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富青|文
2023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今年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安全生產月”主題突出了個體在安全生產中的主體作用,把“人”作為安全生產中最關鍵、最主要的因素。人在生產活動中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安全風險,講安全必須提升安全意識。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員工看到有一個坑,當他邁過這個坑或者無意識跌落坑中,不同的結果將帶來不同的安全意識。看見有坑,有了防備意識,才能規避受傷的風險,由此可見具有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由安全意識轉化為安全行為的過程,需要生產經營單位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教育、引導、獎懲,經過多次有意識的良性行為引導,才有可能變為個體自發的行為,進而促進群體的安全意識提升。
安全生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抓安全不是短期行為,那種安全生產月“6月來得猛7月溜得快”的突擊式行動,以及應付交差式安全行為,對安全生產的作用無疑是淺嘗輒止,甚至可能帶來負面效應。安全是永恒的話題,無論何時提起都不過時,安全生產月不僅僅是在6月,應樹牢日日都是安全日、月月都是安全月的理念,常敲警鐘不止,安全才能常保。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的目的不僅是大教育、大排查、大整治,也不是只解決一兩個突出問題,更不是只保障一個月的安全。而是對安全生產活動的再強調、再認識,通過活動持續提升全員安全技能和整體安全管理水平,使這一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旨在解決勞動保護工作中的問題,扭轉傷亡事故和嚴重職業病的狀況,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親切關懷。
隨著經濟加速發展,有色金屬企業引入了更多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各種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因此,有色金屬企業需要迅速提升或變革現有的操作技能和現場管理水平,持續改善現有的安全制度和標準,確保“人”這個關鍵要素在緊急時刻做出正確的反應,通過經常性的培訓演練,做到平時常備不懈、遇事迅速處置、危險之時會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