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貝寧


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是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人民城市建設重要理念的具體舉措、生動實踐和制度創新。上海是全國首個省級全域推進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的城市。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和支持人民建議征集工作,于2021年6月出臺《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今年對《若干規定》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查找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監督推動《若干規定》全面準確實施。7月14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主任會議聽取了調研報告。
將“剛性”貫穿監督全過程
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會會同市征集辦等部門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調研組,常委會領導高度關心,周慧琳副主任帶隊赴普陀區、長寧區開展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調研組將《若干規定》全文22條規定梳理成6個方面,作為調研全過程對照的“標尺”,要求監督調研對象逐個方面加以審視、逐條對照檢視。調研始終聚焦法規貫徹執行情況、責任主體職責履行情況、施行效果與綜合效能情況等關鍵點,將法規執行的“剛性”貫穿監督調研全過程。調研聚焦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緊盯《若干規定》所明確的重大體制機制、重要工作原則、重點工作任務等,深入調查法規實施所釋放的總體制度效能,研究改進提升的關鍵舉措。在普陀區創享塔園區,調研組深入考察長壽路街道采納人民建議,成立便民服務站和便民公益集市,打造共享商業社區的建議征集案例。該案例探索了共享商業社區的新形態,形成可持續運行的模式,凸顯了人民建議工作體系中政府有為和市場有效的有機統一。
調研活動主動邀請孫曄、韓璐、龔順美、張鵬峰、姚海嵩、孫軍、吳少游等市人大代表和部分區人大、區人大代表參加,充分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和有關區人大的情況介紹。市人大監察司法委員會全程邀請市征集辦領導參與調研,直接聽取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認真做好意見的及時回應和建議的采納反饋,提高了人大代表參與調研的積極性。孫曄代表作為連任的市人大代表,全程參與了《若干規定》的立法過程,此次又參與了調研。她提出的征集工作機構與各類解紛機構的聯動,各級國家機關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人民團體、行業協會的征集工作聯動等建議,受到市征集辦的高度重視。
關注“大問題” 重視“小事情”
市委、市政府領導十分重視,親自關心、推動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若干規定》實施以來,本市認真執行法規的規定,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加快發展。
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獲得系統謀劃與推進。市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市委深改委工作要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書專門采納運用人民建議征集機制。全市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工作體系和征集網絡,兩年來全市收到群眾建議超過19萬件,占信訪和人民建議總受理量的比例為36.6%,人民建議的占比保持穩定增長。
構建規范化工作流程和考核機制。本市建立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機制,信息化建設有序推進,征集工作實現較為規范高效運行。主動征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市、區征集辦聯合70余家職能部門開展各類主動征集280余次,首次開展“民心工程”人民建議征集活動,轉化成為民辦實事項目。依托各級領導直接抓成果轉化,有力促進人民建議成果轉化見效。關于“互聯網+”助力老舊小區電梯加裝的建議在社區獲得普遍應用;關于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建議推動了4000個水電煤線下繳費點陸續回歸。
不斷豐富問計形式。既關注城市發展“大問題”,也重視群眾身邊“小事情”,“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聯合征、座談征、問卷征等征集方式獲得推廣運用。例如,市征集辦、市規劃資源局等聯合推出“五個新城規劃建設” “一江一河濱水空間品質提升” “15分鐘生活圈”等一批征集活動,在全市形成較強的聯動效應。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通過在主流媒體開設專版、專欄、專輯,在網絡上發聲傳播,本市積極為人民建議征集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在去年的疫情防控保衛戰中,根據《若干規定》的特別條款,全市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及時構建征集矩陣,在兩個多月時間共辦理疫情防控方面的建議意見2.9萬件。參加調研的市人大代表姚海嵩對此印象特別深刻,他認為“人民建議征集工作也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期的具體運用和生動體現” “與其抱怨不滿,不如諫言行動”。
主動性待加強 深入度待提升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對照《若干規定》的要求、人民群眾的需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調研組認為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工作體制機制有待健全。調研發現,本市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機構建設還處于“進行時”,全市16個區雖已成立了征集辦,但均未配備相應編制職數,且仍有4個區沒有成立人民建議征集科。全市來看,工作經費保障的專門性不夠突出,工作力量配備也不夠有力。
國家機關主動征集工作有待加強。調研顯示,總體上本市國家機關開展主動征集不夠積極;主動征集的制度建設還缺乏剛性的程序要求和督促規則;主動聽取人民建議、匯聚人民智慧力量還沒有做到常態化、機制化;征集的領域有待拓展,議題設置有待優化,群眾參與的廣泛度和深入度還有待提升。
征集工作規范化建設有待提高。調研組認為,全市各級征集工作的全流程精細化管理水平需要提升,行業、領域內的再精細化管理和數據的分析利用需要加強。
社會參與度與理論研究有待提升。目前總體社會知曉度、群眾參與度仍然不高,征集平臺不夠多元、激勵手段不夠豐富、組織方式較為單一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民建議征集的作用發揮。理論探索也不夠深入。
監督檢查的機制有待強化。調研組還認為,區人大的監督和支持做得不夠,市、區征集辦運用聯合督辦機制等推進工作和檢查督促亟待加強。
持續提升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水平
圍繞著力推進《若干規定》深化實施,加強法治引領、法治規范、法治保障,大力推動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調研組主要形成五個方面建議。
健全完善人民建議征集工作體制機制。根據中央、市委部署要求,更加全面、準確、深入實施《若干規定》,建議進一步健全人民建議征集工作體制,促進市、區征集辦機構建設,進一步充實和優化工作布局、機制體系,健全“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運行機制。
發揮國家機關主動征集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動本市各級國家機關增強對人民建議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制度價值的認可,強化運用人民建議征集的自覺性。要進一步推動制度貫通銜接,加強主動征集的示范引領,依托體制力量加強層級化推廣。對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和重大民生問題等的領域、行業,市征集辦要推動有關國家機關,研究建立專門的主動征集制度要求或強制性規范,并納入系統或行業管理考核體系。
推進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規范協調發展。建立健全人民建議收集梳理、綜合研判、辦理反饋、聯合督辦、落地評估的閉環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持續提升建議征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水平。
著力營造開展人民建議征集的濃郁氛圍。要大力開展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社會知曉度,積極開展征集工作的社會動員,持續提高群眾參與度。要強化激勵、完善獎勵,提高建議人的滿意度、獲得感。
不斷強化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強人大監督,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持續開展法規實施和專項調研監督。推動本市完善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聯合督辦機制,進一步提高督促檢查的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