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成


7月25日,普陀區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全票通過了《上海市普陀區人大常委會關于大力推進“人靠譜(普),事辦妥(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本屆普陀區人大常委會首次就重大事項作出決定。
順應時勢,謀定而動
黨的二十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新形勢新發展,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今年初,本市召開2023年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市委市政府就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著力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使法治成為上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區政府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6.0版方案。普陀區人大常委會研究決定,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及時作出重大事項決定,以凝聚社會共識,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
2月底,區人大財經委、法制委聯合成立工作組,逐一明確了《決定》起草、調研、論證、修改各個環節的具體任務、重點內容及時間節點。隨即,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調研和《決定》起草工作緊鑼密鼓地全面鋪開。
深入調研,反復研磨
《決定》相關調研及起草工作,前后歷經了近半年的時間。
工作組首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系統梳理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政策文件等,深刻領會國家和市委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精神。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3—4月,圍繞市場環境、政務服務、企業服務、監管法治和企業感受等6個主題,會同區發改委分批召開了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部分民營企業家、企業人大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共召開7次座談會,28家職能部門、12家民營企業、13位企業家人大代表參會交流。邀請12位人大代表、4位營商環境體驗官、1家專業機構參與走訪調研,共收集意見建議110條。通過調研,聽取政府相關部門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建設成效、存在問題和今后工作打算,了解中小微企業對本區營商環境的真實感受和意見建議,以及園區在服務企業、平臺建設等方面的落實情況和瓶頸問題。
“《決定》一定要把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角度,緊貼普陀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際,充分體現普陀特色。要把調研成果體現進去,做到工作要求準確、明確……”區人大常委會對高質量起草制訂《決定》提出了要求,工作組字斟句酌,對每一條提法新不新、措施實不實、靶向準不準,都進行了仔細研究。《決定》初稿形成后,工作組馬不停蹄走訪有關專委會委員、區營商環境建設聯席會議小組成員單位,就《決定》有爭議的重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并根據征集意見修改完善。
從4月底著手起草到7月底正式上會表決,近3個月的時間里,區人大常委會共召開6次專題會,研究《決定》起草情況。《決定》草案集中修改20余稿,經過逐條推敲、反復論證、精心打磨后,最大程度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共識,一份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重大事項決定呼之欲出。
緊貼實際,體現民意
表決通過的《決定》包含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完善法制機制保障、依法推進“放管服”改革、規范執法司法行為、履行監督職責、加強法治宣傳等6方面內容。
《決定》緊貼普陀實際。作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近年來,普陀區積極探索以信用賦能營商環境,通過首創“信用聯盟”,為入選企業提供信用修復綠色通道、納入區“信易貸”白名單、減少抽查等專項服務權益。為進一步推動信用賦能,《決定》中明確提出:“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力度,拓展守信激勵應用場景。健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針對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市場主體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減少對守法誠信企業的檢查次數。”
為打造營商環境高地,普陀區首創提出營商環境特邀體驗官制度,邀請企業家代表、科研院校及各界人士代表擔任“營商環境體驗官”,通過組建多層次、多領域的體驗官團隊,發揮其作為政企“連心橋”和營商環境“晴雨表”的作用,合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這個做法在《決定》中也得到了體現。《決定》中明確提出:“健全由社會各界組成的‘營商環境體驗官制度,完善營商環境投訴機制,主動聽取企業對區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對損害法治化營商環境行為的投訴及時受理、按責辦理、限時辦結。”
《決定》充分體現民意。調研過程中,大家提出的大量意見建議都在《決定》中得到了體現。比如,智普投資、睿潔保潔、施耐德、新柏石等公司提出:“建議進一步搭建好平臺,加強供需對接、產業協同,探索跨區域資源共享,加強技術場景化落地。”《決定》為此明確:“進一步健全政企溝通、企企溝通機制,堅持‘以四到四辦換四心,做深做實分層分級聯系走訪企業,通過政企溝通‘早餐會‘下午茶等舉措,及時傾聽、回應市場主體合理訴求。”
比如,積家匯公司、勁力律師事務所提出:“希望加大法治環境建設力度,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決定》為此明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懲治鏈條式、產業化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依法懲處侵犯企業商標權、專利權和商業秘密的違法犯罪行為。推動建立協同、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
再比如,天地軟件園提出:“內部人員權責機制還不完善,企業專管人員服務企業多、任務重,而企業違法違規后的責任大,難以兼顧服務與管控。”《決定》進而明確:“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支持鼓勵有關單位和工作人員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改革創新、擔當作為,對符合免責條件的,應當依法不作負面評價和不予追究責任。”
“《決定》打出了一套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組合拳,為普陀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賦能增效以及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制度基礎,提供了重要的體系保障。”區人大代表林東品表示。
強化宣傳,督促落實
《決定》出臺后,區人大常委會將首先重點監督“一府一委兩院”、基層立法聯系點學習宣傳《決定》情況,推動有關部門嚴格按照《決定》要求推進各項工作,營造共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良好氛圍。明年,將通過執法檢查或專題調研的方式,重點監督《決定》落實情況,聽取和審議有關部門專項工作報告。
區人大常委會將重點發揮曹楊新村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在《決定》實施監督中的作用,持續加大對立法聯系點的工作支撐,指導立法聯系點收集好人民群眾對《決定》實施的意見建議,做好涉及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有關立法修法征詢工作,切實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