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貴平 許 娜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融媒體的建設與運用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新時代下承擔著更加重大的責任與使命,尤其是大型國企的融媒體建設,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結合企業需求與員工訴求,研究如何將媒體融合發展的力量轉化為激發員工活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大力推進融媒體建設。2019 年3月,長安汽車成立擁有成員200余人的融媒體中心。該中心實行跨部門管理,以黨委宣傳部為主導,品牌公關部協作推進,各二級黨委、基層黨支部共同執行。四年來,長安汽車建立了包含“長安之家”APP、長安汽車官微、“你好長安”等融媒體平臺,并同步建立了配套的激勵約束機制,形成了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提升員工活力為關鍵,以及將客戶需求、平臺陣地、管理機制和資源等要素有機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目前已實現信息內容“一次采集、多形式發布、大范圍傳播”,直通直聯、精準觸達每一位員工,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逐漸擴大受眾群,強化主流聲音的影響力。

▲ 公司領導帶頭作廉潔承諾
堅持客戶思維,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陣地
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長安汽車將上級要求、生產經營、員工訴求等各方需求融合起來,堅持“客戶喜歡什么就生產什么”,用員工愛看、愛聽、愛傳播的方式,轉變信息內容展現形式,使融媒體平臺“長安之家”APP 成為政治理論學習、企業資訊速遞、基層動態展現、員工信息交流的新陣地。
長安汽車始終堅持第一時間把黨中央精神宣傳到位,創新用好“兩平臺、一中心”,即“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長安學習平臺、長安汽車融媒體中心,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宣講。各基層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微黨課”等多種形式,將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融入群眾性教育活動之中,確保黨的創新理論“天天見”“天天學”“天天深”。發揮融媒體優勢,制作個性化、可視化、互動化融媒體作品,如累計推送“黨史天天學·天天答”專題238 期,共有76 萬人次參與,把理論“想說的”和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提高新思想的到達率、閱讀率、點贊率。
強化資源整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媒體融合發展需要有效整合生產要素,實現管理手段共融互通。
長安汽車以融媒體平臺“長安之家”APP 建設為核心,整合原有微信公眾號、網站等近100個媒體平臺,統籌管理、分級壓實責任、放大一體效能,實現全員全覆蓋、媒體全覆蓋。截至2023年6 月,“長安之家”APP 擁有用戶6.4 萬人,黨員上線率100%,累計瀏覽量1.8 億人次。“長安之家”APP 的內容可快速分享到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短視頻等媒體平臺,實現從分散的單一平臺分享到全媒體分享傳播的轉變。建立“人人都是傳播員”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匯聚基層員工力量,鼓勵員工圍繞生產經營,積極創作融媒體作品,唱響“強信心”的主旋律。
在融媒體平臺“長安之家”APP上,共有3 萬余名員工、2300 余名認證作者、50 余個認證號,日均產出內容90 余篇、日均活躍度達5 萬余人次。融媒體傳播團隊將黨的理論轉化為微視頻、微作品,通過全媒體矩陣發布《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長安人前進的步伐》《這,就是長安人》等系列圖文、視頻宣講材料,產生多篇閱讀量10 萬+、20 萬+的爆款文章。開設“把一切獻給黨”等5個專欄,文章2200 余篇,累計瀏覽量1650 萬人次。2021 年以來,長安汽車出臺融媒體管理辦法、新聞信息發布三審制度,上線AI 智能識別系統,對融媒體矩陣平臺進行全網輿情智能監控。
領導干部帶頭,擴大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力
推進融媒體建設,領導干部是關鍵。領導干部要跟得上時代,要運用好互聯網手段、融媒體平臺,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范圍,把全員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
長安汽車各級黨委書記、黨支部書記紛紛上線,拿起手中的筆桿子、麥克風,用起網絡語言,寫文章、做直播,有力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2019年,長安汽車遭遇發展歷程中的至暗時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親自組織開展以“在嚴寒的冬天里活出春天般的勃勃生機”為主題的危機教育宣講10 余次。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每季度在分管領域開展1 次危機教育,覆蓋全體長安人。2020 年以來,面對復工復產、“缺芯少電”等嚴峻形勢,各級領導干部發布危機教育文章1000 余篇,總訪問量超113 萬人次。2023 年2 月,春節節后開工第一天,長安汽車組織召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沖刺一季度,奮進新征程”動員大會,極大地提振了士氣、凝聚了力量。多年來,長安汽車將“百年變局”“三重壓力”等形勢融入危機意識教育,引導全體長安人理性看待危機、滿懷豪情向未來,極大地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穩定了隊伍。
聚焦員工活力,數字化賦能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已成為數字時代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革命性關鍵要素。長安汽車充分利用大數據工具,以數字化轉型賦能思想政治工作。

▲ 基層員工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
一是推動數字化轉型,時刻把握職工思想脈搏。2020 年,長安汽車首次在行業內提出“軟效率”概念,建立并迭代開發了一套“軟效率”模型來評價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主觀能動性的數字化、可視化和可測量化,促進“軟效率”持續提升。明確以提升員工活力、組織活力為導向的總體目標,通過采集全公司370 多個管理系統中的員工日常工作和組織協同的行為大數據,經過1 億余次、2000余小時計算,將系統生成的數據進行相關性、回歸性、聚類等分析,及時把握員工思想動態,從而挖掘員工潛能、激發員工活力,提升員工工作績效、保持員工思想穩定。
二是打造智慧黨建平臺,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減負增效”。聚焦黨建工作,打造智慧黨建平臺,迭代開發黨建引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等“智慧”功能,以數字化助推黨建質量提升。加強黨建工作業務梳理整合、流程再造,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標準化、數字化。針對“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按照黨內選舉、發展黨員、黨員處理、黨員教育等內容,梳理黨支部工作業務流程11 個、建立標準模板42 個,把會議的關聯性數據導入系統,后臺自動判斷、預警。
三是創新工作方法,確保員工隊伍穩定。每季度開展職工與中高層管理者面對面座談交流,每周召開“穩隊伍、保安全”例會,及時解決員工關注問題。實施7×24 小時實時監測,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實時監測網絡輿情,做到負面輿情處置率100%。運營內部論壇“溝通園地”,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做到員工發帖24 小時內必有回應,意見建議可直達公司高層,實現員工情緒有地發泄、意見有人傾聽、訴求有人回應,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暢通“長安之家”“你好長安”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工會意見征集等渠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關注員工所思所盼,如重慶兩江工廠、渝北工廠等單位推出二維碼進班組,模具事業部開設“意見碼上辦”。2021 年以來,公司累計推出“員工Open Day”管理者直播答疑活動7 期,超過5 萬人次觀看、互動評論達1 萬余條,解決了員工關心的財務、采購、人力等重難點問題30 余個。
長安汽車利用媒體融合發展優勢、大數據技術優勢,強化目標引領,促進全員形成共識,極大地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實現主流聲音傳播更廣、主流價值影響更大、員工活力激發更深入,為企業轉型改革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近年來,公司生產經營呈現出以下六個特征。
一是自主規模大,多年來長安品牌排名中國品牌前列;長安自主品牌銷量和利潤,占整體銷量比重均超過80%。
二是研發能力強,構建“六國十地”全球研發布局,研發能力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12年名列行業第1,每天產生約13件專利。
三是經營質量好,114 個中國汽車品牌,70 余個乘用車品牌中,是僅4 家盈利的企業之一,是唯一一家國有盈利乘用車品牌。
四是質量品牌優,連續兩年獲得中消協、中質協滿意度評價中國品牌第1 和J.D.Power 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中國品牌第1。
五是產品更新快,近三年,長安汽車推出 10 余款新能源產品,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實現翻番,2022 年銷售 28.4 萬輛,同比提升 160.5%。2023 年1-7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1.65 萬輛,同比增長87.8%,排名行業第五。
六是政治生態好,長安汽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持續加強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全體干部員工堅定信念守初心、團結奮斗聚動力、干事創業激情高,營造了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態,促進了企業員工隊伍的穩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長安汽車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重大任務和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為全力推進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貢獻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長安力量!