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煤炭與國內煤炭需要詳細計算不同煤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才能合理地進行采購決策。本文將詳細地對煤炭采購中的原煤價、運輸成本、碳資產成本、副產品收入遞減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提出采購管理建議。
財務作為數據的集合地,如何利用數據進行具有洞察力的分析,有依據地支持管理決策成為了工作重點。火電作為傳統電力行業,因保電、保供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火電企業相較于新能源企業,財務管理發揮的作用更大。尤其是近幾年電力現貨、煤炭價格飛漲、碳資產市場開啟等重大行業因素的影響,需要財務深入分析相關數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一、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 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構成
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分兩類:一類是計入燃煤存貨成本的相關費用,包括原煤成本、海運費、火車運費、汽車運費、滯期費、其他雜費、入廠損耗等。這些費用全部會入賬到存貨成本中,通過折算得出入廠煤價,業務部門一般以此作為依據進行比價采購;另一類是不直接計入燃料存貨成本的相關費用及收入,這一類也是企業決策中最容易忽視的成本。主要包括財務費用、碳資產成本、副產品收入遞減等相關費用,此類費用雖未直接影響燃料入廠煤價,但與煤炭成本直接相關。尤其是近幾年碳資產成本不斷升高,企業在決策時應注重此類成本,以便正確決策。下面將舉例對進口煤炭和國內煤炭進行對比分析。
1.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中計入存貨成本的內容
一般火電企業采購的國內煤炭熱值較高,以5300大卡舉例,從北方港口運至廣州;進口煤炭一般以印尼煤炭為主,煤炭的熱值較低,以3700大卡舉例,從印尼運至廣州。進口煤炭一般以美元結算,已換算為人民幣。具體數據測算舉例見表1,經過換算兩種煤炭到廠的煤炭入廠標單基本一致。
以2*30萬火電廠A舉例,一年可利用小時數為5000小時,年發電量約為30億千瓦時。以300克/千瓦時煤耗測算,年耗標煤量約90萬噸。以此分別測算不同煤種的原煤量、原煤單價及總采購金額,具體數據見表2。由此可以看出,進口煤炭、國內煤炭入廠不含稅標單一致,年度成本一致,僅考慮采購成本,兩個煤種沒有差異。
(二) 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中不計入存貨成本的內容
1.不同付款方式導致財務費用的差異
進口煤炭、國內煤炭付款方式不同,進口煤炭需開具國際信用證進行預付,境外供應商收到預付款才同意港口裝貨。從開始裝貨到運輸到電廠一般需要1個月以上的時間。在2021年以前進口煤需要進口煤配額,如無配額,溝通配額的時間也影響煤炭的使用;國內煤從北方港裝煤至電廠考慮一定滯期,一般在15天以內,煤炭到電廠進行化驗結算,結算后付款,整個周期一般在1個月,即先發貨后付款;兩種付款方式有2個月的付款時間差異,即進口煤較北方港國內煤多了2個月的財務費用,以上述案例2*30萬火電廠A全年12.42億元的采購額,利率按5%進行測算見表3,財務費用差異影響當年利潤約1035萬元,影響標煤單價差異約11.5元。
2.不同煤種導致電廠碳配額需求差異
火電廠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2017年開始,國家以電力行業為突破口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
碳資產指強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或者自愿排放權交易機制下產生的,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排放權、減排信用額及相關活動。在碳交易體系下,企業由政府分配的排放量配額,企業的碳排放量與政府分配的碳配額進行比較,碳配額有盈余即形成碳資產。企業內部通過節能技改活動,減少碳排放量,使得企業可在市場流轉交易的排放量配額增加形成碳資產;如企業的碳排放量與政府分配的碳配額進行比較,碳配額不足,企業需到碳交易市場進行購買,增加企業成本。
企業碳排放量的計算,受煤種、機組類型、供熱量等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煤種的不同會較大影響碳排放量,見表4。沿用上述2*30萬火電廠案例,進口印尼煤一般為褐煤,國內北方港煤炭一般為煙煤,經過測算兩個煤種全年碳排放量差異17.14萬噸,以60元/噸的單位碳價進行測算,碳資產差額約1028萬元,影響標煤單價11.42元/噸,見表5。預計未來碳資產的單價將進一步提升,這部分的影響也將擴大,后續需重點關注。
3.不同煤種導致電廠發電煤耗差異
發電標準煤耗指發電企業每發一千瓦時的電所消耗的標準煤量,是考核發電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發電標準煤耗(克/千瓦時)=一定時期內發電耗標準煤量/該段時間內的發電量。印尼煤揮發粉含量高,著火性較強。由于印尼煤燃燒特性較好,煤粉進入爐膛燃燒速度快,火焰行程短,爐膛出口溫度降低,引起再熱器氣溫低,導致煤耗增加,同時爐渣含碳量、氧量升高都會影響煤耗,整體影響煤耗升高。因不同鍋爐類型、不同摻燒比例對煤耗影響波動大,按影響1克/千瓦時進行測算,見表6,全年影響煤炭成本414萬元,影響標煤單價4.6元/噸。
4.不同煤種產灰量差異影響副產品收入
煤炭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燃燒固體產物。現在大部分固體產物都用于有益的用途,比如粉煤灰可以用來制作混凝土,其中用于銷售的副產品主要為粉煤灰、爐渣、脫硫石膏,副產品的銷售抵消了部分生產運營和維護成本。
國內煤、進口印尼煤因煤種不同全年副產品的產量、品質、單價都有很大的不同。國內煤主要為煙煤,粉煤灰的單位產量高,但是品質低,一般為三級灰的品質,單價比較低。以“灰分:25,硫分:1.0,濕渣含水率:20%,石膏含水率:15%”品質的煙煤進行測算,年發電量90億千瓦時,耗用國內5300大卡煙煤約119萬噸,產粉煤灰約25萬噸,爐渣5.35萬噸,石膏7.35萬噸。因不同區域市場價格差異較大,我們選擇廣東區域當前市場價進行測算,全年副產品收入約2100萬;進口煤以印尼煤為例主要為褐煤,粉煤灰的單位產量較煙煤低,但品質高,屬于較好的二級灰,接近一級灰的品質,單價比較高。以“灰分:6,硫分:0.28,濕渣含水率:20%,石膏含水率:15%”品質的褐煤進行測算,年發電量90億千瓦時,耗用進口3700大卡褐煤約170萬噸,產粉煤灰約11.6萬噸,爐渣約2萬噸,石膏約3萬噸,與國內煤同樣的市場環境進行測算,全年副產品收入約1558萬,與國內煙煤副產品收入相差約540萬,影響標煤單價約6元/噸,詳細測算見表7。
二、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整體比較及管理建議
(一) 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整體比較
煤種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對公司損益影響較大的四個維度進行分析,經過整體的分析測算,進口煤和國內煤進行比價時,雖然在采購端入廠標煤單價一致,但其隱性的成本高,財務費用、碳資產成本、副產品收入等方面都會影響其實際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偏高。四個維度合計對當年凈利潤影響約3020萬元,測算進口煤標煤單價合計高出33.56元/噸(11.5+11.42+4.6+6.04),影響進口煤原煤單價約63.5元/噸,即進口煤只有在入廠標煤單價較國內煤便宜33.56元/噸的基礎上,全生命周期成本才比國內煤低,才具備比價優勢。
(二)管理建議
1.企業在購買不同煤種的煤炭時,在對入廠標煤單價進行比價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付款方式、碳資產成本、煤耗影響、副產品收入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進行全生命周期成本整體比價,擇優采購。
2.企業在業績合同評價時對煤炭采購部門和各業務部門設定合理的考核指標,優化煤炭采購。對煤炭采購部門除了考核采購入廠標單,同時考核采購煤炭的品質、煤炭的付款方式等;鼓勵各業務部門提出管理優化建議,針對有助于優化煤炭采購策略的建議予以加分。
3.財務管理分析需持續對標,加強全生命成本的分析,通過數據分析提供管理建議,財務部作為數據的歸集地,掌握了歷史數據和未來預測數據,對數據的變化分析要追溯到業務前端。同時要不斷地收集對標數據,通過對標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提升計劃。
結語:
財務管理分析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管理突破,需要財務人員不斷通過管理分析,找出分析方法與業務的結合點,引導管理人員以全局、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待問題。本文以火力發電企業采購煤炭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分析,目的是讓管理人員看到隱性成本,做出科學決策。同時我們要牢記財務管理分析是動態的,要隨著業務的變化不斷調整維度,當經營模式發生變化時我們分析的維度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以本文煤炭全生命周期成本對比分析為例,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與收益發生變化,這時高卡的煤炭價值會進一步提升,所以財務管理是與業務高度融合的,需要企業財務人員不斷學習,挖掘數據后面的業務邏輯,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李福,男,1989年出生,本科生,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