建+”工程在安全生產領域落實落地,形成關愛員工、敬畏安全的氛圍,用爭一流的意志、創一流的實績、高質量的保供,在中國式現代化電力發展之路上,彰顯能源央企“國之大者”的責任擔當。
打造創新高地,為電網安全插上“科技之翼”
2023年5月18日,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召開。“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大會上進行了精彩展覽展示。作為國網天津電力獨具特色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之一,機器人的驚艷亮相獲得了一眾學者和電網專業人士的高度評價。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等專家認為其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幾十年來,作為城市主網“主動脈”的一個分支,配電網這個城鄉供電“毛細血管”的檢修運維,一直采用人工帶電作業的方式,電力員工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展示中心考察時,在觀看了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時代楷模”“改革先鋒”張黎明研發的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作業演示后,寄語國家電網人,要繼續做下去,讓有創新夢想的人能夠心無旁騖、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創新事業中。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國網天津電力近年來以實現“創新領先”為目標,多次升級科技創新舉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提出要發揮科技創新在支撐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激勵員工開展原創性、引領性技術創新,把安全作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安全創新高地。
幾年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累累碩果,得益于國網天津電力率先成立科技創新中心,引入包括余貽鑫、周孝信、王成山等院士在內的高端智囊團,實施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項目總師制”“賽馬制”等一系列政策保障;得益于張黎明同志領頭的“黎明創新工作室”這個創新“孵化器”,帶領國網天津電力63個創新工作室、2000余名“電力創客”“藍領創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2022年底,國網天津電力獲得全國技能人才培養領域的最高榮譽——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
經過3年多時間4次跨越式迭代升級,“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這個“導線上的鋼鐵俠”,讓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使幾代電力人的夢想變成現實。目前,該機器人已在天津、福建、西藏等21個省(區、市)進行規模化推廣應用,累計開展帶電作業4.2萬次,在大幅提高帶電作業效率的同時,大大減輕了一線電工的勞動強度,把人身觸電、高空墜落等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為帶電作業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環境。2021年,“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大國之大,有大國之重。同樣,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國網天津電力推出世界首臺智能組塔二代機器人,助力鐵塔組立高空作業實現無人化,有效壓降了現場人員施工風險,實現了線路工程組塔施工作業的歷史性變革。由國網天津電力自主研發成功的“變壓器檢修智能機器人”,在變壓器內部檢修技術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提升了變壓器安全運行水平。以一臺220千伏異常變壓器為例,以往的檢查約需10天,利用上述技術檢查,工期可縮短至1天。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國網天津電力緊抓創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安全難題,先后獲得2022年度中電聯電力科技創新一等獎,2020年、2022年國家電網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21年度天津市技術發明獎特等獎等。多項取得歷史性突破的獎項,標志著國網天津電力科技創新從“跟跑、并跑”向“創新、主導”加速轉變。科技創新高地的創新驅動, 成為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強力翅膀。
打造應急高地,為防災減災貢獻“天津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國網天津電力公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建立科學、周密、嚴謹的應急保障體系和機制,打贏了多場應急搶險、電力保供的硬仗,獲得了政府部門的高度評價,贏得了企業百姓的交口稱贊。
2021年1月,河北省石家莊市暴發新冠疫情后,國網天津電力第一時間派出5個供電單位、17名應急搶險人員、5臺發電車、2臺發電機組馳援石家莊,為火眼氣膜實驗室等重要防疫場所、隔離點、居民社區等提供用電保障,是國家電網公司最早到達現場的搶險隊伍之一。經過19天的連續拼搏,國網天津電力應急搶險隊勝利完成了保供任務。同年7月,河南發生幾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當地暴雨不斷,大面積的線路故障造成鄭州幾十個小區停電,搶修現場條件非常惡劣。國網天津電力先后共計派出應急搶險隊員362人、大容量發電車10輛、應急搶修車62輛、保障車10輛及抽水泵等搶修裝備10臺,千里疾馳鄭州。國網天津電力在鄭州、鶴壁、新鄉等地區,共搶修配電室102個、變壓器63臺,為萬余戶家庭恢復了光明。受暴雪凍雨侵襲,2020年2月14日凌晨,位于天津南港工業區的中石化天津LNG公司兩條110千伏線路覆冰發生“舞動”,情況十分危急。國網天津電力迅速派出一支百余人的搶險隊伍和挖掘機、吊車等20余臺大型施工機械和應急物資趕赴現場搶險,在全長18.7公里、98基桿塔的線路上,對重點受損線路展開除冰作業。15日下午線路恢復正常供電,為LNG公司保證京津冀魯豫5省市冬季天然氣供應提供了電力支撐。
國網天津電力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先后在津南區、武清區、濱海新區成立了三個“應急搶險中心”,在天津送變電公司組建了電力應急搶險突擊隊。現共有應急搶險隊伍106支,應急搶險隊員2245名,應急發電車29輛,擁有磁懸浮飛輪發電車4輛,燃氣輪機中壓發電車1輛,實現了天津市全域的電力應急搶險覆蓋,并能夠在京津冀地區進行電力應急搶險的聯動指揮、互動支援。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一張圖,匯集處置流程、職責分工、應急資源等要素,明確應急處置要點和信息,為現場應急指揮處置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提供快捷指導。依托新一代應急指揮系統,國網天津電力優化“網格化”搶修體系,每年以防汛度夏、能源保供為背景,開展配電站房被淹、高空作業人員被困、直升機帶電處缺等場景的綜合性應急演練。同時加強與氣象、應急等部門協同聯動,推動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管理系統(ECS)的信息交互,提高全天候響應和故障快速處置能力。
在應急搶險第一線,國網天津電力員工面對極寒酷暑、強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以“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沒困難”的拼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錘一錘釘釘子”的干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以堅定的決心和意志守護萬家燈火。打贏的這幾場應急“遭遇戰”,證明國網天津電力應急搶險隊伍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應急搶險鐵軍”!
打造文化高地,讓安全生產管理“如沐春風”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企業與員工的文化底蘊。時代文化的浸潤讓安全文化如同一陣和煦的春風,吹進電網員工和用戶的心田。
在“六·五”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國網天津電力在活動現場播放了“安全、節能用電小知識”科普視頻。6月10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一天,國網天津電力基層單位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宣傳志愿服務行動:國網天津城東公司、靜海公司和三源公司組織有關社會單位和社區居民,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電力文化遺產“天津電力博物館”,講解如何科學安全用電,傳播電力安全文化;城南公司依托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津門湖新能源車綜合服務中心,以沉浸式實景科普教學的方式開展用電安全宣教活動;武清公司帶領小學生參觀城市供電網第三應急搶修中心,現場觀摩、講解帶電作業安全操作規范;“天津好人”、寧河公司員工王向東,在營業廳為區教育局等單位講授電力安全課,講解觸電急救知識;電纜公司請來社區居民和幼兒園小朋友走進“博纜館”,宣傳安全用電常識等。
國網天津電力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鐵腕治安”“久久為功”“共享平安”等理念,以文化人,打造“人人參與、人人享有、惠及各方”的安全利益共同體,營造“同心同向、守望相助”的和諧氛圍,實現個人、家庭、企業和社會共享安全。
國網天津電力落實安全文化建設新要求,在充分調研各類員工安全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創新利用“安全警示教育實訓基地”拓展安全教育新模式,突出安全文化“三個融合”。即,“展訓融合”:利用體驗式、沉浸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安全理念、安全要求等融于展示內容,作為參訓人員的訓練內容,通過宣教、觀摩、互動方式促進參訓人員全面深入學習、理解展示內容,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教訓融合”:安全監督人員定期開展專題培訓和實踐,成立“安規”(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兩票”(工作票、操作票)宣講團,全覆蓋深入基層一線,以講代培,深入指導“兩票”規范填用,全面提升安全監督人員管控能力。“雙訓融合”:面向各生產專業員工,模擬高空墜落、電弧灼傷、線路登高、電氣傷害等體感式事故,將技能實訓與安全培訓有機結合,促進生產專業員工提高安全風險意識,強化安全技能。
國網天津電力各基層單位班組結合崗位實際,創造性開展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創建活動。如,濱海公司各班組制作“小家看板”,在看板上設立“安全小課堂”“安全警示語”等欄目,提高班組成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提煉“家規家訓”,營造“人人想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小家”氛圍。高壓公司1000千伏海河特高壓站構建以作業流程為橫坐標、風險分級管控為縱坐標的安全責任矩陣,將全員安全履責清單嵌入矩陣之中,做到與教育培訓、專業管理、監督檢查、獎懲考核“四結合”,形成全員共保安全體系。針對施工隊伍自身安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現狀,城東公司在分包單位班組通過開展“創建周期性、專項性安全教育機制”“創建標準化、定置化現場管控機制”“創建實用、閉環的檢查考核機制”的“三個創建”,實現了分包隊伍安全的閉環管理。

追光而動,沐光而行。國網天津電力以初心鑒忠心,以生命赴使命,不僅建起了一張安全的堅強電網、形成了一種安全“天津模式”,更拉起了一支安全創新隊伍、鑄就了一種安全必達精神,緊扣國家電網“一體四翼”發展布局,把確保能源安全、電網安全作為立身之本,用安全保供的堅實足跡,在服務天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彰顯電力之為。
責任編輯:王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