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文
黨務干部是黨的寶貴財富,高素質專業化的國企黨務干部隊伍是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成效、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當前黨務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措施。
黨務干部是黨的寶貴財富,是受黨委領導在黨辦、宣傳、統戰、組織以及紀檢監察、工會、共青團、信訪穩定等黨群工作部門以及基層黨組織從事黨務工作的專兼職干部。高素質專業化的國企黨務干部隊伍是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成效、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證。本文就國企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進行探討。
少數黨務干部政治素質不過硬。少數黨務干部理想信念還不夠堅定,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對實現黨的最高理想共產主義的信心不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缺乏認同;“四個意識”沒有樹牢,“四個自信”不夠堅定,“兩個維護”不夠堅決,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立場不堅定,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不強;個別黨務干部信仰宗教,不信“馬列”信“鬼神”。
黨務干部隊伍結構老齡化。年輕干部寧可從事事務性工作,也不愿意從事以文字材料為主的黨務工作。黨務干部后備數量偏少,整體年齡偏大。由于缺乏黨務干部,一些基層單位不得不重新啟用原來從事過黨務工作的老同志,他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過于傳統守舊,習慣于照搬舊經驗老套路,導致黨建工作缺少創新活力。
黨務干部編制較少且配置不足。黨務干部兼職多專職少,有的是黨紀工團工作兼于一身,有的是行政辦公室工作和黨群工作兼于一身。大多數基層車間隊段負責人兼任黨支部書記,平時忙于生產經營工作,很難抽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抓黨建工作,黨建工作成效受到影響。
黨務干部因日常工作任務繁重疲于應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日益繁重,工作要求越來越細、越來越嚴。雖然上級有減負的政策規定,但實際上基層減負效果并不明顯。很多黨務干部“5+2”“白加黑”成了工作常態,不僅帶薪休假和國家法定休假無法保證,就是平時的雙休日也很難保證,身心俱疲,工作效率和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黨務干部素質能力離新時代要求有一定差距。有的黨務干部是行政干部出身,從來沒有干過黨務工作,思想政治理論功底淺,對一些黨建工作的基本要求、黨建工作規律不太熟悉,缺乏黨務工作實踐經驗。就是多年從事黨務工作的干部,知識的補充和更新也會跟不上形勢發展,對有關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知識的學習不夠,知識面偏窄。有的黨務干部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熱情不高,在工作中既抓不住重點,又找不到工作切入點;缺乏調查研究能力,對基層黨建中存在的問題,拿不出有操作性的對策和辦法;缺乏做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黨務干部在職工群眾中缺乏號召力和感召力。
黨務干部深度參與生產經營管理不夠。大多數國有企業已經形成了黨委會前置、董事會決策、經理層執行、監事會監督的議事決策機制,實現了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的有機統一。但是,由于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融合不夠,導致黨務干部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不熟悉,無法真正參與到企業的重大決策當中。
黨務干部崗位交流和職務晉升機會較少。黨務干部交流機會較少,許多機關黨務干部一干就是十幾年,很少有機會調整到基層單位或者其他黨群部門。在現實實踐中,有不少黨務干部是從行政干部提拔或者交流過來的,占用了本來屬于黨務干部的晉升機會,直接影響到一部分黨務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企業主要負責人對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不夠重視。企業主要負責人認識不到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沒有將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規劃。不按規定配備黨務干部,在企業改革中往往大幅壓減黨務機構和編制職數,導致出現不熱心、不熟悉黨務工作的“外行”兼職黨務工作,黨務工作被嚴重弱化和邊緣化。
受社會復雜消極因素影響。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商品經濟的進一步深化發展,人們思想活動呈現多元化、多變性發展趨勢,容易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思想侵蝕,少數黨務干部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有所弱化。
生產經營優先于黨建工作。認為“搞好生產經營是硬道理,黨建工作純屬錦上添花,黨建工作干得再好也產生不了經濟效益”“搞黨建工作是務虛,干得再多也不出彩,個人發展機會少,難有作為”。
重管理使用輕素質提升。因黨務工作日益繁重,忽視黨務干部素質能力提升,對黨務干部學習教育培訓抓得不緊不嚴。同時,對黨務干部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缺乏系統調研分析,致使黨務干部教育培訓缺乏針對性,培訓內容老舊,培訓形式單調,培訓效果不盡理想。
將行政干部平衡照顧到黨務崗位。把黨務部門當作平衡照顧性崗位,在選擇黨務干部時不是考慮擬任干部與黨務工作崗位的匹配性,而是把那些年齡偏大即將退出領導(管理)崗位的,或者工作能力不強、無法安置的行政干部放在黨務工作崗位上,導致出現“占其位不謀其政、不善其政”情況。
將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企業黨組織書記要高度重視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將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采取有效辦法和措施加以解決。
落實黨務干部職數配備和后備培養。落實機構設置、人員配置、活動經費等,改變黨務工作者隊伍老齡化、邊緣化、兼職化的現狀。選優配強基層黨支部書記,注重選拔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優秀干部擔任基層黨支部書記。要將那些政治素質好、熱愛黨務工作的優秀干部吸引到黨務后備干部隊伍中,通過黨校培養、內部交流、外出考察、實踐鍛煉等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水平。
提升黨務干部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一是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常態化開展集中培訓,同時利用“學習強國”、智慧黨建、“山西好干部在線”等平臺對黨務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和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三是鼓勵參加在職學歷教育,鼓勵通過各種在職學習,取得更高層次學歷;四是組織外出考察學習,向國內知名企業或同行業企業的優秀基層黨組織學習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五是加強基層實踐歷練,要敢于給年輕黨務干部壓擔子,使他們在黨建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六是實行黨務干部與專業技術干部雙向輪崗交流。雙向交流的對象主要是從事黨務工作多年的人員、需要通過交流鍛煉培養中基層管理人員以及后備人選。
增強黨務干部參與生產經營話語權。要進一步明確黨委會前置的主要內容,按照相關制度規定積極參與企業各項重大決策,并監督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上級的決策部署,依法依規從事生產經營,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
完善黨務干部激勵關懷服務機制。一是嚴格落實黨務管理人員與經營管理人員同職級同待遇政策。二是積極選樹“兩優一先”先進典型人物,每年利用“七一”表彰會對先進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進行表彰獎勵,并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平臺進行宣傳。三是探索建立組織部門與基層黨支部書記談話溝通制度,及時掌握基層黨務干部的思想動態。四是在對政治素質過硬、德才兼備、工作能力強的干部,要大膽提拔使用;推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會、職代會代表時,優先考慮黨務干部;評選勞模、標兵、生產標兵、先進(生產)工作者等,要給予黨務干部一定的比例。五是在生活上關心黨務干部,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他們充分體會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建立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一是合理設置黨務崗位職數,明確各類黨務干部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和任職條件,建立科學的黨務干部管理制度。二是要科學制定黨務干部評價標準,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提高黨務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要突出考核結果,對考核優秀的黨務干部進行表彰獎勵,并列入選拔任用的范圍,對考核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的黨務干部分別做出誡勉談話、調整崗位等組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