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友 , 苗洪敏
(1.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2.揚州啟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江蘇 揚州 225000)
在物料分離領域經常使用振動原理作為篩體的激振源,振動篩利用高速振動的原理對物料進行篩分,對機器的破壞性很大,長時間容易引起變形、篩網損壞。針對這一缺點,擺動篩的理念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擺動篩有輕微的橢圓擺動運動,無高速振動,可以克服振動篩的以上缺點。擺動篩與振動篩相比采用了仿人工篩分原理,物料在篩面做非線性的三維運動,既有圓周運動,又有上拋弧運動,而振動篩是采用雙電機或直立式電機驅動,物料運動軌跡是一臺直線或者水平、傾斜、垂直的三次元運動。擺動篩由于采用了仿人工篩分并加設了清網裝置,所以更加適合質地較粗或者篩分環境復雜的不規則或潮濕的物料,克服了普通振動篩的堵網風險。而振動篩屬于非平衡破壞暴力運動,利用了振動原理來篩分物料,所以有時還會破壞物料。擺動篩的出現,改變了精細篩分領域的格局,徹底打破了振動篩的統治局面,從根本上解決了振動篩的缺點和不足。本文對仿生擺動篩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有利于推動物料分離領域仿生擺動篩的進一步發展[1-6]。
本研究小組提出的仿生機械擺動篩是一種結構簡單、便于維護且生產高效的新型物料分離機構。本設計建立了人機交互模式,通過藍牙通信控制單片機對電機進行啟停、調速控制。通過曲柄滑塊機構進行動力傳遞,帶動機械擺動篩進行仿生運動并分離篩選物料,可適應工況復雜、物料直徑較大的待分離對象。本研究主要包括仿生機械擺動篩的整體結構設計、仿生推動手臂設計、轉軸組件設計、推動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等。
仿生擺動篩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 所示,整體框架結構由頂部框架1 和底部框架2 組成,局部由橫梁3、轉軸組件4、側網5、床體6、懸吊支架7 和仿生手臂9 連接構成。橫梁連接固定在頂部框架上,轉軸組件與橫梁固定連接,懸吊支架的上端與轉軸組件固定連接,懸吊支架的底端與床體固定連接。懸吊支架與轉軸組件形成轉動連接,仿生手臂設置在整體框架結構的外側,仿生手臂與懸吊支架活動連接;通過仿生手臂的往復運動,實現床體的平穩搖動。

圖1 整體結構示意圖
仿生手臂結構示意圖如圖2 所示,由立柱、安裝板、伺服電機、曲柄、連桿、導向滑塊和推桿連接構成。立柱與頂部框架固定連接,安裝板固定設置在立柱的頂部,伺服電機連接設置在安裝板的底面,曲柄、連桿、導向滑塊和推桿連接設置在安裝板的頂面,曲柄由伺服電機驅動連接,推桿滑動設置在導向滑塊內,推桿的一頭與懸吊支架連接,推桿的另一頭通過連桿與曲柄連接。

圖2 仿生手臂結構示意圖
由圖3仿生手臂原理示意圖可知,仿生手臂采用的是曲柄滑塊機構,將曲柄1的回轉運動變換為滑塊3的往復運動,2 為連桿,4 為機架。曲柄滑塊機構中運動副為低副,各元件間為面接觸,構成低副兩元件的幾何形狀比較簡單,加工方便,易于得到較高的制造精度,因此選用曲柄滑塊機構作為仿生手臂的基本形式。若已知各結構的尺寸參數、位置參數和原動件的運動規律,即可完成對曲柄滑塊機構運動特性的分析。

圖3 仿生手臂原理示意圖
3.3.1 位置分析
為了對機構進行運動分析,將各構件表示為矢量,可寫出各桿所構成的封閉矢量方程。將各矢量分別向X軸和Y軸進行投影,得:
求解得:
3.3.2 速度分析
將式(1)、(2)對時間t求導,得速度關系:
將式(3)、(4)用矩陣形式來表示,如下所示:
3.3.3 加速度分析
將式(3)、(4)對時間t求導,得加速度關系:
采用ANSYS Workbench 軟件對仿生手臂進行剛體動力學分析,對仿生手臂工作過程中的位移、速度、變形量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圖4 所示[7]。從圖4(a)、圖4(b)中可以看出,X軸方向所示的變形量最小,符合實際要求。從圖4(c)中可以看出,推桿的速度變化平緩,最高速度僅為0.1 m/s 左右,速度輕柔和舒緩,可以滿足嬰兒的睡眠要求。從圖4(d)中可以看出,在仿生手臂運動變化過程中,只有X軸的位移發生變化,Y、Z軸方向的位移不發生變化,符合仿生手臂實際工作的位移變化。

圖4 仿生手臂ANSYS 剛體動力學分析結果圖
轉軸組件結構示意圖如圖5 所示,由連接板1、軸承座2、轉軸3、軸端支架4 和軸承8 連接構成。兩個軸端支架與橫梁6 連接固定,兩個軸端支架的內側面上設有中心孔5,軸承座、軸承、轉軸和連接板設置在兩個軸端支架之間,連接板設置在軸承座的下方,軸承固定設置在軸承座內,轉軸固定在軸承內部,轉軸的兩頭與軸端支架的中心孔配合連接。軸承的外圈與軸承座的內圈過盈配合,軸承的內圈與轉軸的外壁過盈配合,轉軸的兩頭與中心孔間隙配合。

圖5 轉軸組件結構示意圖
推桿與懸吊支架之間設有連接塊,連接塊的一端設有通孔,另一端設有卡槽,連接塊通過通孔套置在懸吊支架上,推桿的頭部設有卡塊,卡塊與卡槽插接連接并通過銷軸形成相對轉動。通過仿生手臂的往復運動,實現床體的平穩搖動,推動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

圖6 推動結構示意圖
仿生手臂控制系統主要由HC-05 藍牙模塊、STC89C52RC 單片機、直流步進電機驅動板L9110S兩路H 橋、XL4016 直流8 A 可調降壓模塊和控制電源等組成。本系統基本工作方式如下:在手機模擬串口發出指令,通過HC-05 藍牙模塊傳遞給STC89C52RC 單片機,控制28BYJ-48 電機轉動,并實現電機速度的快中慢調節。XL4016 直流8 A 可調降壓模塊采用XL4016 調壓芯片,配合100 A 雙整流橋+大儲能電感,對直流功率PWM 調壓;HC-05 藍牙模塊通過串口與51 單片機連接,實現人機交互,通過手機端的藍牙調試器App 發送控制信息(兩者之間的通信方式為串口通信,波特率設置為9 600),在App中設置五個鍵,分別用作啟、一擋速、二擋速、三擋速、停,按鍵按下去后會通過串口發送對應的數值,51 單片機的SBUF 寄存器存儲接收到的值,然后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處理[8-10]。

綜上所述,本研究從仿生機械擺動篩的整體結構設計、仿生推動手臂設計、轉軸組件設計、推動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等分別進行探討,尤其是通過ANSYS 軟件對仿生機械手臂進行了參數優化設計,求出仿生機械擺動篩的尺寸參數最優解,在保證動力傳遞的同時進行了輕量化設計,從結構和控制兩個大方向上分別進行了相應的現代設計,彌補了振動篩的相關不足,提高了物料分離領域的工作效率,并克服了相關的復雜工況,為仿生擺動篩相關結構設備的研發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