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濤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9)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收入在不斷提升,當前人們的日常生活水準也越來越高,多數消費者開始傾向于采購生鮮產品和冷凍產品來作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資。與其他產品相比,生鮮產品和冷凍產品的新鮮度與安全性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對于肉類、海鮮、水果等容易變質的產品而言更是如此。人們的實際采購在滿足自身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時,也更加關注這些食品背后的生產與運輸環節了。而隨著大眾對生鮮產品和冷凍產品安全性與新鮮度等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廣闊的前景。
農村地區的冷鏈物流產業是農村電子商務乃至整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基礎。電子商務是網絡信息時代科技手段與傳統商業融合生成的一種時代產物,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大眾通過信息技術支撐的線上平臺進行交流溝通并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而線上平臺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對其產品進行進一步宣傳,還能夠實現商品的售賣,消費者及商家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直接進行交易,減少了中間的周轉環節[1]。目前,電子商務已與大眾的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在實踐過程中,各大網絡電商平臺也在一步步完善其網絡資源建設與相應平臺的建設,并對交易、支付、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進行了優化完善,這也促使大眾對電子商務平臺的滿意度越來越高。農村市場是電子商務產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逐步拓展出來的新領域,在農村地區進行農產品和工業原料的加工是極為便利的,而農村地區所產的糧食、瓜果、蔬菜等產品又是大眾生活所必需的商品。故而,進一步推動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加強農村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2]。
在電子商務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村地區的大量農產品開始流入城市,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如果選擇傳統物流模式對農產品進行運輸,就會對農產品造成比較大的損耗,不僅農產品的新鮮度難以得到保障,還會在極大程度上造成農產品資源的浪費。對此,在農村地區建設冷鏈物流迫在眉睫,不僅能夠幫助延長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保質期,還能夠進一步幫助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獲得更大的發展,因此在農村地區建設冷鏈物流體系,并對其進行大力發展是極為必要的。
絕大多數農產品都是用于居民的日常食用,其中鮮活水產和瓜果蔬菜占據了農產品的大部分。而我國農村地區的冷鏈物流目前主要以批發市場、連鎖超市和集貿市場等為主導。
2.1.1 批發市場模式
在批發市場模式中批發商的地位著重被凸顯了出來,農戶們將自己生產出的農產品運輸到批發市場中,通過擺攤的方式售出或直接將產品出售給市場中的攤主[3]。又或者農戶將農產品集中收集起來存儲在家中,等待中間商上門收取,之后再由中間商將收集到的農產品統一運輸到批發市場進行銷售。此時,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到批發市場去購買自己所需要的農產品。一般批發市場的主要客戶是一些大型零售商戶,在實際交易過程中,這些商戶通常一次性采購的農產品數量會比較多。但目前我國批發市場多數規模都比較小,大型綜合性批發市場仍比較少,因此在整個農產品流轉的過程中,基本上只有中間商或者大型的零售商才會采取冷鏈物流的運輸方式。
2.1.2 連鎖超市模式
連鎖超市售賣的農產品主要有兩個來源,一種是超市與農戶簽訂長期供貨合同,另一種則是超市從農產品供應商那里采購農產品或者直接從批發市場進行集中采購[4]。無論采取哪種采購方式,在運輸方面,連鎖超市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農產品的質量,一般都會采用自建冷鏈物流運輸的方式或者將冷鏈物流運輸承包給第三方,從而確保所采購的農產品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其質量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而這種運輸方式不僅能減少運輸周轉的中間環節,有效節省運輸時間,還能進一步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確保能夠將質量更好的產品銷售給消費者。
2.1.3 集貿市場模式
我國農村地區還存在一種較為原始的交易市場模式,就是集貿市場,尤其是在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的鄉鎮地區,因為這些地區缺乏比較前沿的銷售模式,所以農戶生產出農產品后多數都會借助已經約定俗成的小型交易場所來交易售賣,這就是集貿市場交易模式。在時間上,這種交易市場的開放是比較固定的,而且整個交易過程比較簡單,但價格也就相對較低。多數農戶在實際交易過程中所持的態度都是“盡快出手”,并不會想辦法去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因此對冷鏈運輸的了解是極為淺薄的,而很多農產品也會在出售過程中因為風吹日曬開始變質,導致部分農產品最終被白白浪費。
2.2.1 時效性強
隨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村冷鏈物流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新技術的加持,因此整個物流產業都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各項冷鏈物流技術也已經與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環節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與此同時,其在實際服務于電子商務產業的過程中,各項技術因為需求逐漸獲得了改進,這也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冷鏈物流的實用性[5]。農村地區的多數農產品都具有非常強的季節性特征,而在生產過程中,這些農產品大多都由農民直接摘取,中間沒有再實施任何加工處理,這也導致多數農產品的保質期都很短。而冷鏈物流運輸的重要作用在于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借助相應技術最大程度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新鮮度,從而減少農產品在周轉過程中的損耗。
2.2.2 運輸量大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不斷發展,很多農產品生產地區也開始搭建線上電商交易平臺了,但總體來看,農產品的線上銷售仍比較分散,不同農產品往往會選擇不同的物流方式,但基本上都不會以冷鏈運輸為主。這種農產品運輸市場的發展特性阻礙了農村冷鏈物流的建設,使其到目前為止仍然處于初級的階段,也因此冷鏈物流的實際價值還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一般而言,冷鏈物流運輸的對象大多是規模比較龐大的農產品訂單,也只有農村電子商務能夠為冷鏈物流提供如此規模的訂單,但因為農村電子商務還沒有形成比較規模化的體系,這就導致農村電子商務整體上的物流作用還沒能完全發揮出來。
2.2.3 成本高
在當前電子商務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主要涉及的就是農產品的售賣,而農產品本身對存儲運輸的要求比較高。而傳統物流在對這些產品進行實際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農產品損耗的問題,再加上農產品的運輸量比較大,因此為了保障農產品的品質,盡量減少損耗,急需構建更完善的農村物流體系。但農村冷鏈物流體系在實際構建過程中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與技術,還需要有相應的機械設施和運輸車輛等,而建設成本過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冷鏈物流產業在農村地區的良性發展。
2.2.4 產業收益率低
與城市冷鏈物流產業的收益相比,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收益比較低,這也是很多冷鏈物流企業不愿意在農村地區進行業務拓展的主要原因,投資商不愿意投資,冷鏈物流建設過程中就沒有足夠的設備和資金投入,這對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建設造成了極大的限制。
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不斷發展對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農村冷鏈物流產業最基礎的設施建設得還不完善,整個冷鏈物流運輸環節也比較繁復,再加上缺乏專業的冷鏈物流建設人才,整體上農村冷鏈物流的發展難以滿足當下電子商務產業的實際需求。
農村地區的道路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并且將農產品從農村運輸到城市所需的距離較遠,故而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常溫運輸的方式,這就會使農戶面臨較大的經濟損失[6]。而冷鏈物流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在前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政府方面也沒有頒布相關的支持政策,這就意味著建設過程中的全部風險都需要由投資企業來承擔,這是很多企業并不愿意在農村地區建設冷鏈物流基地的重要原因,也是當前制約農村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冷鏈物流環節還需要持續優化。農產品的時效性較高,同時還具有季節性特征,這是農產品對運輸條件要求比較嚴苛的根本原因。但現實是,受交通物流、地理位置、氣候環境、運輸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農產品在實際運輸過程中所采取的仍然是比較傳統的運輸模式,不僅增加了中間環節和運輸成本,也容易對農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還需要持續加強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建設,進一步優化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從而為農產品的高質量運輸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缺乏專業人才的支撐。農村地區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與城市地區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在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實際建設過程中很難吸引到高水平的專業物流人才。而從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運輸的人員大多都是當地居民,其本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對冷鏈物流各環節中應用到的技術把握得也不夠精準,尤其是一些需要用到網絡技術的環節,部分物流人員并不能很好地去完成相關工作。
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相關建設者應從農村地區的實際發展需求出發,盡快完善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尤其是針對農村冷鏈物流建設中人才匱乏、設備不夠充足、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更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對其進行完善,從而促進我國農村冷鏈物流產業的迅速發展。
各地區必須充分意識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農產品已經開始借助網絡大量向外銷售了,因此必須要重視農村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同時要不斷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根據農村地區特色農產品的種植位置和當地的交通情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位置建立冷鏈物流基地;必要時,還可以打破行政區域的規劃限制,從整個地區的發展出發,與其他地區單位開展合作構建更科學的農村冷鏈物流基地,并以基地為核心建設若干分散中心,從而全面兼顧不同地區農產品的銷售。只有做好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全面布局,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農產品運輸方面的優勢,真正將農產品集中起來進行更科學的儲存運輸,為農村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冷鏈物流產業運輸的產品大多為生鮮農產品,商戶借助網絡去出售自己種植的生鮮農產品,但傳統物流配送模式很難保證這些產品在被送到消費者手中時仍然是新鮮的,因此在這些農產品的生產地區——農村區域構建冷鏈物流體系已經成為了整體物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以至于其發展速度不夠理想,也很難滿足當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需求,因此還需要對其進行持續探究。
在實踐過程中,我國農村地區農產品的銷售與運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農貿市場和中間商,尤其農產品在實際銷售運輸過程中受天氣和地域影響比較嚴重,從而導致運輸環節進一步增加。而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村地區的冷鏈物流產業在不斷完善,相關政府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在信息流通方面的優勢來幫助農村物流實現信息共享,這樣一來,無論是農產品的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除此之外,各地區零散的農產品種植戶還可以聯合起來成立相應的組織協會,并與本地冷鏈物流企業達成長期合作意向,由協會組織零散農戶將農產品集中起來,再統一交由冷鏈運輸企業進行運輸,既能減少中間周轉環節,縮短運輸時間,也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農產品的新鮮度。
電子商務產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要求城鄉地區的冷鏈物流必須呈現雙向發展的狀態。對于整個農村電子商務的物流體系而言,農村地區的物流產業主要承擔著將農產品運輸至外部區域、并將外來物運輸至農村地區的重要職責。而農村冷鏈物流則主要負責將農產品運往城市,因為農產品對冷鏈物流的依賴比較高。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冷鏈物流建設還相對比較落后,這一形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物流相比,冷鏈物流在運輸生鮮產品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比較先進的冷鏈技術作支撐,服務過程中還需要使用專用的工具及運輸車輛,這就導致其服務費用是比較高的,很多農產品生產者都會因為其高昂的服務費用而不愿意選擇冷鏈物流。
在當前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村地區還要積極搭建基層農產品信息化平臺,同時不斷開展培訓以提升相關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使其對電子商務有更深入的理解,真正了解農村冷鏈物流的特點。與此同時,相關組織還需要根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求定期為農戶開展培訓工作,進一步幫助提升農戶的信息化知識水準,也鼓勵更多農戶參與到農村冷鏈物流的建設中去,為農村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農村在發展冷鏈物流體系的實際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相關產業的特點,持續加強對整個人才支撐體系的建設。任何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因此,針對農村冷鏈物流產業薄弱的問題,應著重培養物流領域的專業人才,利用人才加強對整個冷鏈物流的管理,從而提升整體物流企業的管理水準,也為冷鏈物流運輸效率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一方面,可以從外地聘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專家到農村地區來給當地的電子商務從業者進行培訓,幫助冷鏈物流從業人員更深入地了解相關專業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來進一步幫助提升農村相關從業者的綜合素養。另一方面,還需要依托地方高校,對農村冷鏈物流從業人員進行更加專業的教育培養,要加強地方高校與企業的合作聯系,將需要培訓的從業者送入高校進行短期培訓,通過這種方式來不斷提升農村冷鏈物流人員的綜合素養。地方政府、高校、企業等也需要充分發揮其在整個冷鏈物流產業中的主體作用,政府應當推出各種優惠鼓勵政策,鼓勵企業在農村地區建立冷鏈運輸基地,也要引導相關專業人才進入農村地區發揮自己的能力。而高校則需要充分發揮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優勢,與地方企業聯合起來針對性地培養專業對口人才。多方聯合,整合教育培訓資源,不斷培養更優秀的冷鏈運輸人才,為農村冷鏈運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好人才方面的儲備。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村物流體系的建設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各方人員應當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構建更加完善的農村冷鏈物流體系,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冷鏈物流的開發企業都需要積極發揮其建設作用,不斷支持農村冷鏈物流產業的建設,在提升物流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助力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地區經濟取得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