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博 奚賓
摘?要: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高質量教學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因此對高質量教學體系的建設思路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以糧食行業特色高校河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為例,從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目標、研究性教學、實踐教學和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對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教學體系的建設思路進行探討,以期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高質量教學;金融學專業;行業特色高校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38
0?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而高質量教學則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因此,只有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推進高質量教學改革,激發教學管理工作創新,提升本科教學質量,高等學校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高等學校承擔著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崇高使命,尤其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和行業特色高校,必須針對國內外的人才需求變化迅速做出反應。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一些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長期聚焦于某一重要領域,從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突出優勢的鮮明行業特色。這種行業特色必然會映射到所屬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上,并最終體現到其學科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
河南工業大學是全國唯一的一所糧食行業特色高校,也是河南省“雙一流”高校創建行動計劃重點培育高校。該校金融學專業于1998年開始本科招生,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特色專業,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此為契機,該校金融學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對標“新文科”建設,深耕糧食期貨行業,強化優質教學資源,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深化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協同育人機制,進入了專業發展的快車道。但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崛起,金融體系發生了深刻變化,金融學專業建設面臨新的時代使命和挑戰,亟須培養出符合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的新型金融人才。在此背景下,對行業特色高校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體系建設思路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1?建設思路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育才”,然而我們在高校中看到的情況卻常常是“育分”。我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使很多高校和教師,甚至用人單位陷入了“就‘分取‘才”的怪圈。只有跳出這種怪圈,并徹底打破應試教育的路徑依賴,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高質量教學體系。
2?堅持師資隊伍引培并舉,強化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靈魂,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教學體系。因此,行業特色高校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體系建設關鍵靠教師,特別是高水平的青年骨干教師。在著力培養本校青年骨干教師的同時,還要大力引進省級教學名師等高端人才,使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金融學專業要為每位新進教師配備至少1名資深教授作為教學導師,幫助青年教師盡快完成角色轉換,提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2020年,河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獲批省高等學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立項。為加強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建設,該校金融學專業邀請品行德高望重、專業知識扎實、教學水平高超的教師擔任基層教學組織的負責人,定期進行集體備課指導,交流課堂教學經驗,打造線上線下一流課程。
3?推進課程體系不斷優化,保持專業“特+新”優勢彰顯
行業特色高校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體系建設要以“新文科”建設為指引,以金融學專業教學國家質量標準為起點,深入貫徹OBE教育理念,充分結合行業特色的專業定位,推進課程體系不斷優化。河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一方面堅守糧食金融特色優勢,在課程體系中開設糧食金融專題、期貨市場學和大宗農產品期貨實盤操作等特色課程。另一方面,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新趨勢,在課程體系中新增金融科技概論、大數據金融分析和區塊鏈金融等前沿創新課程,實現金融學與數理統計、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等相關課程的交叉融合。全新的課程體系設計,使得該校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在保持糧食金融特色優勢的同時兼具金融科技創新優勢,極大地促進了金融學專業特色和創新的雙向融合。
4?錨定教學目標,圍繞能力素養打造專業一流課程
高質量教學首先要有高瞻遠矚的教學目標,要能夠培養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要想實現學科專業高質量教學的崇高使命,就要在教學目標上下功夫。行業特色高校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體系構建要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總體培養目標細化為高質量教學目標,并結合行業特色優勢,積極進行國家和省級一流課程建設。組建課程團隊,重構課程內容,豐富課程資源,將思政融入課程,提高“兩性一度”。不但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而且要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科學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金融學專業知識還原到生成它的歷史背景中去,并且融合到當今世界的生活和應用場景中來。
5?開展研究性教學,塑造創新型人才培養生態
高校的三大基本職能是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高校工作的中心是開展教學,而教學工作的中心是培育人才。因此,只有真正打通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之間的融合通道,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研究性教學,也才有可能塑造出科教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生態。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項目是研究性教學最重要的素材來源,如果能夠及時地將它們融入課堂教學,就能有效開展研究性教學,則教學質量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目前高校中教學科研“兩張皮”的現象還很普遍。這就要求學科專業教師要將自己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成果在課堂上及時的與學生進行分享、交流,更重要的是還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參與科研項目和社會服務的機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學習專業知識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6?倡導學以致用,開拓夯實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學以致用是高質量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科和專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任何理論都有它的實踐應用性,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學科專業知識的科學性。因此,行業特色高校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體系建設要繼續加大與產學研基地的合作力度,拓展合作范圍,落實學生實踐教學、專業實習和頂崗實習。部分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和行業產業前沿課程可以由校外實習基地的企業導師承擔授課任務。學校金融學專業結合本省“打造全球糧食交易和期貨價格中心”及“做大做強金融豫軍”目標,建成了糧食期貨特色在線虛擬仿真實驗和省級產學研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培育更多高素質糧食期貨人才和高端金融行業精英奠定了良好基礎。
7?貫徹學為中心,構建閉環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有什么樣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活動行為導向。我們既不能僅僅根據專業教師的教案和講義進行教學質量的評價,也不能光看學生的評教分數來判斷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而是要在教學質量評價中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并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上。行業特色高校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體系建設要構建“學校—學院—專業—學生”四級聯動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也要形成“檢查—評價—督促—整改—提升—再檢查”的閉環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從評價體系和監控機制兩個方面加強金融學專業高質量教學保障體系的建設。
8?結語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教育的教學,高質量教學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基石,因此我國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必然以高質量教學體系構建為前提。本文以糧食行業特色高校河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為例,從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目標、研究性教學、實踐教學和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對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教學體系的建設思路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其他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教學體系建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彬.學科高質量教學的教育意蘊及其實現[J].教育研究,2022,(8):8596.
[2]張杰.金融學在中國的發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學東漸[J].經濟研究,2020,(11):418.
[3]盧尚建,肖正德.怎樣的教學才是高質量教學——新時代高質量教學的特征分析[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9,11(5):1720.
[4]周彬.學科教學如何才能超越單純的知識掌握——學科高質量教學的立意、格局與情景[J].人民教育,2022,(8):3234.
[5]羅靜.略論高質量教學工作體系的構建[J].銅仁學院學報,2021,23,(3):17.
[6]付秀麗,王淑芳.何以為高,高質量教學是怎樣練出來的[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2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